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衣锦还乡
漠北的风沙仿佛还在骨子里打着旋儿,可眼前已是明州地界。
官道两旁,稻田里新插的秧苗泛着青绿,水汽混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不再是塞外那刮骨般的干燥。
牛壮勒住马,深深吸了口气,他身后跟着一队亲兵,都是一身风尘。
仗打完了,西羌灭了。
他牛壮,当年明珠卫里一个不起眼的小卒子,不仅囫囵个儿回来了,还带着一身实实在在的军功。
跟陛下出去几年,挣了个正五品的定远将军,他不过才二十三岁,怎么叫他不得意?
陛下亲口赞过他勇猛,早在北伐途中就惦记着他的终身大事,亲自吩咐过明州府衙关照。
爹娘捎信来,说亲事定了,催他回来成亲。
这不,他就回来了,远远已能望见明州城的轮廓。
“将军,前面就是明州城了。”一名亲兵低声道。
牛壮“嗯”了一声,目光扫过路旁劳作的农人,曾几何时,他也是这其中一员,面朝黄土背朝天,最大的念想不过是吃饱穿暖。如今……
衣锦还乡。
他下意识地又挺了挺背脊,心里更加热乎了。
街道还是那些街道,铺面也大多熟悉,只是不少目光投来,带着惊异、探寻,还有压低声音的议论。
“那是牛家那小子?”
“了不得了,真当上将军了!”
“瞧那身官服,听说是五品大员呢!”
“后面跟着的是亲兵吧?好大的威风……”
牛壮不自觉乐了,这感觉,比在战场上砍翻一个西羌百夫长还要来得爽快!他可是和明州知州一样大的五品官了,了不得呢!
这念头像小火苗,烧得他胸膛暖烘烘的。
队伍刚拐进熟悉的那条街,就有眼尖的邻居认出了他。
“哎呦!是牛家的,将军回来了!”
一声惊呼,如同石子投入平静水面。
霎时间,沿街的门扉接连打开,探头张望的人越来越多。
几个半大孩子更是胆大,嘻嘻哈哈地跟在他马后,一边跑一边清脆地喊:“大将军!看大将军!牛将军回来啦!”
这喊声引来更多孩童,队伍后面很快跟了一串小尾巴,叽叽喳喳,热闹非凡。
牛壮骑在马上,感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那里面有惊奇,有羡慕,有与有荣焉,他只觉得这辈子都没这么风光过。
早有腿脚快的街坊抢先一步跑到牛府报信。
等牛壮一行人到黑漆大门前,门口已是乌泱泱围了一大群人,牛老爹和牛老娘被亲戚邻居们簇拥在中间,踮着脚向外张望。
“来了来了!真回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
牛老娘一眼看见端坐马上的儿子,那身绯色官服几乎晃花了她的眼,她“哇”一声就哭了出来,也顾不得许多,踉跄着扑上前,一把抓住刚从马上下来的牛壮的胳膊,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壮子!我的儿!真回来了……”
牛老爹站在一旁,想拍拍儿子的肩,又怕自己粗糙的手刮坏了那光鲜的衣裳,只反复喃喃:“好,好,回来就好,人没事比啥都强……”
周围的三姑六婆老街旧邻立刻劝慰起来:
“老嫂子,快别哭了!大将军回来了,天大的喜事啊!”
“就是!牛老哥,你们两口子可熬出头了!壮子如今是多大的官儿啊!”
“瞧瞧这一表人才,这官威!咱们这条街都跟着沾光!”
“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
听着这些夸赞,看着爹娘激动落泪的样子,牛壮鼻头一酸,战场上流血不流泪的汉子,此刻眼眶也阵阵发热。
他反手紧紧握住爹娘的手:“爹!娘!儿子回来了!儿子不孝,让你们担心了!”
“哎哟,大好的日子,哭什么呢!快别哭了!”
“快,快进屋!别都在门口站着了!”一位堂叔高声张罗着。
“对对,快进屋进屋!别哭了,这是好事啊!”
有机灵的本家侄子扯开嗓子喊道:“我去醉仙楼订席面!今天咱们老牛家要大摆筵席,给大将军接风洗尘!”
“对!摆酒!必须摆酒!”
在一片喧闹喜庆中,牛壮被众人拥着进了堂屋,堂屋内则挤满了沾亲带故或是真心来道贺的街坊,热闹得如同沸水一般。
还有好事的街坊准备了鞭炮,结结实实放了好一大响!让周边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这出了个大将军!
中午那席面摆上,一杯接一杯,就没停过,牛壮只喝伶仃大醉,只到晚上,才清醒过来。
和父母叙了别情,问了家中琐事,牛老娘终于按捺不住,提起了正事:“壮子,你回来得正好,明儿就是好日子,赶紧给你把喜事办了!”
牛壮精神一振:“娘,信里说得急,到底是哪家姑娘?”
牛老娘和牛老爹对视一眼,脸上都笑开了花。
“是咱以前住那条街东头,杨屠户家的闺女,甜甜。”牛老娘语气里透着得意。
“杨屠户?杨甜甜?”牛壮愣了一下,杨家,在他们那条穷街算是数得着的富户了,家里开着肉铺,他小时候没少眼巴巴瞅着那油光锃亮的肉案子咽口水。
杨甜甜……好像是个……嗯,挺壮实的姑娘,印象里脸蛋圆圆的,身形似乎也比一般姑娘家要丰满些?
这么一想,他心里那点衣锦还乡的得意劲儿,就像被戳了个小孔,他如今可是五品将军!陛下跟前的红人!
就算不找个天仙,怎么也得是个漂亮苗条带出去有面子的吧?娶个屠户的女儿,还是有点……
他下意识觉得,似乎配不上自己如今的身份。
他脸上那点变化,哪里瞒得过精明的牛老娘。
老太太脸一板,手指头点着他:“咋?看你那表情,还不乐意?你个臭小子,当了官就瞧不上老街坊了?”
“娘,我不是……”牛壮想辩解。
“你不是啥?”牛老爹也沉声开口,“咱家以前什么光景,你忘了?你爹我给人扛活,你娘给人缝补,一年到头也见不着几回荤腥!杨家开着铺子,日子殷实,甜甜是人家爹娘的掌上明珠,养得白白净净,身子骨结实,那是福气!能配给你是烧了高香了!”
牛老娘接过话头,语气急切:“我和你爹偷偷去相看过好几回!人家姑娘手脚那叫一个麻利,帮着家里打理铺子,算账滴水不漏,待人接物大大方方,一点不扭捏!我们看着都喜欢得紧!”
“就这,还是我和你爹舍了老脸,上门求了两三次,人家杨屠户看在你如今确实出息了,又是陛下亲自做媒,这才点头答应的!你还敢挑三拣四?”
一番连珠炮似的数落,彻底把牛壮那点虚荣心给砸没了。
他恍然惊醒,是啊,若非陛下开金口,若非自己挣下了这份军功,就凭他家从前那吃了上顿愁下顿的光景,哪能攀上杨家这样的亲事?
他立刻换上笑脸,挠着头嘿嘿道:“娘,爹,你们别生气,我这不是不知道嘛!你们说好,那肯定好!杨叔家的姑娘,知根知底!我娶!明天我就风风光光把她娶进门!”
见他服软,二老脸色这才由阴转晴。
翌日,牛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
牛壮一身大红喜服,更衬得身形挺拔。
明州知州虽未亲至,也派了师爷送来贺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