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旧物
第一百二十二章旧物
可就在这时,忽有一阵突风卷过,风筝线绷的极紧,下一瞬那鸢鸟猛的一颤,便被吹偏了方向,直直撞入园中一棵老槐树。
风筝挣扎两下,最终啪的挂在了枝头,线断了一半,垂在半空随风晃动。
春桃“啊”了一声,顿时愣在原地,怔怔望着那挂在树上的风筝,一时间满脸沮丧。
她仰起头,咬唇看了片刻,终是低声道:“坏了……”
随后只见凤栖鸾缓缓起身,走至她身边,抬头看了看那风筝。
那只鸢鸟在枝头微微颤动,仿佛依旧不甘落下。
春桃小声问:“要不要奴婢找人拿杆子捅下来?”
凤栖鸾却未应,只静静的看着那断线半挂的风筝,良久无语。
又过片刻,她忽然淡淡一笑,道:“算了,随它去吧。”
说罢,她便转身欲走。
春桃急忙追上:“可那风筝……”
凤栖鸾却仿佛未闻,只道:“风起而飞,风止而落本就无根之物,又何必执着?”
她声音极轻,轻的仿佛是对自己说的。
而她转身的那一刻,却不知,在不远处一棵槐树后,正立着一人。
随即便见到澹台湛身着便服,手负于后自林荫处缓步而行,本是前来避会之闲,可忽见此一幕,脚步便顿了。
是夜,未央宫深深。
凤栖鸾临窗独坐,案前灯影微黄,一卷《春秋左传》翻至一半,已然许久未动。
春桃早早奉上夜饮,却见她似在发呆,便低声唤了句:“公主?”
凤栖鸾回过神,目光从那页间缓缓移开,语气仍平淡如常:“什么时辰了?”
“戌末。”春桃轻声应道,随即低头去添茶。
凤栖鸾点点头未再多言,只静静抬眸望向窗外夜色。
远处御苑已沉入黑幕之中,白日风筝挂树之景仿佛尚在眼前,那断线的翅影如伤鸟折翼,停在心头竟叫她再难安心。
春桃看她神情,又忍不住小声安慰:“公主那风筝不过物件,奴婢明儿去和内司说,让他们送一模一样的来。”
却不料凤栖鸾轻笑一声:“天下哪有一模一样的事?人也好物也罢,错过一次就是两样了。”
春桃听后若有所思,却不敢多说只默默点头。
殿内一时沉静,突然殿门忽有轻响,却并无宫人通传。
随即春桃皱眉起身走至殿门,四处看看无人,却俯身拾起一物。
“公主,这……门外放着一个风筝。”
那风筝模样极为眼熟,不是白日丢失的那只,而是一只桃花燕尾,样式略显旧但色泽鲜艳,绢面上的花叶竟还有些许磨痕。
她定定看了片刻,才慢慢起身走到近前伸手接过。
指腹下熟悉的粗糙质感,将她瞬间拉回了那年初春。
那时她不过十岁,在南苑放风筝,便是这只燕尾桃花,后来失手遗落水中,她也因此懊恼了半月。
她以为那物早就毁了,谁知今夜重见。
想到这凤栖鸾指尖微微一紧。
一旁的春桃仍忍不住轻声问:“公主要收起来吗?”
沉默了片刻,凤栖鸾终是缓缓点头:“收着吧。”
春桃小心翼翼将那风筝抱了去后殿,凤栖鸾却仍站在窗前,望着门外的夜色良久不动。
她当然明白他什么意思,想到这凤栖鸾伸手合上窗扉,轻轻叹了一声。
若当年她未曾放手,是否一切都会不同?
凤栖鸾轻轻点头,未再言语。
而承乾殿内,朝堂尚未满员,殿中气息却已森冷如冰。
听闻摄政王今晨早起进宫,未按往常先往政院,而是直接入了殿,命早朝提前一刻申时开始。
御前掌印太监亲自传话时,群臣便已隐隐感到不对劲。
随后待至文武百官陆续到齐,只见殿门大开,澹台湛一身墨色朝服立于殿前玉阶之上,神情冷肃眸色沉若寒潭。
众臣连忙拜倒,声声齐颂:“恭迎摄政王。”
澹台湛却未如往常般抬手应礼,而是神色未动,目光自众人身上一一扫过。
朝堂一时鸦雀无声,连呼吸都仿佛凝滞。
随后只听他缓声开口:“昨夜南郊兵防值勤迟报,延宕两刻,谁主其事?”
话音刚落,左都督秦翰忙出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