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囚宫闱
自闻时钦上次知晓苏锦绣的骑术是易如栩所授后,便醋意翻涌,固执地将以后授她驭马诀窍的事揽在自己身上。
只是于苏锦绣而言,这驭马课业里,总藏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难题。
策马需先坐得稳当,而后小腿轻轻夹紧马腹,指尖松松拢着缰绳,马儿便会顺着心意款款前行。
可偏生这匹马儿性子烈,易被周遭动静撩得兴奋,或是骤然扬蹄跃起,此时闻时钦便会反复低声叮嘱:“阿姐放松些,腰肢软一点,别绷着——越紧,它便越烈。”
她偏生做不到,越是慌乱,便夹得更紧,马儿便会被这力道催得撒蹄狂奔。她怕得心尖发颤,又难以自控地将马腹夹得更紧。
如此恶性循环,每次骑至半途她便气喘吁吁,尤其是爬坡登顶的颠簸里,身子随着马的腾跃上下起伏,时常吓得哭喊出声。
这还不是最糟的。
最糟的是马儿发狂奔跃时,闻时钦怕她不慎坠马,早用鞍鞯将她的腿牢牢锁在马腹两侧,自己则贴身而上,双手牢牢嵌住她的腰,教她跟着马的节奏沉腰、抬臀。
“跟着我动,”他的声音低哑得裹着蜜,“别慌,我托着你呢。”
腰腿是稳住了,可马儿发狂上坡、肆意腾跃时,她上半身晃得如雨打浮萍,无依无靠,唯有下半身与马儿牢牢贴合,每一次颠簸都顺着肌理传至四肢百骸,教她魂飞魄散,只能死死攥住他的手腕。
闻时钦偏是个严师,哪怕路程不过半个时辰,也非要她骑完全程,才肯让她软在马背上休息。
而后他会俯身,用下巴蹭蹭她汗湿的鬓角,温热的呼吸拂过她泛红的耳廓,低语夸赞:“阿姐骑得真好,这般乖,倒没枉费我教你这许久。”
苏锦绣自野外驭过那匹烈马归来,浑身骨头似被拆过重组,软得没力气。回府后倒头便睡,从日头正中到暮色四合,连梦里都是颠颠簸簸的,直到腹中饿得咕咕作响,她才揉着惺忪睡眼,慢悠悠从榻上坐起来。
往日每次骑完马,闻时钦的善后向来周到——会亲手喂她喝温热的水,用软帕细细替她擦去汗渍,末了还黏黏腻腻地抱着她,温声软语地夸赞不停。
可这次醒来,榻边空空如也,并未见到他的身影,苏锦绣心里反倒掠过一丝惊讶。
她起身扬声唤外间丫鬟把步月和裁云叫来。两个都是漱石居跟惯了她的小丫头,闲时学了些灵巧发髻样式,她便一并带了来侯府。
“就在外间梳洗吧。”苏锦绣轻声吩咐。
步月攥着桃木梳,小心翼翼梳理她散落的青丝,挽了个简单温婉的垂挂髻,簪上支小巧素银簪。裁云捧着淡紫素衣,踮着脚帮她换好,又拢上同色暗纹披风。
这是两个小丫头第一回在书房给她梳妆,她们抬眼瞥见姑娘面上透着水润红晕,余光又扫到里间榻上一片凌乱,顿时红了脸蛋,抿着唇垂首敛目,连手脚都放得更轻,半句多余的话也不敢说。
又是同前几日一样,一连两三日都不见闻时钦的踪影。苏锦绣摸不清他在忙什么,只知华韵阁近日接了桩御派要差,今日她倒要进宫一趟。
原是皇后即将临盆,内务府宫廷纹绣局要赶制一套麟趾呈祥的襁褓与祈福锦缎,不仅要遍绣麒麟、玄鸟等寓意瓜瓞绵绵的瑞兽祥纹,更需以柔糯冰纨为底,绣制安神定惊的暗纹符箓。
