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民声
方才已经去药堂看过了郎中。
天色渐暗暑气的热度散去昭南便与傅觉止走在街上沿着人流漫无目的地随意慢走。
傅觉止牵过他的手攥紧掌心细细把玩着软肉不知想起什么垂眸轻笑一声。
昭南循声看去。
“郎中说团团心细计算得大体不差。”
傅觉止神色愉悦指尖轻轻捏了捏昭南的指腹。
他是在高兴。
高兴昭南心里有他。
晚风拂过近处的湖面带来一阵湿润清新的水汽。
昭南身心舒畅手指勾着傅觉止的指尖大大咧咧前后晃悠起来认下郎中的夸奖:“我算得可认真了。”
街道边逐渐亮起了夜灯。
火光澄澈将二人相偎的影子拉得纤长。
福海方才提了药包送回马车里此时快步跟了过来笑道:“公子夫人要眼看就快到秋分了。”
他看着昭南:“咱们越往北走天气很快就会冷下来。”
有些秋日冬日的衣衫也已经托人在城里加紧办置。
傅觉止护着昭南避开了沿街渐多的人流温声笑道:“日后再出发天气转凉团团可不能再贪玩
有时天气变冷确实就在一瞬间。
昭南眨了眨眼小声问:“遐北很冷吗?”
福海点头:“最北境冷是自然。”
“那儿比别处入冬都要早得多呢。”
入冬早意味着过冬的时间漫长。
傅觉止小时候便是与戍边的将士当地的百姓在那般酷寒的天气里一年一年过下来的。
也难怪在学堂时夫子们谈及北境边防总免不了叹息“苦寒”二字。
昭南垂下眸子轻声道:“遐北那么冷在那儿大家都得多穿些衣服才好。”
福海以为他是在担心随行的众人连忙回道:“夫人放心这一路的衣衫等到出发时便能全部备好了。”
晚风吹皱了一池湖水在烛光下泛起粼粼波纹。
傅觉止明白昭南话中更为深远的悲悯。
他理解这份源于昭南天性的关怀也格外珍视他的纯粹与坦然。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团团。”
昭南听见声音,看向他。
傅觉止声色温和:“今年离京前,夫君从京中皇庄调出大多银两,都尽数拨去了遐北。”
这笔款项,是因岑党借清丈隐田之名发难,王爷顺势转为军饷运往北境,以解边军燃眉之急。
福海心思玲珑,却想了又想,也不知王爷向王妃提及此事是何用意。
直至片刻后,傅觉止又出声,是在劝慰。
“往后,遐北的大家,定能都穿上御寒的冬衣。”
福海恍然大悟。
王妃心怀的“大家”,原是北境之上,囊括所有将士与百姓的“大家”。
历年来,朝廷对于遐北边军的冬衣,军饷,或是克扣,或是拖延。
若日后王爷彻底主政,那便绝不会让遐北再陷入以前的困窘境地。
如今到了夜市开张的时辰,人流渐多,都互相谈笑着,往湖这边走。
福海望着被明灯映亮的天色,心中不免祈愿。
希望有朝一日,能在遐北,也能见得这般安宁长盛。
这日子临近中秋,天上显现的月亮丰盈浑圆。
周遭街会上,也早已摆出了各式的月饼模具。
商贩会做生意,模具样式做得新颖,更附赠一束金桂,说带回家中,满室生香,又能驱邪祈福。
桂花寓意富贵吉祥,颇受青睐,摊位前自然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昭南也想去看看,便拉着傅觉止走近。
排在前方的是应是一对老兄弟,人到老年,保不了有一些畅谈时事的习惯。
“最近百姓日子过得好,听说啊,是朝里那位岑大人在办事。”
那大爷嗓门大,因着地方习性,声音也浑厚粗犷:“那减免赋税的布告一出,咱老百姓可不就觉得松快了!”
这战事不停,日子就难过。
如今南边战事暂歇,少了些压力,百姓们自然也有闲心过节,排队买花了。
昭南在他身后听着,不置可否。
减免赋税是惠及百姓之举,岑志明这一做法无可指摘。
大爷话音落定,他身侧拄着拐杖的兄弟却摇了摇头,长叹一声,压低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