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调兵
第一百零四章调兵
听见这话凤璟目中隐有忧色,却终未再言,只低声应道:“既如此,王爷自处置便是,但务求不伤金商。”
一旁的澹台湛颔首,道:“自当周详。”
而朝会之后,沈仲远退下步入偏殿,迎面而来的正是一身绛衣的沈月凝。
只见她低声道:“父亲今日所奏,王爷可还满意?”
沈仲远沉声一笑:“王爷之意,本不必我来明言,只不过,如今他身处权位之巅,言语有所忌讳,由我出声,反倒更妥。”
沈月凝微颔首,低声道:“那便好,只要能将她彻底逐出朝局,再无翻身之机……王爷,便只有我能相配。”
而与此同时。
未央宫中,凤栖鸾仍守于清寂之地,自闭宫门以来除却每日用药,几不与人交谈。
不远处的春桃正为她披衣,忽听外殿来报:“娘娘有宫人求见,称自东门驿来,手中似有要紧物事,欲亲呈于您。”
凤栖鸾闻言微怔,眉心微拢:“东门驿?可是楼兰来信?”
宫婢低头应道:“那人不肯明言,只称是太后所托,非娘娘亲阅不可。”
听闻此言,凤栖鸾心头一震直觉不安,遂唤人将那宫人带至外殿。
而见那宫人年约二十余容貌清秀,手中捧一卷书函拜倒在地,道:“回娘娘,是奴婢旧识赵颂所托,命奴转交太后手书,要是无人阻拦,此信应于三日前已达。”
凤栖鸾顿觉异样,伸手接过信卷,拆封细阅,而只一目,便觉刺目。
“……凤氏女子,辱国背宗,竟于金廷失节,不顾宗室颜面,要是尚有廉耻,应自了结。”
信纸墨色尚浓,显是近日所书,语句之中全是对她彻骨轻贱与指责。
凤栖鸾一手执信,另一手却缓缓握紧,她闭目良久方开口道:“春桃取火来。”
闻言春桃一怔,尚未反应便见到凤栖鸾已起身步至香炉前,亲手将那信卷投入炉中。
很快纸卷落火,火光陡起黑烟一线,一旁宫人惶惧问道:“娘娘,这是……?”
凤栖鸾静静望着火中灰烬淡声道:“此信要是落入旁人之手,只怕更添他心中误解。”
“我既已无意再辩,便也无意让他再误我,何况……我本就不是他的谁。”
语罢她转身入殿,背影清瘦。
几日后冬日将暮,北疆雪线之下,一封急报由边军传至京中。
听闻金国西北商路再起骚乱,三日前有小股匪寇劫掠商队于大漠之边,数名金商伤亡,商资尽失。
而更为骇人者是残存商旅回报,匪中有人操楼兰乡语言语粗粝却难掩本源,且所用武器,皆为楼兰制弓旧样。
另一边的昭元殿内,澹台湛立于玉阶之上,持着那份血迹未干的军报。
“楼兰未缴首批赔款,反而行此勾结匪类之举。”
他说话时语气淡漠,却杀机四伏,“此等行为已非诚意不足,而是阳奉阴违。”
闻言陆成亦是面色,微变,低声问道:“王爷可需再行查证?”
澹台湛将军报扔回案几,冷声道:“边军斥候自断金楼通线,岂会不辨乡音?楼兰素来仗商自重,眼下银两未足又无实供,他们动此旁门左道不足为奇。”
他顿了顿,随即沉声下令:“传我令,第五营调两千兵马,设营于楼兰西境边陲名为护商实则震慑!”
“另外再遣中军五百为策应,驻于回澜岭,让他们知道本王虽容人,但容不得欺瞒与背信。”
而翌日清晨,五千金军铠甲齐整,自西关而出,辎重车尾挂着金纹旗印,于数日之间,已逼近楼兰西境百里之地。
此举一出京中官员震动,楼兰使团闻之更是如临大敌。
而另一边的金国馆驿之中,裴清宴身着便袍面色因病微敛苍白,听闻金国大军南移,顿时攥紧案角几欲起身。
“当真如此?”
他语气中藏着怒意,闻言赵颂面色凝重,随即拱手道:“千真万确,属下今晨亲往西关,金军已列三重营垒,骑哨不离,且听说摄政王于昨夜亲批调兵令。”
“虽言为护商,但所设营地,正压我境西北粮仓……”
裴清宴低声冷笑:“护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