局中绣娘虽皆为巧手,却对符箓纹样的勾勒分寸与丝线晕染之法莫衷一是,故特传召她这民间绣艺翘楚入宫,共商纹样排布之妙与针法融贯之诀。
得入文绣局时,苏锦绣甫一踏入朱漆大门,便觉一股熟稔感扑面而来,恍惚似旧地重游。
门内影壁巍峨,前峙两尊青铜狻猊,兽首衔环。院内殿宇错落,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西殿专司纹样设计,东殿是绣作之所,北殿则掌理物料收发,往来皆是各宫的宫女嬷嬷,捧着锦盒绫缎,低声说着差事。
苏锦绣未曾有人指引,足下却似有灵犀牵引,竟自主朝着主殿方向行去,她自己也觉诧异,分明是头回入宫觐见此处,竟对格局路径了如指掌。
未及踏入主殿丹陛,便见一名身着石青宫装、腰束鸾纹玉带的大宫女疾步而来吩咐:“苏姑娘,皇后娘娘于坤宁宫久候,特命奴婢前来相请,敢劳姑娘移步随往。”
苏锦绣心头暗生疑窦。
她本是来与文绣局诸人共商绣事,不过一介民间绣人,何德何能得见中宫?可皇后懿旨既下,岂容违抗。是而她敛了讶异神色,躬身应了声,便随着那大宫女前行。
一路上她始终敛眉垂目,不敢妄窥周遭宫苑景致,只循着身前身影,稳步穿过红朱宫墙、绕过玉石栏杆,不多时便至坤宁宫前。
这是苏锦绣第二次得见皇后穆昭宁。
头一回是太后寿宴,她敛眉垂目,只敢循着裙摆的绣纹余光,揣度那自上而下的赫赫威仪。而此番再见,穆昭宁竟异常温煦,亲手引她入内殿叙话。
苏锦绣依言落座,却如坐针毡。纵使早知晓皇后已将她纳入麾下派系,可这位久居深宫、执掌凤印的女子,身上那股沉淀多年的雍容威仪,仍让她不敢有半分懈怠。
穆昭宁一手轻抚腹中隆起,话语絮絮不绝,尽是些孕期琐事。苏锦绣目光不经意扫过那腹形,她曾全程陪伴兰涉湘安胎,一眼便知这胎象不过六七个月光景,绝非传言中即将临盆的模样。
窗外夕阳西颓,金乌坠于远岫,宫门落钥之刻已近在咫尺。
苏锦绣心头那股不安愈发浓烈,终是斗胆起身跪地,颤颤请辞:“皇后娘娘,时辰渐晚,宫禁将行,臣女恳请辞驾归府。”
主位上的穆昭宁却只执着茶盏,慢条斯理地啜饮,茶汤氤氲的热气漫过她的眉眼,将神色晕染得朦胧难辨。
良久,她才抬眸,目光淡淡落在跪地的苏锦绣身上。
“苏姑娘此番入宫,原是为与文绣局共商纹样。然本宫与你相谈甚契,不忍就此别过。不若今夜便在坤宁宫偏殿安歇,明日再议绣事,岂不两全?”
苏锦绣抚心自问,自身实无半分被囚之价值,却终究沦为阶下之囚,遭此软禁之遇。每日唯有数名宫女随行,引她往返于坤宁宫与文绣局之间,步履所及,皆是划定的方寸之地。
第一夜孤灯之下,她便已豁然开朗。
岑珩归期渐近,定将血洗朝局,闻时钦此前亦曾有言,他的站队关乎全局安危。想来此事绝非穆昭宁一人之意,必是她与官家暗中谋议既定,欲擒住闻时钦最致命的软肋,以此为羁縻之策。
囚武将家眷以掣肘其势,历朝历代,屡试不爽。
纵使插翅难飞,苏锦绣仍每日暗中筹措,积极探寻脱身之策。
第三日依旧毫无进展,闻时钦许是已离了汴京办要紧差事,否则以他的脾性与探事之能,断不会迟迟寻不到此处。
到了第五日,苏锦绣如常往返于坤宁宫与文绣局之间。这几日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