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脸皮厚的闷骚
话音落下,台下的气氛却丝毫没有冷却的迹象。
王卫国那魔性的歌声仿佛还萦绕在耳边,战士们笑得肚子疼,却又觉得意犹未尽。
“再来一首!”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紧接着,整个集合场都响起了整齐划一的呐喊。
“再来一首!再来一首!”
众人是真的听上头了,这种纯粹的、不掺杂任何技巧,全凭感情(和跑调)的表演,实在是太解压了。
王卫国拿着话筒,对着台下压了压手,脸上的笑容灿烂得像是夏日正午的太阳。
他等大伙儿的声浪稍稍小了些,才清了清嗓子,一脸“为难”地说道。
“同志们,同志们太热情了!但是,别的我也不会啊!”
他摊了摊手,表情无辜又真诚。
“这儿歌嘛,拿来搞笑,给大家图一乐,没问题。可要是唱军歌,那必须得拿出十二分的精气神,那得是庄严的,神圣的。”
“我这嗓子,唱儿歌是喜剧,唱军歌那可就是事故了。大家总不希望我把《打靶归来》唱成《打鱼归来》吧?”
“哈哈哈哈!”
台下又是一片爆笑,这小子太能说了,句句都能戳中笑点。
王卫国见状,顺势鞠了一躬。
“所以啊,这首就不加了。等回头我偷偷练练,争取把调子从青藏高原拉回到咱长白山,下次晚会,一定再安排上!”
说完,他潇洒地挥了挥手,在一片更加热烈的掌声和笑声中,乐呵呵地走下了台。
谁也想不到,这场精心准备、节目纷呈的晚会,最后最受欢迎的,竟然是王卫国这首跑调跑到天边去的儿歌。
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字:亲切。
台下几千名战士,有几个是天生会唱歌的?
又有几个没在战友面前扯着嗓子跑过调?
王卫国的表演,就像是他们自己平时娱乐的放大版,没有距离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他那种“我就是五音不全,但我就是敢唱,我就是为了让大家开心”的坦荡,瞬间拉近了和所有人的距离。
后台,孙秀芳看着走过来的王卫国,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她递过去一瓶水,忍不住拍了拍王卫国的肩膀。
“你小子,真是绝了!我还从没见过谁能把跑调唱得这么理直气壮,还这么受欢迎的!”
她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下次晚会,不,以后只要有晚会,必须再把王卫国这个“压轴活宝”给安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排上!
王卫国刚回到一班的队列里,旁边的战友们就都围了上来,一个个又是捶他又是竖大拇指。
“老王,牛!还是你会玩啊!
“我眼泪都笑出来了,你可真是个人才!
“你那小表情,闭着眼陶醉那一下,简直神了!
王卫国被他们簇拥在中间,也不谦虚,咧着嘴大笑道。
“哈哈,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下回哥几个胆子大的,跟我一块儿上,组个跑调大合唱!晚会嘛,不就是图个开心,就是玩儿!
他这话,让周围的几个新兵都有些意动。
是啊,谁说上台就一定要表演绝活?
能让大家伙儿都开怀大笑,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接下来,周武**再次走上主席台,对这次晚会进行了总结讲话。
他的声音洪亮有力,但眉眼间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显然,他对今晚的气氛,尤其是最后这个“意外的节目,满意到了极点。
晚会在一片祥和欢乐的气氛中正式结束,战士们排着队,有说有笑地散去,各自返回营房。
夜风吹拂,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散大家心头的火热和兴奋。
经此一役,王卫国在整个新兵营里本就响亮的名头,这下更是如日中天,彻底出名了。
从“训练标兵到“搞笑歌王,他身上的标签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有传奇色彩。
王卫国跟战友们告了别,正准备回宿舍,一抬头,却看见不远处的路灯下,许尚正陪着一个身影往文工团的宿舍方向走,正是苏慧。
夜色朦胧,灯光昏黄,两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气氛看起来颇有几分静谧美好。
王卫国眼珠子一转,坏水儿就冒了上来。他几步追了上去,故意大声喊道。
“许尚!苏慧!
两人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