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轧钢厂福利,才五十头猪?
虽然华月茹嘴上再次纠正了女儿的称呼但她心里已经暗暗打定了主意:以后得尽量让秋楠少跟那个苏远碰面才行。
现在年纪小还好说只是有些朦胧的好感要是等再过两年到了真正情窦初开的年纪这心思一旦生根发芽再想掐断可就难了。
自家闺女那执拗认死理的性子华月茹再清楚不过了。
看到丁秋楠似乎还想反驳关于称呼的问题华月茹连忙转移话题说道:“好了好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听妈的没错。”
她顿了顿抛出一个能吸引女儿注意力的提议:
“不过既然你那么想吃肉罐头那等过两天就到腊八节了。”
“咱们腊八节那天就开一罐肉罐头尝尝鲜怎么样?”
“哦!太好了!”
果然一听到有肉罐头吃丁秋楠立刻把“叔叔还是大哥”的争论抛到了脑后兴奋地欢呼起来。
她迫不及待地从袋子里找出那几个肉罐头捧在手里开始仔仔细细地研究上面的图案和说明。
丁秋楠已经开始认真琢磨过两天到底要先开哪一罐才最划算、最好吃!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年底。
四九城早已彻底进入了寒冬模式北风呼啸寒气逼人。
到了年终岁尾各个单位都开始盘算着给职工发放福利让大家过个好年。
红星轧钢厂虽然今年才刚刚转为国营厂但因为有了苏远这个“财神爷”坐镇接连开辟了好几条赚钱的新路子今年的经济效益那是相当亮眼在一众国营厂里堪称一骑绝尘风光无两。
之前生产的电风扇销售情况只能算是一般。
但随后推出的电热毯却意外地打开了市场尤其是国外市场。
在国内电热毯的销售起初并没有太大起色。
这玩意儿要卖几十块钱一条对普通家庭来说不算小数目而且它的功能只是让人睡觉时暖和点还得耗不少电。
在这个物资匮乏、电力供应也紧张的年代普通人家确实消费不起。
然而在遥远的**熊国电热毯却意外地成了畅销货!
自从产品推出以来已经成功卖出去好几万条了。
负责那边业务的伊莲娜忙得脚不沾地却也乐得合不拢嘴。
这电热毯生意让她赚得是盆满钵满也给轧钢厂带来了巨额的外汇收入。
这天苏远来到厂部的办公楼
他是来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找杨厂长商量年底福利发放的事情的。
“杨厂长。
苏远在沙发上坐下,开门见山地说道:
“今年是我们轧钢厂转为国营后的第一年,意义非凡。
“而且托大家的福,今年咱们厂的效益非常不错,订单都排到明年年底去了。
“眼看就要过年了,我的想法是,咱们也得给全厂的工友们发点像样的福利。
“让大家伙儿都能沾沾喜气,热热闹闹、高高兴兴地过个好年!
“您看怎么样?
厂长办公室里,杨永康厂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脸上带着笑意看着苏远。
后勤主任李怀德也在场,毕竟厂里发放福利的具体事务,最终还是要通过他这个后勤主任来操办。
杨永康心里很清楚现在厂里的形势,也深谙职场斗争和平衡之道。
眼下正是苏远风头最盛、贡献最大的时候,跟他唱反调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所以在苏远提出给职工发福利的想法后,杨厂长立即表示了赞同。
不过,他随即又面露难色,有些犹豫地说道:
“苏远同志这个想法很好,关心职工生活嘛!
