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五十楼
鄯善城内。
那五十名曾冒险充当诱饵的女子,捧着第二道圣旨,还是很惶恐不安。
她们中许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周全,茫然地听着那些陌生的词汇司务、议事、评议、推举。这都是什么意思?
她们不明白,但她们不敢说。
直到周映雪红着眼眶向她们解释,这意味着从今往后,她们不再是任人轻贱的玩物。
她们是官身。有俸禄,有地位,有权参与这鄯善城的大小事务,她们……
她们一辈子都有依靠了?
周映雪话音落下,不知是谁先哽咽出声,随即,哭声、笑声混杂在一起,她们互相拥抱,拍打着彼此的脊背,泪流满面。
活了十几年,在迎来送往强颜欢笑中磋磨,何曾想过能有今天?能像个人一样,挺直腰杆,活在这青天白日之下?
狂喜过后,现实问题也随之而来。
陛下的恩赏不止是虚名,还有实实在在的权利,当初暨海女杀了巴尔汗,将商行积攒的钱财分与她们,数目不小。
如今她们又有了官身,更是惹人眼热。
城中各色人等,心思立刻活络起来。
有媒婆踏破了门槛,舌灿莲花,说合着城中青年才俊;有远房亲戚突然上门认亲,嘘寒问暖;更有富商巨贾,直接带着厚礼,言说合作经营,保她们一本万利……
她们大多出身卑微,常年困于后院,何曾经历过这等阵仗?起初还有些晕陶陶,真以为苦尽甘来,遇到了好人。
可很快,问题显现。
有人被甜言蜜语哄着,拿出了部分钱财入股,结果血本无归;有人认下的亲戚,开始理直气壮地索要钱财,甚至想插手她们的推荐名额;更有人单纯,被几句好话就骗得晕头转向,差点稀里糊涂许了终身……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暨代玉想到了这句话。
她曾是巴尔汗商行里,唯一能在容貌和手段上勉强与暨海女一争高下的歌姬,性子也比旁人更冷硬几分,最让暨海女厌烦。
她看着几个被骗后垂头丧气的姐妹,又扫过那些依旧带着侥幸与外面那些“好心人”周旋的面孔,心知不能再这样下去。
可她也不懂如何做,她想了很久,写信给周映雪,周映雪又拿了信给宁令仪看,等回信到了,厚厚一大叠,也有大大几箱书籍。
她认真看完了宁令仪和周映雪给她的信。
然后,暨代玉把所有人召集起来,暨代玉扫过一张张或迷茫、或焦虑、或犹疑的脸。
“姐妹们,醒醒吧!”
“还真以为天上掉馅饼,那些人是看中我们这个人了?他们看中的,是我们身上的官皮,是陛下给我们的恩赏,是那个能送人去京城的名额!”
“我们是什么出身?在那些人眼里,以前是玩意儿,现在,是走了狗屎运的玩意儿!他们现在捧着咱们,哄着咱们,无非是想把咱们手里的东西骗过去!等咱们没了利用价值,下场会比以前更惨!”
有人小声嘟囔:“可我们总是女人,总要找个依靠……”
“依靠?”暨代玉冷笑一声,指向窗外,“指望那些闻着腥味来的男人做依靠?还是指望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咱们的依靠,在哪儿?”
她的手指,最终点向在场的每一个人,“在这儿!在我们自己身上!在陛下给我们的这道圣旨上!”
“我们五十个人,必须拧成一股绳!谁也别想单独把我们骗了、吃了!我们的钱,我们的权,必须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我提议,”暨代玉深吸一口气道“我们把各自分到的钱,都拿出来,凑在一起。我们去买一栋大房子,我们一起住!我们一起请先生,学认字,学律法,学怎么当官,学怎么不被别人骗!我们要让全鄯善城的人看看,我们这些人,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屋内一片寂静。
拿出好不容易得来的钱财?
