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李爷爷
李爷爷年轻时候去当兵了,七几年才因伤退伍,他拒绝了部队给他安排的接收单位,和他的儿子李锦回到了村里。
从1981年开始,听说是为了让李锦考上好大学,以后有个好前程,李爷爷将李锦送去了省城战友家里学习,每年到寒暑假的时候,就会回来陪李爷爷。
这么多年,李爷爷也没有再娶妻,有媒人给他介绍,他也不愿意相看。
有人问李爷爷是不是还忘不了李锦他妈妈,李爷爷只是笑笑没回答,但是大家也都认为李爷爷是默认了。
所以李爷爷还是这十里八乡有名的深情男人。
后来听说李锦考上了大学,进了部队,也算是继承了李爷爷的衣钵。
三年前,李锦又抱回来一个婴儿,李锦说那是他儿子李澄,还说孩子他妈生李澄的时候难产死了,没来得及带回来让爷爷看看。
这爷俩娶的媳妇都难产而死,村里人就疯传李家克妻,所以大家都知道李锦在部队发展的非常好,听说现在都是连长了,也没人给他介绍对象。
虽然他们这边的农村还大范围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是这么一个克妻的男人,谁也不想背着送女儿去死的恶毒名声。
而且李锦还长年不回家,女儿嫁过去像是守活寡,不仅要照顾李爷爷,还有李澄这个拖油瓶,也帮衬不上岳家,这样有害无益的亲事大家都不想要。
所以这几年,就是李爷爷带着孙子李澄,李锦每个月将自己一部分的津贴寄回来给这爷孙俩花用,李澄的存在也算是给李爷爷孤单的老年生活增添一点鲜活色彩。
上辈子的今天晚上八点,李爷爷和李澄都死了,而李锦在部队,正在执行任务,都来不及赶回来见老人最后一面。
但是令人羡慕的是,李爷爷的葬礼上来了很多省城那边的人,听说大多数都是李爷爷以前的战友,一个个都是谈吐不凡的人物。
谁能想到呢,那样一个平时乐呵呵,看起来甚至有点良善可欺的李爷爷背后还有那么强大的关系网。
最让村里人惊掉下巴的就是李锦的身份,他竟然不是李爷爷的亲生儿子,他亲爸在那动荡的十年中受到了牵连,不知道自己的结局到底是什么。
正好李爷爷在一次执行任务过程中受伤了,李锦他爸为了保住李锦,就拜托正在办理退伍手续的李爷爷带走李锦,李爷爷欣然答应,还将李锦照顾的很好。
李爷爷为了国家奉献前半生,留下一身伤痛,之后又无私的将战友的儿子当亲儿子养,王瑶
想到这样一位老爷子竟然就匆匆离世,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如果她不知道,没有想起来今晚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就算了,可是她想起来了,她没办法眼睁睁看着李爷爷和他活泼可爱的孙子去死。
她要想个办法让他们避开那个大石头,可是该怎么办呢?
“瑶瑶,你傻坐在窗前干嘛?下雨了,赶快把窗户关上。”
刘向梅的声音传来,王瑶回过神看着外面的雨,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击打在泥土地面上,在院子里形成一个个小水坑。
这么大的雨,难怪山顶上的大石头会松动。
王瑶站起身,将两扇窗户关上,插上插销,免得被风再吹开了。
门口传来了小叔王天华的声音,“嫂子,择菜呢?”
刘向梅笑着问:“对啊,早上从地里摘回来的,还没来得及择呢,你下班了?”
王瑶轻手轻脚移动到卧室门口,偷听小叔和妈妈的对话。
听到妈妈说“下班”,王瑶撇撇嘴。
他们村里一般不说下班,都是说放工,或者下工。
记得小叔第一天去村卫生室上班,回来家里人跟他打招呼问他是不是放工了,他就要求大家以后都能说放工或者下工,说是这两个词太土了,他不是地里的泥腿子,有工作的人都说下班
这个词对于爷爷奶奶来说还算是新词,觉得说这个词很时髦,他们又以小叔成为医生为荣,所以就一口应下,还要求大家必须都说下班,说错就要给小叔一块钱。
这时候底层工人一天的工资才五块钱左右,所以罚一块钱不算少了。
爸爸妈妈多少还读过书,所以对于说下工还是下班都无所谓,但是爷爷奶奶说了一辈子放工和下工,咋可能突然改过来,屡屡犯错,屡屡罚钱,后来他俩看到小叔下班也不问了,免得罚钱。
可见王天华这个人也算是忘本的典范了,他吃上笔杆子这碗饭了,就忘记自己也是泥地里爬着长大的人。
王瑶继续偷听,就听到小叔说:“是啊,刚下班,这不就过来看看嫂子。”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肯定没什么好事。
王瑶在心里逼叨,就听到她妈说:“有什么事要求我,直接说,别废话。”
看看,小叔什么德性妈妈也是知道的。
王天华嘿嘿一笑,压低声音说:“嫂子,我确实是有点急事,你可得帮帮我,要不然我就完了。”
“什么事儿,还能这么严重?”
王天华双手合十,朝刘向梅拜了拜,恳求道:“嫂子你帮帮我,你先答应,不然我不敢说。”
听到这里,王瑶已经想起来是什么事儿了。
她拳头紧紧捏起,怒意如潮水般快速涌上脸颊,眼中闪烁着寒光,愤怒几乎快要让她失去理智,她想冲出去,将拳头狠狠的砸在王天华的脸上,让那个恶心的小人去死。
堂屋里,刘向梅的声音再次响起:“还有你不敢的,那我……”
“妈~”
王瑶站在卧室门口突然出声,打断了刘向梅的话。
刘向梅拍着胸脯,“哎哟,你突然这么大声干什么,吓死我了!”
王瑶强忍着怒火,脸上挤出笑,“没什么,我就想问问紫药水放在哪?”
“瞧瞧,我差点都忘了”,刘向梅手指沾着泥土,用手掌心拍拍脑门,对着王天华说:“你明天下班帮我带一瓶紫药水,家里的这俩天就快要用完了。”
又转头对王瑶说:“就放在你床边的五斗柜上面,你去找来了我给你涂。”
王瑶没有去找紫药水,而是走到刘向梅身边,蹲下身,一边拿起一根还没择的小白菜,一边说:
“那不着急,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