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巫医族来人了
得了裴祈安的准话,温令仪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腔为师兄操办喜事的热情与郑重。她深知沐白自幼无父无母,师父天成子便是如父般的存在,而自己这个师妹,此刻便如同娘家人,定要为他张罗得风风光光,不留一丝遗憾。
翌日,温令仪便召见了内务府总管,亲自过问婚礼事宜。她并未完全按照皇室宗亲的规制,而是取其庄重典雅,融入了更多药王谷的质朴温情与江湖儿女的洒脱气息。
“聘礼单子本宫已拟好,你们按此准备。”温令仪将一份清单递给内务府总管。上面除了常规的金银绸缎、珠宝玉器外,更有许多别出心裁之物:有她亲自挑选的、产自海外香岛的极品龙涎香与各色珍稀香料;有裴祈安特赐的一对玉如意,寓意万事顺遂;有从大昭皇家书库中精心誊抄的孤本医书;更有她命人快马加鞭从药王谷移来的几株罕见灵草,以盆栽形式运送,象征根基深厚,枝繁叶茂。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对活生生、羽毛光鲜亮丽的大雁——最终还是裴祈安知晓此事后,派了身手最好的侍卫去猎来的,算是全了古礼。
“婚礼场地设在龙首山下的别院,那里宽敞,也更贴近师父和师兄的心意。一应布置,用正红色,但不必过于奢靡,重在雅致温馨。”温令仪细细叮嘱,“宾客名单,主要是药王谷散落在各地的师兄弟们,务必确保请柬送到每一个人手中。还有巫医族那边,以本宫和陛下的名义,郑重邀请,请他们务必前来观礼。”
内务府总管领命而去,整个皇宫乃至京城最好的匠人、绣娘都为此事忙碌起来。
婚期定在了春暖花开的三月。
温令仪得知父母要回京,日日盼着。这一日,宫人快步来报,温大人的车驾已至京郊。温令仪立刻放下手中事务,甚至等不及裴祈安下朝,只派人去知会一声,便命人备好车驾,亲自出宫往城门方向迎去。
并非以皇后仪仗,只是一辆不甚起眼却舒适宽敞的马车,带着必要的护卫,如同寻常人家思念父母的女儿一般,急切地想要尽早见到双亲。
京郊长亭,温令仪刚下马车,便看到远处缓缓行来的车队。那是大昭派去接应的护卫,护着中间那辆熟悉的、属于温府的青篷马车。车帘掀起,温夫人探出身来,远远望见亭中等候的女儿,眼眶立刻就红了。
车队停下,温长安先下了车,虽舟车劳顿,但精神矍铄,眉宇间带着圆满完成“使命”的释然与归家的喜悦。他转身,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温夫人下车。
“父亲!母亲!”温令仪快步迎上前,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臣(臣妇)参见皇后娘娘。”温长安与温夫人虽心中激动,却仍不忘规矩,欲要行礼。
温令仪赶忙上前一步,一手扶住父亲,一手紧紧握住母亲的手臂,阻住了他们的动作,嗔怪道:“父亲,母亲!这里没有外人,何须如此多礼!女儿日日盼着你们回来,可算把你们盼回来了!”
说着,她仔细端详着父母。父亲似乎清瘦了些,但眼神依旧清亮有神;母亲面容虽有疲惫,但气色尚好,想来在大周虽操心,却并未太过劳神。她心中稍安。
温夫人反手紧紧握住女儿的手,上下打量着,见她气色红润,眉宇舒展,这才彻底放心,眼泪却忍不住落了下来:“好,好,看到你好好的,娘就放心了。宫里一切都好?宝娘呢?陛下可还安好?”
“都好,一切都好。”温令仪连声应着,掏出丝帕为母亲拭泪,自己的眼圈却也红了。
温长安看着妻女,脸上露出宽慰的笑容,拍了拍女儿的肩头:“好了,莫要在城外站着吹风了,回府再说,回府再说。”
一行人上了马车,缓缓向城内驶去。温令仪与父母同乘一车,迫不及待地询问起大周的情况,尤其是长姐和两个孩子。
温夫人一提起外孙和外孙女,顿时眉飞色舞,那点离愁别绪都被冲淡了:“鼎儿和曦儿长得快极了,别提多招人喜欢。曦儿尤其爱笑,见人就咧开没牙的小嘴,哎呦,那模样,真是能把人的心都融化了。”她絮絮叨叨地说着孩子们的趣事,怎么翻身,怎么咿呀学语,怎么抓住东西不放,细节生动,仿佛那两个粉雕玉琢的小人儿就在眼前。
温令仪听得津津有味,眼中满是向往和欢喜。
温长安则更关注大局,他捋着胡须,语气沉稳:“令容如今确是站稳了。萧玄策经此一事,对她更是倚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