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天降横祸
常嬷嬷急忙说:“不好了夫人,外头说是京城出了命案,礼部侍郎李家的小公子丧命于自家府中,凶手据说是李家小公子房里的丫头,现在不知所踪,但是......”
沈夫人越听越迷糊,不明白这跟自家有什么关系:“那也是李家的事,跟我们家有什么关系?你这么着急忙慌的做什么?”
常嬷嬷急地在原地跺了跺脚:“哎呀夫人,他们都说那杀人凶手跟咱们大姑娘有关,现在估计正准备叫人来拿人呢!”
“放肆!他说有关就有关?沈家的姑娘也是他们说捉拿就能捉拿的?咱们沈家跟李家又没有什么纠葛,明姝素日里连门都少出,更不可能跟那李家有什么关系了,他们家出了事,凭什么攀扯上咱们家来!”
沈夫人闻言气得就要往门外走,一副要找人理论的架势。她未嫁时就是当今丞相家的嫡幼女,被家里娇养着长大,向来就不是个受气的主儿。嫁到沈家这么些年,她为人妇为人母,为这丈夫和孩子们,她脾气收敛了不少,但不代表她就能受这个窝囊气!
沈家什么人家,也是能随随便攀咬的?
常嬷嬷急忙将人拉住:“哎呦夫人莫急,老奴已经叫人去打听了,不多时就会有更确切的消息来的!您稍安勿躁,听老奴说一句!”
好不容易将人拉回来了,常嬷嬷急忙倒了杯茶放到沈夫人手里,半扶半按地让沈夫人坐下了,一边给她顺气一边提醒她:“大姑娘自然是不可能沾上这事的,只是夫人还记得之前大姑娘提到的她设置的那个慈安堂吗?”
沈夫人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只其中的关系:“你是说,那杀人凶手可能是慈安堂出去的?那院子的可都是些妇孺......”这事前不久沈从云跟她交代过,她也知道,当时还觉得沈明姝很有善心,也有担当,毕竟那院子的用度都是沈明姝自己的铺子出的,不曾挪用家里一分钱。
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慈安堂里的人都是无依无靠的穷苦人家,家世也都清白,哪里能做到杀了人还能一无所踪呢?而且杀人的还是个年纪不大的姑娘,而死的又是李家的小儿子。
那小子她是知道一些的,十六七岁的年纪,不务正业,好色荒淫,小小年纪就整日沉浸在烟花柳巷里,还到处调戏姑娘。当初给沈明姝选人家的时候,就是人这么个人,所以她排除了还未婚配、样貌举止也很得体的李家大公子。毕竟那家里有这么个祸害在,她哪里愿意把自己家的姑娘送到那样的腌臢地去?
到底是世家大院里出来的,她瞬间就想明白了李家肯定是说谎了!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她急忙吩咐常嬷嬷:“快快!赶紧找人去盯着李家!另外,多安排些人去乱葬岗或者附近的河流和林子,盯着看看最近有没有形迹可疑的人出没!现在就去,记得多安排些人手!”
早在沈从云跟她说了这事的时候她就留了个心眼,着人去查了查这些年慈安堂收留的人的底细。她很肯定那些人确实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平头百姓。那样的人怎么可能在李家这样的深宅大院里杀了人还能安然无恙地隐藏踪迹?
她直觉那杀人凶手只怕是被李家那小子给欺负了,现在是不是还活着还是未知数!但是不管是生是死,那姑娘都是关键证据!
常嬷嬷到底是从小跟着她的人,两人默契得很,急忙下去安排。
沈夫人冷静下来,又想着这事怎么会这么巧?沈明姝说了这慈安堂她已经办了有三年了,这三年里从慈安堂出去的人也都不少,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子的大事。
怎么她回来京城不久就出了事呢?
莫非是有人想针对沈家?正好拿沈明姝这事做了筏子?又或者不仅仅是针对沈家这么简单?目的是沈家背后的太子和皇后?不行,这事得赶紧跟丈夫商量一下,叫他留意一下朝堂之上有没有人有异动!沈夫人将手中的帕子绞了又绞,明白这事没这么简单,于是赶紧吩咐人将宅子守好,又去派人候在门口,等老爷一回来就马上请他来正院。
沈明姝回了自己的院子,刚坐下没多久,就听李嬷嬷来报,说是慈安堂那边出了事。一细问才知道出了这样的事。但是她也没慌,只吩咐张嬷嬷将涉事人员的东西保管好,然后又加派了人手守着院子,防止有人放了乱七八糟的东西进去。同时,也做了和沈夫人一样的准备。
碍于沈家的身份,刑部的人应该没这么快上门拿人。所以她还有时间仔细想想这事为何如此。
她现在知道李家十分笃定她与这事有关,但问题是为什么他们能这么肯定?现场留下了什么能指向她的证据吗?但是问题是,她和那位“凶手”连面都没见过,更不要说有别的什么交集,那凶手怎么会在现场留下关于她的证据呢?
沈明姝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有人在背后捣鬼!但是具体会是谁呢?她在京城也没得罪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