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销售
白春枝还不晓得老娘都有做新款式的需求了。
要不然怎么都得赞叹一声,有想法!
娘子军几个在屋里一人坐一方,各自手上又是一个动作,几乎不怎么费脑子的,动作轻柔细致些就行。
“说起我们今天都来镇上了,李大娘她们还望着有没有货回去的。”
白大嫂嘴巴闲不住,聊起昨天的事来。
“再等两天,马上就有的忙了。”
白春枝这会儿话说的肯定,也是因为姜淑云那边太厉害了,通过她嫂子找了好几个能销货的人,光是她老家一个省邮出的货就占了小三分之一。
白春枝和姜淑云也分析了下,除了她们对自己做的内衣有信心,极力推销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接受度了。
姜淑云老家在省城,又是几个大厂附近,职工多,早些时候就有钱买苏式奶罩了,对内衣并不陌生。
现在听说有改进的款式,哪怕只是听她电话里的描述,也是感兴趣的。
再来几个胆子大的又看好她们这个的,可不就愿意来销货么?
而且她们又不是让人进货了,只是代销,卖出去就有钱的。
为什么不试试呢?
这样好的开端,自然是让白春枝和姜淑云欢喜了,也算找到了目标客户群体,往后就尽量往省城去。
剩下的,姜淑云联系了各地的同学,萧远山也找了好些个能帮忙的朋友做代销。
就白春枝自己没什么门路的,还专门问了下白春桃,要不是对方肚子大了,早都想摩拳擦掌的加入了。
销售的事,在几方努力下,已经七七八八找到了出路。
而这样分散开来,别看家里是有半屋子的货,每个人分到手的其实都不算多。
只要不是完全的不开张,那这分销的方式就是可行的。
白春枝没讲太多弯弯绕绕的事,自家人只要知道这批货大部分都找到了地方销,没积压就可以放心了。
下午姜淑云一下班就来了,孩子都安排的他爸爸去接。
“嚯,真是辛苦了!”
姜淑云从外头进来,打包好的都装袋了,全码了在墙角,她都没太注意,但白春枝她们这间耳房却是基本清空了,可见今天的工作量。
“还好了,都是坐着在弄的。”
白大嫂第一道工序,最先做完,摆了摆手,说着话就起身活动了下,整体感觉都还好,这活儿不比在田里轻松么?
“走,外头也差不多弄完了,我们去点一点。”
白春枝拿出本子,招呼姜淑云去点数了,她们这会儿确定好,明天就好去邮局寄走。
“邮费怕是得不少了。”
姜淑云瞧着那整整齐齐的袋子,本来没多少重量的内衣,加上牛皮纸可就有份量了,想想又觉得划不来。
“还好我们当初定价高了!”
白春枝算过成本,现在的邮费贵,却是按公斤数了,加上她们这么点布料的东西,不太压称的,倒是能接受。
“也是。”
姜淑云点着头,同时脑子又疯狂的转了起来,瞬间有了个不成熟的主意。
“你说我们这要卖得好,下回只寄内衣去,在那边包装怎么样?”
“在你家那边?”
白春枝有些没反应过来姜淑云说的,是她理解的那个意思吗?
“宣纸和牛皮纸哪儿不能买的,再刻一个印章,一块儿寄回去好了?”
姜淑云想想就觉得操作性还挺强的,不过说着具体,自己又否定道。
“算了,还是等我过年回去说了,我嫂子有工作不一定忙得过来,这事儿肯定得找个信得过的人,要不一下子就给我们学去了。”
“是这么个理。”
白春枝眼下顾虑的就是这个了,要不也不会搞那么多小东西了,单独的字母标识,绣和缝算两个工序了,都是成本的。
“看来后面我们还是得再想点样式出来,才不怕被人仿了,一直有新东西就不担心被人追上了。”
“你说的对。”
姜淑云最佩服白春枝的就是这点了,总是能多想一步,不在一个地方打转。
“那我以后可就跟着你混了啊!”
“你这说的,那么多事,还少不了你指点呢!”
白春枝看姜淑云又讲浑话,摇摇头。
说话间,要邮寄的尺码和数量就点好了。
“这么一打一打的,要出货就比较方便了,一个人各个尺码都有的。”
白春枝也是考虑到第一次发货过去,还是在外省,总得备齐全了,不过没忘记提醒姜淑云。
“你看后面是打电话还是发电报,哪些尺码出货快的话,要尽早反馈给我们才行了。”
“放心,我都跟我嫂子讲好了,我现在基本上隔天就去个电话,等我们货邮到了,我天天打电话。”
道理姜淑云都懂,她也不想最后都压些卖不出去的尺码,她们的卖点就是够合身,大小最是不能将就的。
“好,到时候也给你报电话费。”
有姜淑云这个急性子在,白春枝其实没什么好担心的,也放松下来,玩笑道。
“嗨哟,你就是不说我也要提的哈!”
关于这点,两人其实是一早有讨论的,打电话作为目前高效的通讯方式,贵是贵了点,但她们既然要卖出省,不想等到黄花菜都凉了,这钱就省不了。
不过姜淑云近来又得到一个最新消息——
“我听说现在国外有种传呼机,小小的,就跟个人能发电报一样。”
说着,姜淑云自己也畅想起了未来。
“要我们往后能有这东西,传消息多方便啊,谁要订货只需呼叫一下,咱们这儿收到了信心马上就安排发货。”
“那也得先打钱了。”
白春枝听姜淑云说这些新鲜事,也不觉得是痴人说梦,她知道现在的科技,那都是早晚的事。
“嘿呀,那肯定的,先给定金再发货!”
说到这儿,姜淑云是觉得等她们市场打开了,也要先给定金再发货,目前是还不清楚能不能卖出去了,由她嫂子做的担保,寄到她家,再分出去,其他的都是口头约定。
“有时候一纸文书怕是也没什么约束力的,还是得交钱才行。”
“那,我们让人交押金?”
白春枝也知道很多事不能太考验人性,好的时候是朋友,但当利益在前,可就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