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触目惊心
萧玥面前摊开着仙居殿近半月的人员出入记录。薄薄的几页纸,她已反复看了三遍。表面看来,一切如常。妃嫔抱病,御医往来,宫女内侍按例出入领取份例、传递消息,并无特别之处。
然而,当书仪将另一份从内侍省调来的、记录更详细的各宫杂役派差记录与之对比时,却敏锐地察觉到不对劲。
“殿下您看,”书仪指尖点着其中一行,“仙居殿报备的是派两名杂役去司苑局领三月用的花种和花肥,耗时半个时辰。但内侍省的记录显示,同一时段,仙居殿实际有四名低等杂役持有出入宫牌的记录,其中两人去的确实是司苑局,但另外两人……”她的手指移向另一份记录,“去的却是永巷东南角的旧库房,那里早已废弃多年,平时根本无人前往。”
萧玥目光一凝:“那两人是谁?查清了吗?”
“查清了。”书仪脸色凝重,“是负责仙居殿外围洒扫的两名杂役,一个叫陈升,一个叫李顺。平日里最是老实巴交,从不惹事。昨日与那宫女接头的,正是这个李顺。”
“陈升呢?”
“他今日告假了,说是老家捎来信,母亲病了。”书仪低声道,“已派人去他登记在册的住址查问,但那地方早已换了好几任租客,邻居都说没见过叫陈升的。”
萧玥冷笑一声:“好一个‘母亲病了’。怕是得了什么消息,提前溜了。”她沉吟片刻,“那个李顺,现在何处?”
“还在杂役房,我们的人盯着,他暂无异常举动,似乎很沉得住气。”
“沉得住气?”萧玥眸色转冷,“要么是城府颇深,要么就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为谁办事,办的又是什么事。”她顿了顿,吩咐道,“不必动他,继续盯着,看他接下来会和谁接触。你仔细去查那个‘告假’的陈升,不惜一切代价,找到他。”
“是。”书仪领命,又道,“还有一事,崔家那边似乎有了些进展。”
萧玥挑眉:“哦?”
“我们的人回报,崔家一个管事今日从西市一家胡妪开的杂货铺里,买走了一卷旧羊皮纸和一枚旧骨韘。之后崔家派往西市的人手明显增加了,似乎在顺着这条线追查。”
羊皮纸?骨韘?萧玥立刻想起了那只鎏金飞鸟纹银香囊。这些带着物什,接二连三地出现,绝非偶然。
“那家杂货铺,查了吗?”
“查了。店主是个胡汉混血的老妪,在西市开了几十年店,背景有些复杂,早年似乎也做过些不太本分的买卖,但近年来还算安分。我们的人试探过,口风很紧,问不出那羊皮纸的具体来源,只说是客人落下的旧物。”
萧玥指尖轻轻敲击桌面。沈淑妃纵然出身名门,但沈家败落多年,这些事只靠她一人就真的能办到吗?
“让我们的人,既要盯着崔家的动向,也要盯紧那家杂货铺和那个老妪。看看还有谁对那里感兴趣。”萧玥吩咐道,“另外,想办法弄清楚那羊皮纸上到底记了些什么。”
“奴婢明白。”
书仪退下后,萧玥独自沉思。这件事背后必然还有别的牵扯,但又会是谁呢?
陇右,渭州。
临时公廨内灯火通明。谢靖带来的文吏和护卫们彻夜未眠,算盘声、翻阅卷宗声、低语声响成一片。
谢靖坐于主位,面色沉静地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账册和文书。审讯结果令人心惊,渭州粮仓的贪腐并非个案,粮草接收、储存、调拨多个环节皆有漏洞。仓吏相互勾结,虚报数量,以次充好,倒卖军粮,甚至与地方粮商有所牵连。而州府和都督府的相关官员,或失察,或默许,甚至可能有人暗中参与分肥。
“郎中,”一名文吏捧着一份刚整理好的摘要上前,脸色疲惫却带着兴奋,“根据目前查到的账目和仓吏口供,仅渭州一仓,近一年来亏空的军粮折合现银就已超过万两!此外,还有去年底一批本该运往安西的加厚棉衣,账目上记录已发出,但卑职核验了当时的运输记录和接收回执,发现数量对不上,似乎也被克扣了不少。”
谢靖接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