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霁月先生(下)
后续几日,陈牧总觉得自己身上有一股邪火,每日夜里都要活动一番。
于是每日晨起,便是一脸倦容,婆婆李桂兰是个过来人,还旁敲侧击来问她是不是又有了好消息。
好在十日后,月信便适时而来,这个话题才就此揭过。
虽然腰酸背痛,但每日有红糖姜茶喝着,夜里也不必折腾,日子倒也舒心。
------
到了十月末,果真又有一件让孟月高兴的事来。
还是和岳三娘有关。
之前她就提过,想把玉娘送过来,让两个孩子一起启蒙。
“一月三贯钱,每天一个时辰,如何?”
孟月确实对这个工钱有过动心,但连陈寅都觉得犯难的事,她能搞得定吗?
可她又不想得罪了这层关系,于是就还是答应了下来。
岳三娘看得出来她面有难色,便赶紧道:
“因你之前给她画的那套书,玉娘没事儿就看,去了书墅里,已得了多次夸赞。”
自家女儿终于有了起色,做娘的自然很骄傲,当然她也要跟与自己交好的陈夫人交个底,有道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呐。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孟月便只好答应。
但降低了上课的频率,相应也就降低了月钱,但这样她自己压力没那么大。
毕竟如果教得不好,还是要担责的。
从前世的经验来看,太多事前跟你姐妹相称,事后却阳奉阴违的例子了。
但目前她初来大晏,虽不想把人都想得这么坏,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还是谨慎些为好。
不过,至少证明她目前“图文结合”的思路来出书,对于启蒙来说,路是对的。
------
但让孟月没想到的,玉娘的功课进步,竟然又为她打开另一条“财路”。
一个月后,玉娘所在的兰蕙书院,要进行月末考核,她已经从十七八人的“小尾巴”,摇身一变,成了中游。
这已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再来上课时,岳三娘不仅主动要求加课,还要提高酬劳。
“不,蝉姐,不要再加,如此这样已经足够。”
因为孟月发现,玉娘其实很有悟性,教的东西,只要方法得力,材料用得精心,效率真的蛮高的,她的功劳要说,也就是画了个图册吧。
但岳三娘却不这么认为,“还是我太忙了,对她疏于管理,每三日来你这里,温故知新一直坚持着,还真就一点一点地就把漏洞补了起来。”
但孟月坚持不再加钱加课,她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宝贵,往后也不止玉娘这一个学生,而且自家孩子的功课需要更多的精力。
很自然地,她这个做娘的,不能一直钻到钱眼里,得分清主次。
“咳咳”,一想到“主次”二字,总要想起些旖旎的事情和某个人的脸来……
------
没过几日,便有一个自称是兰蕙书院的女夫子的,登门来找。
这日,刚好是玉娘不上课的日子。
于是女夫子来时,孟月便让阿墨先去玩一会儿,自己到正房这边的花厅来待客。
“陈夫人好”,女夫子谦和地自报家门后,就直入了正题。
“不瞒您说,我确实对玉娘的进步先前有过怀疑,所以辗转打听到了您这。”
孟月心道,读过书的人,说话就是一种艺术啊。
这句话换个说法就是,女夫子问过了岳三娘,三娘把功劳全给了她。
“我们兰蕙书院的启蒙班一共甲乙丙三个,可否请你给她们都画一套书。”
话说到这,孟月本还想推掉,“夫子,我是与龙门书肆一起合作的,她们书肆里应该还有现成的《三字经》和《千字文》、《百家姓》,您直接购买即可,价格定好商量。”
岳三娘把功劳给了她,她自然也要做个人情,点出背后的龙门书肆来。
那女夫子却摇了摇头,“书肆有的,我们自是要找书肆直接订,但我们启蒙班又想给丙班的女童们再开两门课,一本《内训》,一本《女工图谱》。”
孟月听明白了,这是又要让她重新再做两套图册。
“如果好,我会奏请督学那边,全线铺开。”
也就是说,别看兰蕙书院的启蒙班只有三个,但放眼他们所在的当谷县,书院可不止兰蕙一个呢!
孟月细细地算了笔账,这笔生意太能做了。
而且做得好,还能和督学搭上关系,上头有人好办事啊。
于是她很快就给了准话,说她要和岳三娘一起商量。
因为这原本也是岳三娘最初给了她商机。
有钱不赚是傻子,岳三娘当即拍板,要和孟月兵分两路,她去库房里找出来之前孟月做好的“启蒙三件套”,“剩下两本就要辛苦你了,月妹妹。”
------
女夫子再来时,说孟月和岳三娘一起跟她谈的。
讲好了价格,后头两本是费时费力的原创,还要赶工,便按十个字五文钱算,总字数在四千左右,工钱就是两贯。
岳三娘也很会做生意,又是玉娘正读书的书院,前头三本便想按照比成本价高个一成的价格和女夫子谈。
但孟月的意见是直接原创价打对折,她们是民,书院和督学那头毕竟是官,这样做也能看到她们想要长期合作的诚意。
孟月替她们算了账:“甲乙丙三个班的六十位学子,每人需要三册,一册就按二十五文算,每位学子就是七十五文,总计就是四千两百钱左右。”
岳三娘看了一眼孟月:“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