“我原则上完全同意。
“只是……这福利的来源是个问题啊。
“我倒是知道,部里头这次一共就划拨给咱们轧钢厂五十头生猪的指标。
“咱们厂现在职工加家属上万人,这五十头猪一分摊下去,平均每人能摊上一斤肉就算不错了。
“这……这实在是有点拿不出手啊。
“但部里资源就这么多,我也没办法啊。
杨厂长随即详细解释了一下当前生猪供应的情况。
现在的猪,基本都是粮食收购站从下面农村收上来的,绝大多数是农民自家散养的。
生猪的收购价格,实行的是严格的按质论价、分级收购政策。
根据规定,生猪按照出肉率高低,一共划分为12个等级。
每百斤毛猪如果能出77斤净肉,就能评为最高的一级,收购价格为53.2元。
之后,出肉率每下降2斤,等级就降低一级,收购价格也相应降低1.4元。
比如出肉75斤是二级,51.8元;
出肉73斤是三级,50.4元……
以此类推。
最低的十二级,要求出肉率达到55斤,收购价为37.8元。
这种阶梯式的定价方式,在当时看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来是相对公平合理的。
而且食品站的验收员基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屠宰工出身对一头猪能出多少肉眼光毒辣估摸得**不离十。
一般情况下也能做到公正无私。
但问题在于受限于当时的猪种和落后的饲养条件。
农村人都吃不饱猪就更别提了基本都是靠打猪草喂养。
收上来的猪普遍体型偏小能长到一百五十斤都算大的了。
这种散养、吃草长大的猪精肉多肥膘少。
放在后世这绝对是备受追捧的“绿色有机土猪肉”。
但在这个缺油水的年代肥肉少、瘦肉多的猪可不是什么好猪大家买肉都抢着要肥的。
而且这种猪长膘慢个头小出肉率自然也低普遍只有百分之六七十左右。
算下来部里拨的这五十头猪满打满算也就能出个四五千斤猪肉。
对于上万人的大厂来说确实是杯水车薪。
苏远一听就皱起了眉头直接说道:
“五十头?这哪够啊!塞牙缝都不够!”
“依我看最少也得两百头猪才勉强够意思!”
“杨厂长您想想从今年到明年底
“咱们立下这么大功劳就要这么点猪肉怎么了?过分吗?”
“要我说就算给咱厂工人一人发一头猪都不过分!”
听到苏远提起厂里惊人的盈利杨厂长眼中也闪过一丝兴奋和自豪。
苏远说的确实是事实轧钢厂今年能打个漂亮的翻身仗苏远居功至伟。
但是杨厂长也有他的难处。
他苦笑着对苏远说道:
“苏远同志你的心情我理解。”
“工人们辛苦一年确实该好好犒劳。”
“这话……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但让我去跟杨部长开这个口我可真张不开这个嘴压力太大了啊!”
他话锋一转想到了一个办法:
“哎对了!”
“明天部里的领导们正好要到咱们厂视察做年前的动员和工作部署。”
“要不……到时候你亲自跟杨部长提提这个事?”
“你说话比我好使!”
苏远一听毫不犹豫地一拍大腿说道:
“提就提!这有什么不敢说的!”
“为了咱厂工人能过个好年我这脸皮可以厚一点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
“这次杨部长要是不给咱们解决两百头猪的指标我就天天上他办公室门口坐着去!”
“看他给不给!”
杨厂长听了这话心里那是既羡慕又佩服。
也就苏远有这个底气和魄力敢这么跟部里的大领导说话开玩笑。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苏远和领导的关系那是真的铁。
这不是靠溜须拍马硬攀上的关系而是实打实用能力和业绩赢得的高度信任和重视。
前阵子杨厂长还听到风声说苏远媳妇生孩子的时候有好几位平时难得一见的大领导都亲自带着礼物去探望了。
这待遇是一般人能有的吗?
第二天一机部的杨部长果然带着部里的几位相关负责同志来到了红星轧钢厂视察。
一行人先在厂里转了一圈。
如今的轧钢厂规模比之前扩大了不少不仅有自己的电热毯专门生产车间还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另外还兼并了原来的二重机械厂。
二重现在主要生产挖掘机所以很多外面的人干脆就直接叫它“挖掘机厂”了。
现在挖掘机厂已经走上了正轨并且已经开始接订单生产了。
本来建设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