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救人
“又发什么呆呢,过来,我给你涂紫药水。”
王瑶被妈妈拍了一下回过神来,她转头看向妈妈,跟她记忆中一样,这个女人总是爱笑,一天天好像有使不完的牛劲儿,像朵太阳花一样。
幸好,幸好老天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虽然有点迟,但是能陪着妈妈慢慢老去也不错。
她抱着妈妈的腰幸福地蹭了蹭,被刘向梅一掌推来,“要是把紫药水都糊到我身上,看我不揍你!”
呃,她的记忆估计出问题了,这是个虎妈。
涂好药水,锅里的米饭已经差不多焖熟了,刘向梅开始炒菜,王瑶负责烧火。
不知道是不是外婆的做饭就比较好吃的原因,刘向梅的手艺也很好,哪怕是一盘简单的土豆片也能让她炒的色香味俱全。
晚饭很简单,母女俩就炒了一盘土豆片,凉拌了一根黄瓜,王瑶觉得自己可能真的是疯了,为什么妈妈简单凉拌的黄瓜都很好吃。
看到王瑶吃的喷香,身为饲养员的刘向梅也非常欣慰,“多吃点,以后你上学了,我做的饭你想吃都吃不到了。”
王瑶将凉拌黄瓜里的最后一片大蒜吃掉,打了一个饱嗝,才有空问:“为什么吃不到了?”
“你到时候都在县城住校了,这么远,我还能给你送饭不成?”
“为什么不行?你跟我一块儿去不就行了?”
刘向梅开始收拾碗筷,“别说疯话了,你见过哪个学生上学还带妈的?”
王瑶像小尾巴一样跟在刘向梅身后,“妈,我没开玩笑,你得跟我一块儿去上学,你就放心你宝贝闺女一个人千里迢迢得外出求学,万一被同学排挤了,遇到不公正待遇了,到时候你闺女我哭都没地方去了。”
“还千里迢迢,你以为你是出国呢,去去去,跟在我身后干什么?自己回房间玩儿去。”
刘向梅不想听王瑶的胡言乱语,现在都是什么时代了,是法治社会,又不是旧社会,学校又是什么地方,那是最最单纯不过的地方了,怎么可能有那些污糟事情,一天天的净知道胡扯。
王瑶也知道她妈不可能随随便便就答应,她妈在这片山里生,在这片山里长,娘家和婆家就隔了一个山头,出去县城的次数屈指可数,要让她离开这里,肯定要有一个她觉得呆不下去的理由。
不着急,开学还有半个月呢,而且隔壁那家人现在肯定比她更着急。
现在最紧要的事情是避免今天晚上的惨事再次发生。
她家住在半山腰,李家在她家上面更靠近山顶的地方,所以大石头滚落下来时,直接就砸在了他们家房顶。
她必须要想办法把李家爷孙救下来,这是两条活生生的人命,而且上辈子她从那家人手中讨回来时,遇到的同村人就是李锦,他告诉她妈妈是怎么死的,死后又是埋在哪,虽然已经是上辈子的事情了,但是她还是想还他这一个恩情。
王瑶抬头看看挂在墙上的时钟,七点二十,时间还早。
她不能去的太早,要不然她不知道想什么办法能不留痕迹地让李家爷孙在外面呆几十分钟,而且外面还在下雨。
刘向梅洗好碗,看到王瑶又看着墙上的钟表发呆,“别看了,这个又不准,看了有什么用!”
什么???
王瑶猛地转头看向刘向梅,“不准?那她是快了还是慢了?”
“慢了吧,前几天你小叔给王大宝买了一个塑料手表,他说他那个时间是你小叔调好的,比咱家这个快了近半个小时呢!”
那现在不就是七点五十了?
王瑶来不及细想,拔腿就想往外冲,被刘向梅一把抓住衣领,“外面下这么大的雨,你往外跑啥?”
王瑶一脸着急,“我想上厕所,憋不住了。”
“……”刘向梅将放在一旁的伞递给王瑶,“刚吃就要拉,你是直肠子啊,要我陪你去不?”
王瑶接过伞就往厕所的方向冲,从王家院子到李家正好需要经过厕所,一边跑她一边飞快地回应着:“不用了!”
向山上走的路都是泥巴路,下过雨之后,泥土湿滑,王瑶走的急,又穿着塑料拖鞋,没走几步,她就会摔一跤。
此时的雨越发的急,两旁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王瑶手中的伞也几乎拿不住,直到一阵风将伞面吹得彻底翻起来,她索性直接将伞扔在路边,埋着头向李家地方向走。
快到李家时,王瑶就大声呼喊,“李爷爷,李爷爷,你在家吗?李爷爷……”
李澄率先听到王瑶地声音,他摇了摇李老头地胳膊,“爷爷,是不是有人在叫你?”
李老头耳朵不太灵敏,只听到外面的雨大的像是天塌了一样,脆生生地打在屋顶上,“哪有人,你专心念书,刚才念到哪了?”
砰砰砰,王瑶将李家地木门敲的震天响,“李爷爷,李爷爷,你睡了吗?我找你有事,李爷爷……”
李老头躺在床上,突然听到外面的敲门声,心里突突跳,“谁啊,门没锁,直接推门进来!”
王瑶听到声音,直接推开门,李澄也咚咚咚地跑到门边,看见一身泥的王瑶,嘴巴惊成“o”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