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财产
“书宜,这个你拿着,拿好了留个心眼别给任何人。”
正在帮夫妻两人收拾东西的赵书宜停下手中动作接过赵母递到手边的铁盒子。
“这是什么?”
赵书宜打开铁盒,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存折和一些钱票。
扫眼看去,少说有几十张大团结。
以他们家的条件这些钱并不算多。
赵父赵母手握技术,回国不久就成了京市红星军工厂研究所的核心成员,现在父亲是副研究员,每个月工资280元,母亲是助理研究员,每个月工资180元,妥妥的高收入群体。
而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夫妻两人这些年应该也有点积蓄。
但当赵书宜翻开几张存折,看到上面的数字,她眼睛越睁越大,四张存折,每张里面有三千块,居然足足有一万两千块。
要知道这可是六十年代啊。
六十年代的万元户!!
放到后世得是千万级别的了吧。
赵书宜回想原身的小时候,似乎那时的日子确实很是奢靡。
原谅她没见过世面。
“这么多,这是我们家全部的积蓄了吧。”
全部都要给她吗?
虽然她空间里安全,但拿这么多钱,她还是觉得不太合适。
“不是的,这里都是你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给你存的,爸妈在国外也攒了不少,本来就是打算等你结婚交给你的,如今环境不好,如非必要,千万别轻易地拿出来。”
赵书宜想到从小护着原身的两位老人,看着收拾东西的父母,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好,到时候等我的孩子长大了,我们就一起把存折交给孩子,说这是你太姥姥太姥爷和姥姥姥爷还有爸爸妈妈给你留的。”
赵书宜希望父母心里能够存着希望,真能看到那么一天。
赵母自是不知她的用心,哭笑不得。
“你这孩子,人还没嫁过去呢,就想着生孩子了。”
话虽如此,她眼中有着明显的希冀,显然也是想看到那一日的。
这年头的人生活俭朴,哪怕是他们家不缺钱,家里却也没有置办太多东西,收拾起来也很快。
收拾东西时,夫妻两人翻来覆去地叮嘱,就是不放心赵书宜去云省的日子。
赵书宜也不嫌烦,从前她想听这些念念叨叨都是奢望。
不过她在回答的过程中也不停地传达着自己的梦和十年这个时间节点,与他们约好了十年后再见。
赵书宜不确定夫妻两人进到项目组就一定顺利,只能给予他们最真挚的祝福。
回到屋内已经快到凌晨,赵书宜直接进了空间,一同拿进去的还有家里的一个小炉子和柴,然后还有婆婆丁和红糖。
条件有限,父母今晚肯定夜不能寐,她一出门准会被发现,也只能用这些东西了。
没错,她就是要给父母用灵泉水制作一批糖丸。
也幸亏空间里的时间流速与外界不同,要不然她还真没时间做。
没有别的东西,赵书宜也只能把糖作为粘合剂。
做出来的糖丸带着点草药的味道也能让他们不至于真当成糖送出去。
等做出两大玻璃罐的糖丸,已经凌晨四点了。
赵书宜似乎又发现了空间的一大好处,她在里面待着好似不会累。
但这还有待考证,可能只是因为自己精神太紧绷了。
她拿着东西去到父母房间,果然他们已经起来了。
“爸妈,这是可以强身健体的泡水的药丸,以后你们每日就用这个泡水喝。”
她说着还给他们一人递了一杯。
当然这里面基本全是灵泉水。
夫妻两人自然不会拒绝女儿的好意,都喝得一滴不剩。
他们都觉得女儿给了自己力量,喝了那糖丸泡的水好像真的立马精神了。
知道他们可能并不会太重视,赵书宜强调,“这是我亲手做的,爸妈,你们可要每天喝,不能给别人,每天喝水的时候都得想到我。”
夫妻两人看了看对方,总觉得今天的女儿很奇怪,但是他们只当是分别在即的缘故,答应了下来。
东西都收拾好就要离开了。
离开前赵父交给赵书宜一封信。
“这个你把它交给你郭叔叔,高志云敢算计我们,总不能让他再安稳地待在研究所。”
郭叔叔是厂研究所所长郭天明,也是赵父的好友,当初也是他极力推荐赵父来研究所的。
赵书宜把东西接下,点了点头。
虽然她也会对高志云下手,但教训渣男,手段不嫌多。
他们和郑书记约好的时间是五点半,五点有车在厂门口接,为了避免出现意外,外出学习的名单会在上午再发布出去。
要分开,赵书宜心里总是不安的,她坚决要去送他们,夫妻两人拗不过,还是让她跟着去了。
他们出门时外面还是漆黑一片,巷子里的人都还没起来。
三人打了电筒往厂门口而去,静悄悄的,他们也都没有说话。
等到地方,看到厂门口的军车赵书宜这才放了点心。
这说明项目是和部队合作的。
想必有人要搞小动作应该也只能在厂子里。
车旁已经站了几个人,赵书宜看清其中一个是郑书记,其他几人也都是厂研究所的人。
根据原身的记忆,这些人都还不错。
他们搞研究的人像高志云那样的还是少数。
饶是如此,赵书宜还是忍不住多劝了一句。
“爸妈,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对谁,都留个心眼。”
分别在即,赵家夫妻都挺感伤,听到这话,赵母笑出声来。
“你这孩子,知道这些道理就好。”
把他们的话都给抢了。
眼看着要到车前,赵母拉住赵书宜的手,赵书宜一愣,下意识看了赵父一眼,对方冲她微一颔首,赵书宜不动声色把母亲悄悄塞给自己的字条扔进了空间。
但其实她立刻就用意念看了看那字条中的内容,松了一口气。
她还以为有什么变故。
“去云省好好的,别让我们担心。”
“爸妈,你们也是,记住我们的十年之约啊。”
赵书宜知道自己人微言轻,改变不了这个时代,甚至连个人的命运都不一定能改变,但她已经尽力去做了。
只希望自己和原身身边的人能过得比书中好一点,再好一点。
她拥抱了夫妻两人,然后跟着他们去到了郑书记身边。
“郑书记,这孩子的事就拜托你了。”
郑书记只是冲着夫妻两人敬了个军礼,这是最高级别的承诺。
夫妻两人虽没参军,但他们也是军属大院长大的,都懂得此举的含金量,放了心。
赵书宜也放了心,她甚至为自己一直怀疑对方有些愧疚。
但也只是一瞬,赵书宜并不觉得自己小心谨慎有什么大错。
在这个特殊年代,小心总是好的吧。
随着军车驶离街道,赵书宜就感觉自己的心空了一块似的。
虽然仅仅只相处了一天,但她已经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一路顺风。”赵书宜在心中默念。
“赵书宜同志,你放心,组织会照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