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水果
村上有任何动作那都得经过重重考量了,萧远山自从跟老支书他们汇报完,人没找他呢,他就忙自己家的事。
冬小麦下去后,地里的活儿不多了,萧家修房子的事,因为本身是打了地基的,砖也买好堆着了,老师傅们召集好人手说开干就开干。
这回还是家里的娘子军们帮忙给师傅们做饭,麻饼重启后,由于常去定牛肉,哪怕是猪肉些都不愁买了,白春枝只需提前把钱给白母就行了。
白春枝连着几天镇上村里来回跑,看着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家里也确实没什么自己帮得上忙的地方,就是摘菜这些,两个嫂子都不让她插手。
“妈啊,那后面几天我就不回来哦?”
最后,见家里院子也没她下脚的地方了,白春枝便不准备来添乱了,跟老娘说了一声。
“这就对了,你回去把店店守好,屋头有你老娘在了,出不了啥大问题的。”
白母见大女儿最近开店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准时准点瞧着白春枝回来就恨不得赶紧给她摆手了,想想又给她布置起了任务。
“这儿天也开始冷了,先前不是买了好些布吗,没见你做两件衣服了,趁你现在活动不是很笨重,可以先弄起来了。”
“……”
白春枝也想起来,她之前还放下豪言要给宝宝做多少衣裳了,结果只出了两件成品,加上大嫂二嫂把三个毛头穿不了的衣服整理出来,她的缝纫机大业算是彻底搁置了。
晚上让萧远山应小娘子要求再次把缝纫机搬到店里。
“要不我再把这小店灯泡换亮一点?”
萧远山指着顶上的白炽灯问道。
这东西是分瓦数的,他当时没选最大瓦的,感觉用不上了,不过换灯泡倒不难,对准挂上去拧半圈就换了。
“算了吧?”白春枝赶紧摇头,止住了夫君这个可怕的想法,她暂时还没到要挑灯夜踩缝纫机的地步,“我就白天空闲的时候做会儿衣服。”
“那好,你自己多注意点,尽量多休息。”
萧远山见小娘子不执着也好。
这会儿是比原来方便多了,不用点蜡烛点煤油灯,做衣服也不用手缝,对眼睛是要好些。
于是,白春枝开始一边守店一边做衣服了。
李阿婆她们见小店一直开着,也更爱来萧家门口一坐一下午的摆龙门阵了,白春枝直接将近来漏掉的八卦都给补齐了,就连哪家婆媳吵嘴、夫妻打架都听了不少,谁谁和谁面和心不和都清楚得很。
这天,白春芽来送小黑板预定的鸡鸭鱼时,白春枝没忍住跟妹妹聊了会儿。
“看来这镇上人吵架还是斯文了点。”
白春芽听完没一点好奇惊讶的,村里人吵架可比镇上人直接多了。
就前两天,她还看到有大娘叉腰站田坎边上破口大骂,也不知道谁家的鸡还是鸭哦,没看好把她田里的白菜给嚯嚯了。
这,问候祖宗十八代那是基本,生孩子没□□都算文明的。
越说越上头时,还操起砍白菜的刀,比划了几下,向天上威胁,下次别让她逮到了,不然直接拧脖子拿回去吃了不得负责的。
而这到处骂了一圈也只能是自己出口气,不抓到现行就不会有事主会来认领的,所以村里的骂战时有发生。
当然了,精彩的还得数对骂,有来有回才有看头了,特别是那种有经验的大娘阿婆些,好些骂人的词都是小年轻们没听过的。
“哦,昨天二哥还打电话回来了,妈喊你明天回去一趟。”
说得起劲了,白春芽差点忘了正事,老妈还让她带话给姐姐了。
“有说什么事吗?”
白春枝回想夫君昨晚没说家里有啥的,那就应该是二哥那边,瞧着小妹也不着急,估计不是啥大问题。
“没呢,我都没听到电话了,不过他们今天在说,好像是关于家里的地了。”
“那我明天一早跟你姐夫一起回来。”
白春枝点点头。
这两天她听了一耳朵的八卦,手上的功夫却没怎么停,大人的衣服裤子,裁剪弯腰的时间长,白春枝先拿小孩儿的练手了,给三个毛头做了套薄秋装,刚好明天拿回去他们试试。
隔天一到家,白春枝把衣裳裤子拿出来,俩毛孩子是高兴了,白母却直呼她浪费料子,两个嫂子也跟着附和道。
“哎哟,春枝啊,你是没看到他们俩现在有好猴哦,真的跟猴子一样。”
说起两个毛头,白大嫂那表情活像要把俩娃拖过来打一顿的样子,看两个溜得更快,直叹气摇头。
“我才舍不得给那两个东西做衣服了,直想给他们两个披麻口袋算了,管他们在地上打滚了。”
也是近段时间下雨,两个毛头在后院玩泥巴很是起劲的。
这几天修房子,还好是拦着他们没让去,不然的话,俩娃怕是都敢去抓水泥了。
白母则是强调了下,小屁孩儿们都长得快,一年四季有两套衣服就仅够了,没必要做新的。
说着,白母大手一捞,跟捉鸡仔似的,给俩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套上新衣服的皮猴子又再加了件罩衫,得,这就是村里大多数孩子的打扮了,也无所谓是不是新衣服了。
白春枝到嘴边那句“衣服洗过的”也没必要说了,看向二嫂时,怀里那个捡着哥哥们衣服穿的小毛整睡得安稳。
“诶,妈啊,不是喊姐回来,是有啥急事要说哟?”
白春芽看她姐简直就是被“围攻”了,冲白春枝眨了眨眼,转头又喊了老妈岔开话题。
她可是知道姐姐还准备给宝宝做些漂亮衣服了,她们俩都猜白春枝肚子里是个小姑娘呢!
“嘿呀,你们两个不准跑出去了,阿婆这马上拿好吃的。”
白母先给了俩泥鳅一样的毛孩子一人一巴掌,又给个枣儿似的,去把那坛子猕猴桃拿出来。
这才准备坐下来好好聊正事了。
“昨天你二哥打电话回来,我们也说了下屋头的事,讲到这是种川芎和猕猴桃呢,你二哥选了猕猴桃。”
“哦?这怎么说?”
白春枝也拿了一个猕猴桃撕开皮,听到老妈这么说,不由抬头了,还以为家里都是更看好川芎了,毕竟价钱在哪儿摆着的。
“你二哥说,那边南方天气热,水果也多,好些都是我们这儿没见过没听过的哦!”
白二嫂接过话头来,脸上都是笑意,没好意思跟自家人讲,白二哥因为水果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