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明日再议
第一百二十三章明日再议
中书令猛地一惊,眼角一跳,额头冷汗瞬间涔涔而下:“王、王爷明鉴,是属下失察……”
“皇后之礼,可作他国之参,但不可违我金朝之制。你这拟本,竟将楼兰礼仪照搬三章,你这是奉我金朝为主,还是奉楼兰为主?”
澹台湛声音极冷,字字如针,打的中书令几乎要跪倒于地。
而群臣此刻已面如土色。
谁都知,这几日摄政王召见永平公主七次,每回都问楼兰宫仪,而今却因宫仪一条暴怒,当真叫人摸不着头绪。
可真敢追问的,又有几个?
有朝臣偷偷转头去看上座,凤璟自始至终都未多言一句。
可只要不傻,便知今日这殿上,摄政王是在等那位未曾言谢的永平公主,哪怕是一句话一句回应也好。
可她偏偏什么也不说,连个借口也不给他一个。
此刻,澹台湛将手中折子一丢,声色不动:“此本打回重录,三日后重新呈上。”
直到退朝,群臣如蒙大赦,纷纷跪拜退下,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声。
而在殿门大开之时,晨光照入殿内,映的澹台湛一身墨袍如铁,一张面孔沉若寒霜。
无人敢直视他的神情,只觉这位王爷今日的心火,恐怕不是水能浇的灭的。
等众人退尽,殿内重归寂静。
澹台湛抬步走至御案前,抬手覆上那份被丢回的礼制折子。
可心口那一线火,却越烧越烈,烧的他指骨发紧,烧的他心头起霜。
你明明收了,为什么不说?你若是冷淡,为何又收下?
是夜,紫宸殿内灯火辉煌。
凤璟难得设家宴,座上满是金室宗亲,气氛看似温和,实则人人揣着心思。
而摄政王澹台湛,今日也未推辞,身着玄玉云纹**袍,斜倚上首,指间一只青釉盏,姿态闲散,眉眼却淡漠的几近清冷。
他目光未曾多在旁人停留,只在殿门开启之时,轻轻抬眸。
那时,凤栖鸾一身秋烟翠纱裙,外罩素白鹤羽披帛,自未央宫缓步而入。
她步伐极稳,裙裾曳地如烟,一双凤目波澜不惊。那模样,静极了,也淡极了。
听见她到,凤璟当先笑道:“鸾儿来了?快入座。”
而凤栖鸾朝殿中一揖,行的极为规矩,道:“见过皇兄。”
随后,她依着皇帝指示,缓步落座,正好与澹台湛斜对,席前隔着一列宗室。
沈月凝早已在侧,今日一身鸳鸯流纹襦裙,衬的眉眼娇艳,神色间却透着难掩的敌意。
“姐姐这几日未出宫,倒是清修的紧。”她笑着开口,“如今能来赴宴,妹妹心里也宽慰些。”
凤栖鸾神色不动,只轻轻道:“宫中事务清简,不似妹妹身兼内务诸事繁杂,自然闲些。”
此话一出,席上几位宗妇皆轻笑,却不敢附和。
毕竟王妃虽宠,但这永平公主,终究也是凤氏金枝,楼兰归来者,地位独特。
澹台湛看着两人唇枪舌剑,并未插言,只慢慢斟了一杯酒饮尽。
而家宴之上,乐声轻起,宫女献菜,一道道佳肴香气袭人,铺满案前。
凤栖鸾拈箸极淡,夹了几道清淡蔬食便未再动。
忽而,一双骨节分明的手,自她左侧伸来,执银箸从主案中取出一块油焖酥鳝,夹入她的玉盘之中。
那是一道她自幼极厌之物,酥糯肥腴,浓香扑鼻,唯独她闻着便觉腻口。
而她垂眸一瞬,缓缓抬眼,却正撞上澹台湛微挑的眼眸。
他唇角未动,只冷冷的看她,似笑非笑。
凤栖鸾眸光微敛,却未说话。
她缓缓移箸,将那块油鳝夹起,动作极轻,极稳,送入口中。
咀嚼、吞咽,一气呵成。
沈月凝在一旁,眸中讥色未遮,轻声笑道:“姐姐如今倒比过去宽口多了,记的你年少时,这道菜是一闻便皱眉的,如今倒也能吃下了。”
凤栖鸾轻轻放下箸,语声淡淡:“人总会变的。”
说罢,她不再看澹台湛,也不看沈月凝,只端起酒盏,抿了一口清露葡浆,唇边泛着冷意。
凤璟察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