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新岁伊始
常熙明挑了挑眉,又是要放人又是被抓不含毒自尽的,特别像是绑常瑶溪只是为了让人找到他们好入牢狱。
这群人……到底打着什么心思。
谢聿礼和常斯年从铺子里一前一后的出来,像是感受到目光,二人站在门檐下同时抬头,就跟常熙明的目光对上。
少女很快的撇开眼,随意的往巷子口一看,便见北面不远处有一绛色圆领白襟男子正背对她们,缓步往长兴坊的方向走去。
绛色衣袖间在余晖映衬下似还多了深色痕迹。
常瑶溪听到外头的声音也往外看去,目光在人群中搜索,再瞧到某个人影后转头看到常熙明同样看向那个方向,她心一紧,猛的出声:“二姐姐!”
常熙明正专注外头,霎那间被临近的声音打断吓了一跳,她闻声看过去,面色不喜:“何事?”
常瑶溪只顾着喊人转移注意力,并未想过要说什么,迎上常熙明有些强势的目光,她脊背一僵,缓缓道:“那些人……城里时兴的香露,是用那些女子的身子提炼出来的……”
哪怕心中有了几分猜想,真被说出来时,常熙明喉间暮然一紧,还是有些喘不上气。
她没了方才对常瑶溪的冷敷,看着她的眼色带上几分不清:“他们对你动手了?”
常瑶溪抿着唇摇摇头,回想起那抹提剑闯进来的绛色身影,她心底泛起一阵痛来,眼中闪过一丝怜悯,可很快就被冷鸷覆过去。
“等我醒后他们还没来得及动手就听前院的人说有官兵在巡捕。然后开始把关在屋子里的那些女子扔到院子里。”
“她们跑不了你是怎么跑出来的?”姜婉枝问。
“她们都被麻绳帮着,我并未——”她话还没说完,就被常熙明打断:“红果也被带走了?”
常瑶溪一愣,没想到她会问这个问题,一时间摸不着头脑,她想点头但下一秒常熙明就说:“绍华郡主的婢女可是说红果被打晕扔在一旁的。”
常瑶溪一噎,即将点下的头迟迟不敢动弹。
想到她们是看到红果和她一块儿出来的,她讪笑:“红果帮我去报官了。”
红果见状也赶忙上前说:“奴婢去衙门找大人后心系小姐便自个去寻小姐了。”
且不说眼下楼底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都没见到衙门的人,“那你是如何找到你小姐的?”常熙明问。
红果仓促的语气一顿,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话,微微垂着头,刘海下那黑眼珠转溜着往常瑶溪那边看。
常瑶溪看着常熙明,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恨意,道:“我之前在外头和这茶楼后一小姑娘相识,那小姑娘在玩游时正好见那些歹人把我从马车上架下去,红果寻过来时便知道了。”
红果立马点头应声:“是。”
常熙明的目光在二人身上反转,而常瑶溪早已恢复理智,平静的看着她。
“行。”她忽而假笑,刚要再说什么,常斯年就大步流星的走上来,道:“走吧?”
几人互看一眼,最后齐齐起身往外头走。
走到门口时,对面的凝雪香铺已被官兵查抄,团团围住,刚在楼上看到的那几个歹人和那群少女早已不见踪影。
“大哥,你的同僚呢?”常熙明问。
“他们和大理寺的一块押着人犯走了,我先送你们回府。”
常熙明点点头,姜婉枝从后头走出来,看着常斯年忽而道:“常大哥不回镇抚司领功么?”
