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倒反天罡!
主攻?
闻言,萧临月当即就是一个趔趄,差点一头从床上翻下去。
而画面中的众人,也都是齐齐懵逼了一瞬。
随后各自神情微变,一名就位于薛举后方的参将反应过来之后,立刻嗤笑一声,脸上写满了夜羽也不屑。
他竖起手指,指了指薛举。
朝着两边看了几眼,继而便忍不住死的哈哈大笑起来。
“薛参将,你你不是脑子被驴踢了?”
“突厥人可全部都是骑兵,他们最不擅长的就是工程,而叛军却相反,他们是懂攻城,而且会制作攻城器械的!”
“现如今。”
“突厥人和叛军优劣势互补之后,我们哪怕是拒城坚守,依托城池与敌作战,都必定会十分艰难,更何况是远离坚城与要塞,主动出击?”
此言一出。
周遭瞬间就响起了一连片的附和声。
“是啊,是啊。”
“我们打防守反击,可能都不一定能够获胜,要是远离城池出击的话,怕是全军覆没都很有可能!”
“薛将军,你到底还是太年轻了!”
“我们知道你也是想战胜敌军,可…凡事说出来之前,都得要过过脑子,好好想一想才是啊!”
说话的,是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参将。
而方才斥责薛举之人,名为王沥川,乃是闻喜王氏出身的世家子弟。
闻喜王氏与河东薛氏都在河东这一亩三分地上混。
几百上千年下来,彼此之间不可能没有任何的恩怨,所以出言拆薛举的台,可谓是再正常不过了。
萧临月见到这一幕,也不禁暗暗摇头。
“薛举到底还是太年轻了!”
“年轻人,就是气盛,这不仅是好处,同样还是个坏处,现在的时局就摆在这里,以防守为主,配合上一定程度的反击,才是最佳的策略!”
萧临月叹了一声。
但同时,她心中也有些疑惑。
系统现在推演的时间点,是隆兴十六年前后,试一试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可问题是。
从最终的结果上来看,叛军虽然独立建国了,也活到了现在,但却完全没能够染指关西道乃至于关中的广大区域!
而突厥人,更是没能够实现一切的战略目标!
他们不仅没能够拿下关中,继而觊觎汉中和河洛之地,更没有侵入河东道,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经此一战过后,突厥的国力明显下降了许多!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此前的突厥,几乎隔上两三年就要大规模南下劫掠一次。
然而从隆兴十六年之后,这种现象就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仔细算下来。
除了绍兴五年、六年辽东大败后,突厥借着契丹人的威风,敲诈走了朔州等地之外,对于大魏几乎没有别的什么大规模军事行动了!
“奇怪……”
萧临月双眉开始不自觉的往中间去挤。
脑海中一时间闪过了很多种猜测,而最可能的一种,便是在绍兴十六年时,大魏的军队取胜了,且重创了突厥人,大大消耗了其国力!
可……
“国史之中,为什么没有这一战取胜的细节?”
萧临月口中的“国史”,指的自然就是《魏实录》,而在绍兴年间编修的《魏实录�6�1孝宗实录》之中,却对于这一战讳莫如深,甚至于可以说是在有意的进行遮掩什么!
其中。
战果也好,大战的过程也罢,都没有一个详细的记录。
唯一可以作为参考的。
就是此战过后,河东边军的高层将领几乎**一大半,就连总兵裴德古和两位副总兵,也都战**!
至于薛举,则彻底一飞冲天,三年后就登上了河东总兵的高位!
“薛举战后一飞冲天。”
“这里边,除却他的出身和家世的原因之外,肯定还有薛举自己也立下了功劳的原因!”
“也就是说,最终薛举的策略实施了?”
“而且还获得了成功…那既然如此的话,史书之上为什么会遮遮掩掩,一切都好似被人为的隐藏起来了似的……!”
“这个出手隐藏事实真相的人,难不成…是薛举本人?”
两个疑惑涌上心头。
萧临月眉头拧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