和这么多人住在一起?还要去学那些枯燥的东西?
犹豫、挣扎、恐惧……种种情绪在众人脸上闪过,大多数人不愿意。
但想起近日被骗的经历,想起过去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再想想暨代玉所说抱成一团无人敢欺的未来……
她们也很犹豫。
终于,有人颤巍巍地举起了手:“我同意代玉姐的。”
更多的人是软弱的,是没有主见的,是随波逐流的。
她们本来就是被卖了的,被打骂的,被践踏的,她们的自我早就消散在每一个不见天日的时候了。
暨代玉知道她们的性格,强令她们聚在一起,像老母鸡一样护着她们,忍受她们的抱怨,一天天的催促她们,指示她们行动起来。
终于,她们在城中位置颇佳处,买下了一处带前后院的大宅,亲自题了匾额,名曰——“五十楼”。
这是她们五十人共同的家,也是她们未来安身立命共谋前程的根基。
紧接着,她们请来了城中几位颇有学问的老秀才,又通过周映雪的关系,寻来了一些基础的律法条文册子,她们时常和周映雪往来通信请教。
五十楼内,夜夜灯火通明。
琅琅读书声,取代了以往的丝竹管弦。
这些平均年龄已过二十的女子,她们从最简单的《千字文》、《百家姓》开始,一笔一划地认字;她们捧着枯燥的《户律》、《工律》,努力理解那些关乎民生吏治的条文。
起初,很是艰难。
有人提笔如扛鼎,有人听律法如同听天书。
几乎每一天都能听到有人想放弃,还有人想要偷偷逃离这里,可是暨代玉早就做好了准备,像一个严厉的母亲,强摁着她们继续学下去。
争持,吵闹,哭泣,在五十楼里频发。
有时候,有人恨极了,恨暨代玉为什么要让她受苦,要和暨代玉拼命,暨代玉扯着她上高楼,要和她一起跳下去,那人才软弱的哭泣起来,哽咽着说愿意继续学。
一个个日夜,就在争执怨恨不满中度过。
渐渐的,学习不再变得困难了,没有打骂,没有凌辱,吃饱喝足之余,尚有闲心做自己爱做的事,这日子,竟然这般清闲,这般习惯。
她们开始互相考较,互相提问,学的好的教进度慢的,常常为了一条律法的解释,争得面红耳赤。
她们本就聪慧,在巴尔汗老爷面前,愚笨的早就被打死了。
过去只是没有机会,如今有了目标,有了同伴,她们终于做回了自己,不再争男人的青眼,而是做一条漂亮的裙子,治一道味道不一般的菜,让姐妹们品尝。
争吵还是有的,闹到狠的时候,互相扇耳光。
可架不住暨代玉的凶悍,一板子打在手上,什么骄纵脾气都改了。
时光荏苒,两年光阴如水般流过。
如今的五十楼,暨代玉成了众人心照不宣的主事人,她性子果决,头脑清醒,将五十楼内外打理得井井有条。
姐妹们也都脱胎换骨。
言谈举止间,少了往日的媚态与惶恐,多了几分沉静与从容,虽不至于个个都成学问大家,但至少读写无碍,对朝廷法度、鄯善城的基本情况了然于胸。
她们开始真正行使宁令仪赋予她们的权力。
对政务感兴趣的姐妹,定期参与鄯善城衙门的议事,对于赋税征收、道路修缮、坊市管理等方面,都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她们不再是摆设,而是真正能影响城池治理的一股力量。
善于经营的姐妹,则利用五十楼的资金,合力开设了酒馆、饭店,不仅增加了收入,更将五十楼的名声打响,成了鄯善城一道独特的风景,整个西疆都以此为傲。
还有几位学问进益最快的,听从朝廷暨海恩例的安排,在五十楼内开起了女子学堂,免费教授城中贫苦人家的女孩儿识字、算数、女红,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向更远的地方。
一盘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