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京城
一行人看着巍峨高大却又绵延不绝的城墙,两扇高大的城门前排着等待入城的行人。
莫氏看着城门前的人,连着精神面貌都和他们西北不一样。
有挑着菜等待进城的菜农,还有推着小推车的果农。来往的行人衣着整齐干净,就连着衣服上面的补丁,都要想着法子在补丁上面装饰一些花花草草,显得格外好看一些。
路边还有小摊贩挑着扁担,热情的招呼着来往的行人,喝碗凉茶或者是吃碗面,歇歇脚再进城。
守城的士兵穿着没有一点儿锈迹和缺块的盔甲,就连着站姿都比着聊城的将士要舒展一些。
聊城一年十二个月,其中八个月都严寒,守城的士兵经历着严寒酷暑,已经养成了缩脖子的习惯。
金家老爷子和老太太看着城门楼上的大字,不由得擦了擦眼角的泪。他们总算是平安回来了,可惜的是儿子却没能够跟着安稳回家。
不提莫氏和金家一行人内心的感慨或者是伤感,就连着李祁钰一行人都算是松了一口气,从去年腊月紧急出京,到现在三月底回京,历时四个月的时间。
可回到京城,热闹的场景,恍如隔世。
因着太孙殿下轻车简行,也没有提前说回京的日期。城门前,这会儿只开了两道以供平民百姓回城的大门。
宫冠以拿着太孙殿下的名帖,找了守城的将领,那将领赶紧把中正门打开了。
李祁钰看着皱了皱眉头,他又不是大军回营,或者是藩王进京,怎么就开了中正门?
高大的城门开启,发出沉闷的响声。引得不少老百姓都注视观看。
这是那位藩王要进京了么?更没听说什么大军回京啊?怎么突然就把中正门给打开了。
一般藩王进京以及大军回京受封犒赏,都要开中正门。若是确定好日子,他们城门的守将都要提前做好准备,打开城门洒扫干净。
进城的老百姓不明所以,但一个个都长了一双利眼。随着将领胖乎乎的身影,移动。
“恭迎太孙殿下回京。”那将领又赶紧跑到太孙殿下一行人跟前,躬身行礼。
“殿下回京,怎么没有先写信回来,这样我等也好做好准备恭迎殿下回京。”
李祁钰摆了摆手,“怎么突然就把中正门打开了?”
“这是圣上特意交代,殿下回城一定要开中正门迎接。”
那将领知道太孙殿下最是怕麻烦的一个人,赶紧让人让开,等到太孙殿下回城之后,又把中正门给关了。
中正门大开以及太孙殿下回京的消息立刻就传进皇城,各方势力都在等着皇上以及太子殿下的反应。
相比着宫内的暗潮汹涌,荣国公府以及成亲王府等都是兴高采烈的等待着游子的回归。
“莫夫人,你是先住客栈,还是随我一同回家?”赵广胜轻声问道,这一路上莫夫人对他的教导,让他受益匪浅。
“我们和金家老爷子先去客栈里面吧,等到你们家商量好了我在领着孩子过去。”莫氏说道,虽然一直说要找老夫人的晦气,可这一路走来,对赵广胜也有了几分香火情。
“多谢夫人,我先送你们去客栈。”赵广胜和太孙殿下说了一声,就领着莫氏和金家的人先走了。哎,说起来真是愁人,怕是自己回去了之后,说了莫氏的消息恐怕又要一阵不能消停了。
李祁珩对着赵广胜挑了挑眉头,“胜哥儿,若是你家里闹得大了,可以去王府找我玩啊。”
赵广胜佯装生气,瞪了他一眼,对着他们摆了摆手,就走了。
赵熙朗还在衙门里面,就听到太孙殿下回京了。那他儿子岂不是也回来了?