头一次听到少女对自己说话,常斯年闻声望过去,只见一少女笑盈盈地望着他。
她上袄是藕粉马甲,下裙百褶轻盈,似粉云漫卷,周身暖意与雅致并存。
常斯年盯着她不动声色的点点头:“此事成败全看谢大人能否诉上殿。”
”哦。”眼前的少女似乎对官场之事不感兴趣,淡淡回应一声就跟着常熙明等人上了停在门口的马车。
常斯年望着她纤细的背影,一时间不知道做什么,油然而生一种奇怪的感觉。
车轮轱辘前行,沿着东市长街一路往西去,把姜婉枝送回去后三人回了济宁侯府。
似乎是常斯年一早就把消息递回去,老夫人身边的嬷嬷侯在大门口等着,见到三人下车,立马弯身道:“二小姐三小姐,老夫人和大夫人二夫人在花厅等着您俩。”
常瑶溪撇了一眼常熙明,率先走了进去。
常斯年左右无事了也就派七喜去镇抚司走一趟,早些下值。
三人齐齐进了花厅,和常熙明每回来都是差不多的氛围,已经能波澜不惊的站在一边听着上头的人一下说心疼一下说女教的话来。
若非官兵及时赶到,常瑶溪这名声恐怕是……
常瑶溪却不以为意,安安静静听着祖母的担忧和数落,心中一阵翻江倒海,压在心底那口气迟迟散不出去。
倒是晚间常言信从国子监回来后听许氏说了这事,当即就想备点薄礼等明儿一早去将军府道谢。
而常瑶溪在院子里将那瓶香露扔掉,常熙明听说后也跟着扔了。
一家子问不出个所以然也就由着她们暴殄天物了。
之后济宁侯府的小辈就再次安安分分的呆在府里,遥遥的也只听闻点滴闻事。
例如谢聿礼和常斯年等众锦衣卫破获了少女失踪案。
原来冬日兴起的香露是在这些失踪少女身上提炼的,京师里所有的香铺一下子都关了门,店主皆缩在家中不敢出来。
又听闻了绍华郡主为一己之私不顾其他女子的安危而被咸宁公主罚了。
更有传出大理寺的人和锦衣卫的握手言和,只因谢聿礼承报宣孝帝起因经过,宣孝帝对常斯年等人赞赏有加。
十二月的日子就随着这点事这么过去。
腊月末的京师街巷似被染红的绸缎裹住,朱雀大街悬着的宫灯足有两人高,朱红穗子在寒风中翻涌如浪。
沿街商铺的幌子挂满彩绸,糖画摊前匠人手腕翻转,琥珀色的糖丝凝成活灵活现的瑞兽;杂耍班子踩着高跷穿梭人群,铜锣声惊起檐角雀,扑棱棱掠过刚贴好的春联。
转过街角,济宁侯府的朱漆大门敞开,十二盏走马灯在檐下轮转,照得门前石狮子披了层流动的金辉。
满京的热闹中,常熙明正在院子里和绿箩紫菀等人玩九连环七巧板,正玩的不易热乎时,小桃穿着厚厚的袄子跑了过来,张嘴时热气从口中透出,看不清她的脸色却能听到她喜悦的声音:
“二少爷回来了!还给老爷夫人小姐们带了些许玩意!”
众人一听皆放下手中玩意,跟着常熙明一道出了院子。
常斯齐自弱冠后便跟着原先经商认识的长者一块儿往甘肃河州、洮州、西宁去,时常能稍些新奇的小玩意来。
常熙明到正厅时,大房二房的主子都在,老夫人,老爷夫人们,少爷小姐的,都站着坐着在暖炉边上,各个脸上洋溢着笑容。
常熙明掀帘进去时,常斯齐等人便回过头来看她。
只见立在中央的男子一席槐黄色圆领锦袍,脖子上还披个灰色狐皮领,头戴乌色暖帽,面孔有些消瘦,整日在外头奔波似也有些黑黢,不过也显得十分的阳气。
“二哥。”常熙明微微一笑,率先喊道。
常斯齐年纪没常斯年大,可走的路广,交的又是一群整日在外头瞎疯的汉子,说话语气倒是比常斯年还上年纪,他玩笑道:“半年不见,二妹妹真是愈发的水灵了。”
常熙明掩半面而笑,走到常斯年边上的椅子上坐了下去。
常斯齐对上头的常言信等人说:“儿子前段日子认识了茶马司的副使,便在西宁的茶马互市里换了西域人的几匹马驹,有骝驹、骊驹、白驹,大哥和二位妹妹若有看中的一会直接到西花园口去挑一匹。权当是我给大哥妹妹的新年贺礼了。”
常斯齐往年带的都是一些摆饰,这活物倒是第一回。
尤其是这马,常斯年自然不会骑马驹,而常熙明和常瑶溪都是文官之女,于武术一事上并不通,也不会往射御那方面靠。
“那就先谢过二哥了。”常熙明笑了笑。
如果真的有了马驹,她还是愿意学的,毕竟每回看那些男子在路上风风火火骑个马实为潇洒。
常瑶溪见状也应声道谢。
济宁侯府的人很少跟常斯齐碰见,所常老夫人便一直拉着他在说话,正厅里的人也基本都把话题放在常斯齐的身上,一众人聊着聊着就天黑下去。
用过晚膳还觉不够尽兴,除了小辈去挑马之外,其余人还在正厅里聊了许久。
西花园里的五匹通体马,各个鬓毛发亮,马儿睁着圆溜大眼看着她们。
常斯齐带回来的马才两岁多些,体型比常斯齐骑的要小些,但多练练跑个马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常熙明选了一匹大点的红马,在小厮的帮助下顺利的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