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拆穿谎言
林夏晚决定赶在陆瑶之前回一趟家。
她向文物局请了七天假,当晚就去火车站,买了直达县城的车票。
两天后的中午,林夏晚抵达云川县,又转客车到乌石镇,再坐牛车到靠山屯。
熟悉的林家院子。
从外面看,这院子比记忆中萧条了不少。
林老头和刘翠芳扛着农具,从地里割麦子回来,看到家门口立着的人影,都不由疑惑。
待他们走近,看清了树荫下林夏晚的脸,皆是大惊。
刘翠芳明显因为想起了什么,怒火直蹿脑门,便要冲上来戾骂。
林老头眼疾手快将她拽了回来,而后看向林夏晚的视线一脸和善。
“二丫头,这不过年不过节的,怎么突然回来了?在南方做生意还顺利不?”
后一句才是林老头真正想问的。
他粗粗打量了一下林夏晚现在的穿着,料子都不错,重要是,一看就是城里人的风格。
看上去,至少混得不是太差。
刘翠芳被林老头拽住,嘴却还能发出声,一时间大肆咒骂假通知书的事。
林夏晚适时表露出一丝疑惑。
“什么通知书?”
刘翠芳也不心虚,当即就把她让林兰兰拿着林夏晚的录取通知书去新城报到的事说了出来。
谁知道那份录取通知书是骗子伪造的,林兰兰到了地方,身上所有的钱都被骗子骗走,去报警,又被警察发现是在逃犯,因为畏罪潜逃直接罪加一等,现在是彻底进了牢里,没个三年五载都出不来!
靠山屯里林家夫妇,一双大儿女坐牢的坐牢、坐牢的坐牢,直接就成了乡亲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此刻,看着光鲜亮丽的林夏晚,再想到自己那在狱中的一对亲生儿女,刘翠芳恨不得吃她的肉,喝她的血!
林夏晚对她怨毒的视线恍若未觉,“我回来,是有一件事跟你们商量。”
……
夏去秋来,华清大学全体师生开学典礼。
林夏晚这次要上台发言,因为她拿到了人民奖学金。
站上台之后,林夏晚环视了一圈底下。
像华清大学这样的重点大学,开学典礼一般都会安排报社记者采访报道。
那名来自报社的记者此刻就坐在第一排,眼中闪着奇异的光。
大二学生席,陆瑶双手抱臂靠着椅背,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
她实在没想到,林夏晚竟然对她父母谎称南下经商,隐瞒了来帝都上大学的事,真是精彩啊。
她在几天前已经将林父林母接到了帝都安置好,此刻两人正在操场外,只等林夏晚发言完毕,就会冲进来。
而她托报社笔杆子写的批评文章早已准备好,如今估摸着已经在发酵了。
等今天结束,她要让林夏晚彻底身败名裂,滚出帝都!
林夏晚准备的发言稿十分官方,当她念到致谢部分,“父母”二字刚刚出口,台下便走上来一对年迈的夫妇。
林夏晚适时地表演出惊讶,“爸、妈,你们怎么来了?”
刘翠芳笑道:“来看看你啊,顺便给你带了点吃的,要照顾好身体啊,你瞧你又瘦了!”
好一副慈母模样。
林老头则是一脸欣慰,“丫头,爹娘为你感到骄傲!”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面刺激了陆瑶。
她拧眉。
她给这对老夫妻安排的剧本不是这样啊!
坐在第一排的记者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就是陆小姐说的炸裂场面。
更让记者感到心急如焚的,是那篇署了他名字,正在发酵的文章。
那篇文章被刊登在帝都晚报上,排期就是今天!
记者汗流浃背,扭头看陆瑶,陆瑶也是拧着眉一副不解的模样。
完了完了!
记者顿时心中叫苦不迭,早知道就不应该为了卖陆家千金这个人情,答应这件事!
眼看着林夏晚就要和林父林母从台上走下来,陆瑶彻底坐不住了。
她起身走向台上。
林夏晚若有所感将眸光转向她,露出了一个不解的表情。
主持开学典礼的教务处主任开口道:“陆瑶同学,你这是……”
陆瑶死死盯着这对夫妻,收了她的钱却不办事,谁给他们的胆子?
面上,她仍挤出一个惯常甜美的笑容。
“林叔叔,阿姨,上次经过云川县,顺道去看了看二老,当时你们说很想夏晚,还说她去南方经商了,这其中应该有什么误会,现在夏晚就在你们面前,不如就问清楚吧。”
此言一出,校领导和学生们都是一头雾水。
但陆瑶在学校也算是有一定的威信,基本上没人会怀疑她话里的真实性。
“陆瑶学姐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糊里糊涂的。”
“好像是说,林夏晚的父母并不知道林夏晚在帝都读大学,一直以为她去了南方经商。”
“啊?这也太离谱了吧!”
一时间,议论纷纷。
陆瑶笑里藏刀地盯着林夏晚,添了一把火,“夏晚,当时伯父伯母跟我说,你因为没考上大学才去了南方经商,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记得你是准时来学校报到的,半年过去了也没跟叔叔阿姨说一声吗?他们可都一直担心你在南方过得好不好呢。”
这话便极具引导性了。
一开始搞错还可以解释,但是这都大半年了,林夏晚的父母还蒙在鼓里,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林夏晚故意不告诉她父母的。
但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我听说,有些从山里考出来的大学生,嫌老家的父母是累赘,就故意断绝跟父母之间的消息往来,父母年龄大了,再加上农村人基本都不识字,想要找也找不到,就这么断了联系。”
说这话的人,是陆瑶早已收买好,专门安插在人群中负责引导舆论的。
“啊?如果是这样,那林同学的人品也太有问题了!”
“父母生她养她,她怎么能如此不孝呢?”
在场里也有家长,更是义愤填膺,“真是养了个白眼狼!”
一时间,小范围群情激奋起来。
但更多的人都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