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小说网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第84章 国子监拜山门,惊才撼文衡


翌日清晨,秋高气爽。
苏惟瑾换上一身最体面的青衿,
仔细抚平每一道褶皱,
又将赵教谕那封荐信贴身收好,
这才带着小奇,出了悦来客栈。
国子监位于南京城东北隅,成贤街上。
与秦淮河畔的喧嚣浮华截然不同,
越靠近这里,氛围便越发庄严肃穆。
街道宽阔洁净,两旁古木参天,
多是学宫、书坊、文房四宝店,
空气中飘散的不再是脂粉酒肉气,
而是淡淡的墨香和纸香。
行**多步履从容,
衣着素雅,多是文人学子模样,
见面拱手作揖,谈吐斯文。
小奇也收敛了许多,大气不敢出,
小声嘀咕:
“少爷,这儿走路好像都得踮着脚尖才合适……”
苏惟瑾莞尔,目光却已被前方一片巍峨宏大的建筑群吸引。
国子监,天下最高学府,帝国教育中枢所在。
朱红的高墙,规制远超寻常衙署。
门前矗立着巨大的“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
无声宣告着此地的超然地位。
棂星门、集贤门、太学门……
一道道门阙次第展开,气象森严,
透着厚重的历史积淀与无上的学术权威。
飞檐斗拱,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着庄重的光芒。
门前有兵丁守卫,眼神锐利,查验着每一个进出之人。
苏惟瑾整理了一下衣冠,
上前说明来意,并递上赵明远的信函。
守卫见是来找文博士的,
又见他虽年轻但气度沉静,
不敢怠慢,遣人入内通传。
不多时,一个青衣小帽的年轻监生快步出来,
打量了苏惟瑾一眼,
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似乎没想到赵教谕推荐来的人如此年轻,
但还是客气地拱手道:
“可是沭阳苏相公?
文先生正在彝伦堂西厢房授课,
请随我来。”
步入国子监内部,更觉其广阔。
庭院深深,**苍劲,
一座座殿堂斋舍规整排列,
辟雍、彝伦堂、敬一亭……
每一处都承载着无数读书人的梦想与荣耀。
廊庑下,可见三三两两的监生或捧书诵读,或低声辩论,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专注而紧张的向学气息。
能在此就读的,
非官宦子弟即各地选拔的精英,
人人脸上都带着几分才学赋予的自信,甚至傲气。
小奇看得眼花缭乱,缩着脖子,
紧紧跟在苏惟瑾身后,
生怕走错一步。
那监生将苏惟瑾引至彝伦堂旁一间僻静的厢房外,低声道:
“先生刚讲完一课,正在歇息。
苏相公请稍候。”
说罢,入内禀报。
片刻,门内传来一个温和却略带疏离的声音:
“沭阳赵明远的弟子?进来吧。”
苏惟瑾定了定神,独自推门而入。
屋内陈设简朴,满室书香。
一位清瘦矍铄的中年人正坐在窗边的官帽椅上,
手持一卷书,目光透过薄薄的水晶镜片投来。
他约莫四十余岁年纪,面容清癯,
三缕长须梳理得一丝不苟,
穿着半旧的藏青色直裰,
整个人透着一股沉浸书卷多年的儒雅之气,
但眉宇间也带着几分见惯天才、
等闲难入法眼的淡然。
这便是文徴明,
江南四大才子,书画巨擘文徵明,
当代篆刻开山人物,国子监博士。
“学生苏惟瑾,字玉衡,
沭阳县学子,
受业师赵明远先生所荐,
特来拜见文先生。”
苏惟瑾上前,依足礼数,
深深一揖,姿态不卑不亢。
文徴明微微颔首,放下书卷,
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坐吧。
明远在信里对你推崇备至,
说你是难得一见的璞玉。
沭阳……倒是出了个人才。”
语气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
那句“沭阳”微微拖长的尾音,
隐约透出一丝“小地方能出什么真龙”的疑虑。
苏惟瑾安然就坐,腰背挺直:
“业师谬赞,学生愧不敢当。
惟是平日不敢稍懈,勉力向学罢了。”
文徴明不置可否,开始了例行的考较。
先是问四书五经的基础义理,
朱注程传,苏惟瑾对答如流,
根基之扎实,让文彭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稍稍坐正了些身子。
随即,问题逐渐深入。
文徴明乃学问大家,涉猎极广,
从《春秋》微言大义问到《周易》象数之理,
又从《史记》太史公笔法问到《汉书》典章制度。
苏惟瑾超频大脑全开,
不仅将典籍原文和各家注解信手拈来,
更能融会贯通,提出自己的见解。
虽谨守学术规范,
但角度之新颖,逻辑之严密,
常能发前人所未发。
文徴明脸上的淡然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浓的惊奇。
他忽然话锋一转,跳出经史,
问及时务:
“近来东南倭患频仍,
依你之见,根在何处?
何以根治?”
此问涉及军国大事,
远超普通秀才所学范围,
显然有为难之意。
苏惟瑾略一沉吟,从容道:
“学生浅见,倭患之根,表象在寇,
内里在商,根本在海。”
“哦?详述之。”
文徴明目光一凝。
“所谓在寇,乃疥癣之疾;
所谓在商,乃沿海豪商大贾乃至部分势要之家,
为牟暴利,暗中勾结倭寇,
贩运违禁物资,提供情报,
乃至窝销赃物,此乃痈疽之患;
所谓在海,乃朝廷海禁过严,
片板不得下海,
断绝无数靠海吃海百姓生路,
迫其从贼,
且使**海疆沦为不设防之地,
倭寇来去自如。
故学生以为,根治之策,
绝非仅靠增兵剿抚,
更需严厉查处通倭内奸,
同时……或许可考量有限度地开放海禁,
设市舶司加以管理,
将海上贸易纳入官府掌控,
既可绝部分走私之念,
亦可增朝廷税收,
练水师以卫海疆。”
这番论述,融合了现代经济学、
社会学和军事战略的眼光,
用当时能理解的语言包装出来,
可谓石破天惊!
尤其是“有限度开海”之议,
在当时绝对是敏感又超前的观点。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下一章
小说推荐: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大逃荒!全家齐穿越,手握空间赢麻了!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大宋市井人家 少女的野犬 和嫡姐换亲以后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吃瓜吃到自己死讯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风月无情道 强者是怎样炼成的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 草原牧医[六零] 龙凤猪旅行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