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租房
大概下午四五点的时候,王瑶和刘向梅看着外面的太阳没那么烈了,就出了宾馆。
其实对于母女俩来说,县城都是比较陌生的。
尽管王瑶有上辈子的记忆,但是上辈子每次回洲县,她都是在火车站下车,然后直接坐上大巴车回老家,很少会上城里。
不过刘向梅还是要稍微好一点,虽然她也很少出县,可学校、县政/府之类的建筑在哪她还是知道,但也仅限于这些了。
所以现在母女俩就是朝着县一中的方向边走边看,最好是能找个书店看看能不能买一份县地图。
走到县一中门口,看到高高的铁门,虽然现在放假,铁门关着,但是从铁门看进去,依旧能看到几十级台阶之上是一个操场,看不清操场有多大,只能看到光秃秃的一根旗杆。
操场被四栋大楼包围着,四栋大楼的后面还有两栋楼,所有楼看起来都是灰扑扑的,就连操场上孤零零的几棵树都显得臊眉搭眼。
“站那看什么呢?”
扭头一看,是大夏天还穿着制服的保安。
刘向梅呵呵笑道:“这不是孩子今年考上县一中了嘛,就想着领孩子过来看看。”
保安看了眼王瑶,点点头,“开学还早着呢,九月一号再来吧”,说着就要回身后的保安室。
刘向梅加快脚步,走到保安身边,问:“小兄弟,我跟你打听个事儿呗,你人头熟,知道这附近哪有店面出租不?”
保安停下脚步,摇摇头,“这附近的店面哪有空着的时候,别说这条街了,就是学校后街的店面,还没放出要出租的消息,就被人租下来了。”
“呵呵,呵呵,也是啊,学校附近抢着做生意的老板肯定多,还是你们吃公家饭的好,不什么都不用操心,每月就能领一沓沓,羡慕死个人。”
保安嘴角已经翘起,却还是假装摆摆手,“钱虽然每月都能领,但我们这活也不好干,就比如这学校门口天天都有人摆摊,赶都赶不走,也让人头疼。”
刘向梅眼睛一亮,这门口还能摆摊?摆摊好啊,生意照做,还不用付房租。
她继续恭维,“那也是我们这种平头老百姓羡慕不来的好职业,你们保卫学校一方平安,这可是大功劳,有了你们,我们做家长的放心多了!”
保安听到这话,通身舒泰,挺了挺腰杆,“大姐,这话你可算是说对了,别看咱们人微,但是咱们作用可不小,学校这大门天天进来出去的有那么多人,没个人看着,万一进去个流氓歹徒之类的,多让人悬心,你说对不?”
刘向梅点头大为赞同,“可不是,现在一家一户好多都是单蹦一个,孩子就是家里的心头肉,没了你们,要是出点什么事就完了。就比如我们家吧,就只有这一个女儿,要来上高中,我们都不放心,就想着在这附近租个房子,可我们转来转去也没找到靠谱的,唉!”
保安“嗨”了一声,“你们这些家长就是操心多,每年都有家长跟你一样,放心不下孩子,在这附近租房子,尤其是学校后街,家家户户都有不少房子往外租,就这,每年开学出租的房子还供不应求,要我说,有我们守着,孩子住在学校里,你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刘向梅眼睛又是一亮,“是吗?我还以为就我一个人为了孩子出来租房子呢,看来当家长的都是一样!”
打听到这些消息,刘向梅又跟保安闲聊了几句,就去找王瑶了。
刚才刘向梅跟保安说话的时候,王瑶就去了学校斜对面的新华书店,小小的书店被书架和上面的书塞得满满当当。
王瑶进门就问有没有洲县地图,书店售货员笑着说:“咱们这小县城从上到下还没有一拃远,也没人来咱这穷乡僻壤旅游,哪用得上地图啊,你去翻翻县志吧,看看有没有。”
说着用手指示意县志摆放的地方。
县志里确实有地图,售货员说是洲县还没有一拃远当然是夸张,但是洲县确实很小。
从地图上看,很容易就找到洲县一中,县一中坐北朝南,前门和后门都有一条街,分别是学府路和定远路,两条路在西岭处连接,县一中的旁边也有一条小路可以连通两条路。
她们今天住的宾馆跟县一中同在学府路上,宾馆在县一中的西边,县一中往东百来米,就拐向西南方,进入人民路,这条路有好几个大拐弯,一路通到山下,她们今天中午就是顺着这条路从车站上来的。
县一中的后门临着定远路,安乐山与县一中隔着定远路相对。
这个山王瑶知道,上辈子二姨见她每年回老家麻烦,就劝她把爸妈的坟迁到安乐山,但是她没同意,爸妈都已经死了,就让他们呆在最熟悉的地方吧!
安乐山是一座坟山,县城的人大多数去世后大多数都埋在这座山上。
“看什么呢?这地图是咱们县的?”
耳边传来妈妈的声音,王瑶把县志递给了她。
刘向梅看着地图,一边用手指笔划,一边嘴里念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