166.本文完
不知是哪一年的春天,一个无名村镇。
夕阳将天边染成暖橘色,镇口简陋的戏台刚刚散场,锣鼓声歇,看戏的人们三三两两,意犹未尽地议论着,扛起农具,或牵着孩童,往家的方向走去。
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女孩,脸蛋红扑扑的,攥着奶奶粗糙的手。
她的脑海里,还回荡着方才戏台上那穿着明黄袍服的“太初皇帝”威风凛凛的身影,耳边是奶奶喋喋不休的念叨,模仿着戏文里的唱腔:“嘿!那狗官欺压良民,陛下圣明,查得实情,龙泉宝剑一出鞘,咔嚓!便叫那贪官人头落地,真是大快人心呐!”
小女孩听得眼睛亮晶晶的,仿佛那为民做主的青天,就在眼前,她背着个小巧的箩筐,里面装着刚在田埂边挖的野菜,嫩生生的。
一边走,她一边晃着脑袋,嘴里背诵着乡学里先生教的农学日课:“育秧选种,需得天时地利,粒粒皆辛苦,餐餐当珍惜……”
奶奶听着孙女的声音,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接口道:“是啊,粮食来得不易,可不能糟蹋。”
祖孙俩说着话,回到了自家的院落,虽不大,却收拾的干干净净。
奶奶放下东西,便开始张罗晚饭。
“这太平年月,都是托了陛下的福啊。” 她喃喃自语。
今年风调雨顺,田里收成不错,交了那比前朝轻了三成的粮税,家里还能有不少富余。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从灶台旁那个小瓦罐里,小心地舀出一小勺凝固的猪油,放入热锅里。“刺啦”一声,油香瞬间弥漫开来,她又踮起脚,从房梁上挂着的竹篮里,取下一小块黑黢黢的腊肉,仔细地切下薄薄的两片,放进锅里和青菜一同翻炒。
晚饭端上桌,简单的青菜,因那抹油荤和两片腊肉,显得格外诱人,小女孩扒拉着碗里的米饭,小脸上满是满足:“奶奶,真香!”
奶奶不住地往她碗里夹菜:“香就多吃点。”
吃完饭,小女孩一抹嘴,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