“哟,我们的拼命三郎总算是舍得请假了?家里发生什么喜事儿了?看着嘴角都裂开了。”左侍郎看到赵熙朗不知道得到什么消息,整个人高兴的都坐不住了。
赵熙朗自从升任兵部右侍郎之后,天天都来的最早,走的最晚;家境还好,时常从家里面带着点心小食来衙门。
他最讨厌的就是出身富贵,以及这种拿着一点儿小恩小惠去讨好身边的人。偏偏赵广胜都占全了。
他出身也不差,地方上的乡绅,但自己苦读几十年,将近三十岁才中举。五十多岁才到了兵部左侍郎的位置,还花大钱买了假髻,脸上的皱纹都要夹死苍蝇了。
可人家赵熙朗呢?身材高大,满头的乌发,一张脸比着人家二十多岁的脸蛋儿都嫩。真真是忒好命一人。
尤其是这人他脾气还好,别人去问他什么事儿,他知道的还会好声好气的说,不知道的就带着人去问。
脑子不算聪明,却也不笨。就是以前经历的事情少,对什么事情看的相对简单而已。但,谁让人家尚书喜欢呢?想起来,他嫉妒的嘴巴都要歪了。
干活儿更是亲力亲为,下面的人出了问题,他发现了还及时补救,虽然干活慢点儿却也没出过什么叉子。这让一直都盯着他的左侍郎,更是郁闷了。
赵熙朗自然不知道左侍郎那么多心思,毕竟他儿子要回来了,他开心啊。
刚才特意去找尚书大人请假,尚书大人整个人都愣住了。可,对上赵熙朗那双笑盈盈滋润的大眼睛,还是笑着点了点头。
“太孙殿下回京了。”赵熙朗整个人笑盈盈的说道,收拾了东西就要回家。
左侍郎微微一愣,太孙殿下回京和这个拼命三郎有什么关系啊?
赵熙朗历来就是思想简单,也没养成猜别人心思的习惯。根本就不知道左侍郎这会儿迷惑什么。倒是左侍郎身后的人轻声说道:“荣国公世子年前跟着太孙殿下去了西北,太孙殿下回来了,荣国公府的世子爷定然也跟着回来了。”
那左侍郎才恍然大悟,可还是不能理解。儿子回来就回来么?这没有送信回来,定然就是好好的,有必要专门请假回家么?
“这人是不是和儿子角色反过来了?哪还有请假也要回去等着儿子回家的啊。”他们历来对儿子严厉居多,哪怕儿子做了十分,到了他们嘴里也就六分左右。
身边的人笑着说道:“侍郎大人怕是不知,这位赵大人对儿子最是疼爱的。上次休沐,还有人看到他驮着另一个儿子在街面上买糖葫芦呢。”若不是好几个人都看到了,怕是他们都不敢相信。
左侍郎也不敢相信,很少有男人会愿意让儿子骑在自己头顶上。
怀疑的目光看着身后的人,“侍郎大人若是不信,可以问问李泉他们去。他们亲眼看到的,我可没有胡说。”
左侍郎摇了摇头,“毕竟是靠着儿子才能做到兵部右侍郎,对儿子好点儿也是应当的。”想到这个,左侍郎又是气愤。
他对自家儿子寄予厚望,结果呢?到现在连个举人都没有考中,他只能把目光转向孙子辈。若是孙子辈再没能够起来,他们家就要回老家种地去了。
赵广胜到了家门的时候,赵熙朗也刚刚把金家和莫夫人送到客栈回来。
赵熙朗一下马车,就看到从马车上面下来的人,使劲儿眨了眨眼睛。
这是他们家胜哥儿么?瘦的整个人在衣服里面晃荡,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
“胜哥儿,你这也太瘦了啊?怎么能这么瘦啊?”赵熙朗快步跑到儿子跟前,拉着儿子上上下下的打量。转而又自我安慰道:“能够平安回来就好,平安回来就好。就是太瘦了,这一次回来了,让你母亲好好给你补补。”
胡师傅从马车上面下来,转身又扶着梁师傅和秦师傅从马车上面下来。看着面前的府邸,也是感慨良多。他们总算是回来了,这一路实在是太辛苦了。
赵熙朗擦了擦自己的眼泪,对着几位师傅行礼。吓得胡师傅等人都赶紧避开,秦师傅连忙瘸着腿上前扶着他。
“国公爷,您这是干什么?这不是折我们的寿么?”秦师傅不敢让他拜下去,使劲儿把赵熙朗给扶起来。
“这一次出行危险重重,多谢几位师傅照顾胜哥儿。我们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