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向往,野鹤
二人说定了此事。
趁秦二老爷、秦三老爷、二夫人、三夫人还在与赵家老夫人、赵夫人说话。
秦筝便与程浩之多聊了三两句。
如此闲谈中,秦筝得知程浩之这些年走过许多地方,游历过不少名山古迹、踏足过大虞朝天南西北,还曾经跟着出海过四个月。
可谓是经历丰富。
“西至西北的青海,北至盛州的墨河,南至安南的无名小岛,东至黄河入海处,这些年我都走过。”
“若无遇上秦小姐……我原本是打算走一趟东瀛,见一见他们传说中的神山的。”
“这些经历虽然辛苦,却不乏有趣之处,若秦小姐愿意,我可与你细讲。”
“或者,读万卷书终不如行**路,秦小姐若有一日愿意走出京城,踏足辽阔天地,也可寻我。”
“我将给出许多建议。”
“或者秦小姐若不嫌弃,我可为秦小姐护航。”
秦筝还真有些心向往之。
尽管已活过了两世,秦筝短暂的生命,却始终只在栖凤山、京郊庵堂、侯府中打转。
甚至未曾踏出过京城。
那些大儒学者们游记里名山、大湖、雪景、满山梯田、骄矜的白孔雀、终年常绿的滇南雨林……
她当然也是好奇的。
只是……
她摇了摇头,遗憾道:“如今还不是时候,若以后时机成熟了,我定然来寻程公子。”
重活一世,生存尚是难题,她实在无暇他顾。
程浩之的丰富经历,终将成为梦想。
程浩之有些遗憾,却只笑了笑道:“虽无缘现在与秦小姐同行,但秦小姐若何时有任何疑问,都可与我写信,浩之很愿意全然相告。”
秦筝高兴地答应了:“有程公子这句话,我就不和你客气了。”
跟着孙大小姐读书颇久,她还真有一些好奇的古景名山。
如此又闲聊了半个时辰,秦明瞻已顺利入学东林学院,带着书童住下了。
秦三老爷与三夫人也相看完,准备回府了。
秦筝和程浩之告辞:“程公子,抱歉,我要回府了。”
程浩之笑着道:“我也要入东林学院上课了。”
“那么秦小姐,我们下次见面再聊。”
从第一次见面起,秦筝就有种和程浩之聊天格外轻松,很能否放开心扉的感觉。
她只当是程浩之格外特别的温雅气质。
——若是他想要和谁当朋友,一定会非常容易。
秦筝也并不排斥和程浩之聊天,笑着道。
“好,程公子,那我们下次聊。”
……
诸事顺利,马车回去的路上,永安侯府的人都很高兴。
“虽然早就知晓消息,但亲眼看着明瞻入学,我也算是彻底放心了。”
“还有赵家那孩子,矮虽是矮了点,人却是出息的,我反正是瞧着满意的。”
“从方才赵夫人来看,赵家想来也是愿意安姐儿的。”
“方才赵老夫人拉着安姐儿说了好一会儿话,最后还褪了一个手上翡翠镯子,当场戴到安姐儿手上呢,可见是满意的。”
“看来咱们府上明年是要办喜事了。”
“到时候我可得好好醉上一场了。”
“对了,还没问过安姐儿的意见呢。”
安姐儿被说得红了脸,低声道:“……玉郞很好,大家都别说了。”
一众人都善意地笑了。
秦筝也不禁弯了弯唇。
……
回到落霞苑,秦筝提笔与孙大小姐写信,说起了今日的事。
着重介绍了程浩之。
玩笑道:“我竟是不知东林学院西祭酒是如此年轻貌伟的十七岁少年郎。”
“姐姐瞒我好苦。”
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路’,能尽了人间智慧。
秦筝并不知晓程浩之如今是否已遍通道理。
但作为身边唯一一个真年少读通了万卷书,还走过了**路,气质与寻常人迥然不同的潇洒少年。
秦筝对他是有钦佩与好奇的。
第二天下午时,秦筝收到了孙大小姐的来信。
她打开一看,莞尔笑了。
孙大小姐耐心与秦筝解释事情究竟。
‘此事一开始还是闹得颇大的,因程浩之实在太年轻了,东林学院让他当西祭酒,还引来不少从东林学院毕业的朝堂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