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代辽东总兵——林枫!
吕蛟接过**,与霍峻一起将白布展开后,举目望去。
“臣辽东总兵袁崇希,望南百拜陛下!”
“臣袁崇希无能,致使幽州兵败,臣万死难赎!今臣兵困瓜洲渡,无法脱身,定以死报效国家,报陛下隆恩。”
“然臣死则死矣,尚有谏言存于心中,今写**留予霍峻,送予陛下。”
“其一,幽州作战不力乃臣袁崇希之过错,请陛下莫要惩治臣麾下将官人等,错在臣不在他们。”
袁崇希将战败失利的罪责,全部揽到了自己的身上,担心皇帝责罚下面的将官。
朱欢听到吕蛟的话,不禁叹了口气。
他叹息袁崇希的担当,也叹息这样一位良将,就此陨落。
“其二,臣既死,辽东不可一日无主将,臣向陛下保举宁远卫指挥使林枫。”
林枫?
朱欢的眉头一簇,林枫与朱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不是先帝朱晟任命林枫为宁远卫指挥使,朱欢碍于先帝的遗命,早就罢免了林枫。
“幽州战事结束,北蛮势必南下,朝廷集中力量保护北直隶,则辽东孤悬在外。”
“一旦燕云彻底落入北蛮之手,切断中原与辽东联系,辽东将成孤岛。”
“臣清楚陛下不喜林枫,但如今辽东诸将中,唯有林枫可担大任,保辽东孤悬于外而不至衰亡。”
“请陛下莫要因忌惮林枫而另选他人,等到我大乾光复燕云,辽东自然回归,辽东还是大乾的辽东,辽东百姓还是大乾子民!”
袁崇希不愧是大将,即便面对生死的时刻,也能思考到他死后的局势。
他其实比谁都清楚皇帝对林枫的忌惮,不然也不会派遣石岗、崔昂两个人到宁远卫去盯着林枫。
正因如此,袁崇希才以**劝谏,保举林枫,他不是保林枫而是保辽东。
保护这个他倾注了大半辈子心血的地方。
朱欢的脸色不断变化,有忌惮、有感慨,也有被袁崇希真情打动的举棋不定。
用林枫可保住辽东,未来辽东可能成为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不用林枫,辽东八成熬不过这场乱局,他到底该如何选择?
“其三,臣请陛下亲贤臣,远小人!丞相王瑾
专权跋扈、结党营私,臣远在辽东尚且知晓,以陛下之英明定明白其中利害。”
“其四,请陛下坚持抗争,万万不可向北蛮妥协,北蛮人阴险狡诈、欺软怕硬。”
“北蛮人见我大乾软弱,定会变本加厉,只有抗争才能让北蛮人妥协!”
袁崇希的第四个建议,正好说中了如今朱欢的痛点、难处。
袁崇希与大将军常茂的态度差不多,都反对任何形式的示弱,议和,当然也是示弱。
袁崇希的一番话,令朱欢心中的天平再度倾斜,从偏向王瑾转到了偏向常茂这边。
“其五,紫荆关为屏护京城之要塞,若紫荆关破,请陛下一定要坚守京城,以京城抗击北蛮,万万不可离开京城!”
“臣袁崇希才能浅薄,不能为陛下平定幽州,击退北蛮,唯有寥寥数语,望陛下珍重!臣袁崇希再拜!”
吕蛟诵读完**,已经泪流满面。
任凭谁亲眼见证袁崇希的**,都会被袁崇希的赤胆忠心所感动。
朱欢擦了擦眼角,转过身,眼睛通红。
“霍峻,起来吧,你能将这封**送出来,已经实属不易。”
“不过,这封**的内容朕要你守口如瓶,决不能外传。”
霍峻闻言微微一怔,疑惑地看向朱欢。
朱欢轻轻地接过**,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折叠起来。
“**中的内容,朕会酌情公布出去,以激励我大乾将士。”
“有部分内容会影响朝中官员精诚合作,不宜公开。”
霍峻只好点了点头,说道:“臣,遵命!”
景泰三年,八月初。
大乾皇帝朱欢亲自发布诏书,诏书中追封辽东总兵袁崇希为定国公、上柱国,以嘉奖袁崇希殉国。
中央军校尉刘进、校尉郑宇、校尉王长等二十二位将官,亦被追封嘉奖。
嘉奖之后,朱欢还有一条重磅的任命消息:破格任命宁远卫指挥使林枫,为代辽东总兵,总理辽东诸军事,守备辽东!
林枫今年参军,满打满算刚好五年,就以不到三十岁的年纪担任辽东总兵,虽然前面有个“代”字。
但在大乾三百的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一时间,京城震动哗然
,许多官员对朱欢的任命表达不满。
随后,朱欢又取出了袁崇希的**,准确地说,朱欢取出了一部分**。
这封**里面的内容有三点——
其一,将幽州战事不力的责任揽到自己头上。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