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山重(六)
再次回到城隍庙,万姝丹仔仔细细将大殿的外围搜查了一遍,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地方。
她和谢青站在大殿门口,看着那座城隍神像,“你说,刘文来到顺天只做了这么一件大事,难道他真的有信仰?比较忌讳这些?我怎么不是太相信呢。”
谢青接下去说:“可是这城隍庙里里外外都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依照那店家所言,这里很少有顺天百姓前来,那可以推测这供桌上的供品是刘文离开顺天前命人摆放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他的离开并不是紧急之下的决定。”
万姝丹叉着腰,把大殿里每个角落都看过一遍。墙壁上没有任何刻意的划痕,神像也是实心的泥塑。接着她把目光落在大梁之上。谢青居然明白了她的想法,转身去把庙门关上了。
万姝丹一个纵身上了房梁,她此次出行穿的是花青色圆领缺胯锦袍,下穿湖水蓝卡夫口条纹裤,因而十分方便行动。她把所有的横梁都仔细摸过一遍,翻身跃了下来。
谢青问:“怎么样?”
万姝丹摇摇头,“没有东西,也没有刻字。”
她将视线转移回地砖上,如果说整个庙里还有什么地方没有检查的话,就是这地面了。
谢青见她把视线转移至地面,也跟着看过去,“你怀疑这下面有东西?”
万姝丹没有应声,而是用脚四处跺一跺。
谢青侧耳倾听,待万姝丹把每块砖都踩过一遍后,说道:“没什么问题,下面不是空的。”
万姝丹“嘿”了一声,“奇了怪了,刘文就这么好心,没有别的目的?”
说着说着,她忽然意识到一件事,这里还有一个地方没有检查。
谢青也没有接话,他的目光与万姝丹的视线相撞。
万姝丹喃喃道:“难道说……”
谢青走上前来,用手推了推神像,城隍像纹丝不动。万姝丹来到他的身边,同他一起推,还是没有移动。
万姝丹搓了搓手,“够沉的啊,再来。”
她刚要把双手贴上神像,谢青却说:“等等。”
只见他拿手掌拍了拍神像下面的底座,咚咚咚的声音响起。
万姝丹激动地说:“有门儿!”
正当她和谢青要掀开覆盖底座的绒布时,“吱呀”一声,庙门开了。
秦从的声音传进来,“郡主?谢御史?”
他的声音里含着焦急。
谢青掸了掸袖子,走到大殿门口,“什么事?”
秦从此时仍没忘了礼仪,他行礼道:“衙役传来消息,距离万年县以南十里的山上,发现了刘府一众人的踪迹。”
不知为何,谢青眼皮一跳,就听秦从继续说,“只不过,发现的都是尸体,听说百来口人,无一生存。”
谢青嘴角抽搐几下,“都死了?怎么发现的?”
秦从眼中露出不忍,“血流成河了,猎户在山上打猎时发现的,就报到了万年县县衙。万年县赵县令带人去了现场,从刘文身上找到了公验,上面写着刘文最后的落户地是顺天,于是就派人找到了我。”
谢青与万姝丹对视一眼,他贴近万姝丹耳边低语道:“现场重要。”
万姝丹不着声色对秦从说:“人命关天的事,秦县令可是要动身前往了?本郡主随你一起,我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大胆,在京畿地区就敢杀人,当真没有王法!”
她义正言辞地说完这句话,理了理自己的衣袍,率先出了城隍庙。
秦从望着她的背影喃喃道:“郡主果然豪气凌云。”
谢青在最后面笑着摇摇头。
一行人骑快马到达万年县时,已接近午时。
早有万年县衙门的人等候在县城城门处。
秦从一身官袍,那人见了秦从,上前行礼,大声道:“敢问可是顺天县秦县令?”
几声马匹嘶鸣响起。
秦从翻身下马,对着来人问:“在下正是秦从,不知足下是?”
对方笑了起来,“秦县令客气了,下官是万年县丞林千里。”
秦从侧身,露出身后的几人,对林千里介绍道:“这位是陛下新封的长安郡主,这位是御史台谢御史,此番听闻刘文一家身死,特意前来。”
林千里听罢,吓了一跳,神色惊恐,慌忙行礼,“请郡主、御史恕下官有眼无珠……”
谢青淡淡说:“免了。”
林千里声音轻微哆嗦,不住地拿眼觑向秦从,“下官,下官……”
秦从规规矩矩站在一旁,他用余光接收到了林千里的暗示,清咳一声,“赵县令……”
“啊,哦!”林千里重又一鞠躬,终于想起来自己在这里等待是为了什么,声音也不哆嗦了,“下官这就带各位去找赵县令。”
谢青微微点头,“有劳林县丞。”
林千里又哆嗦一下,忙称“不敢”,踩了几次都没有踩上马镫。秦从看不下去了,替他扶好马鞍。许是长官在一侧为自己鼓劲,这一次林千里脚下一使劲,整个人俯下身,向上滑到了马背上。
“各位随我来。”
声音倒是挺镇定。
万姝丹与谢青骑着马走在最后。
她冲谢青挤挤眼,“你说,他这么害怕,是我长得太吓人,还是你名声不好?”
谢青挑高半边眉毛,“我名声不好?”
万姝丹悠悠说着:“御史名声很好?”
谢青像是气笑了,轻哼一声,“御史是御史,我是我。我若是在御史中名声不好,也不会哪里需要就搬到哪里了。”
万姝丹讶然,她往谢青的方向靠了靠。□□马因为她的动作,蹄子乱踩了几下,马鼻子里喷出一口气。
“没想到谢御史还是个老好人。”
谢青无奈拽着缰绳,让马往旁边靠去,“郡主骑在马上还是这么好动。”他又压低声音说,“这林千里是从琼州升任过来的,原本他在琼州是个主簿,虽说品级没有变,但是从琼州到京兆府,这可是巨大的提升。”
万姝丹看向最前面的林千里,“从琼州到京畿之地?这林千里有什么特长之处吗?”
谢青打了个响指,“猜对了,他还真有一点,过目不忘。当年的私铸钱案,那些铜钱正是从万年县流入京城的。因而万年县的县衙上上下下全部换了一批人,此后一直人员流转,直到一年前才安定下来。”
万姝丹咂咂嘴,“你们御史莫不是把周边县的官员信息全部记下来了?”
谢青失笑,“也不全是,有文案记录,脑子记得就相对少些。因为林千里是御史台推荐的,所以我记得清楚。”
他还真是有问必答。
万姝丹晃晃悠悠坐正了身子,“那天谢御史还同我说是因为担心我才走这一趟顺天县,方才又是这幅说辞,可见郎君们大多会骗人。”
谢青怔愣一瞬,想起了万姝丹所指为何,他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