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第一百四十六章 旧味新章引神都
杨筱扯着岑珣一路跑到城中心,她牵着岑珣在湿漉漉的街道里踱着,抬眸不住张望着。
沿街的小饭馆陆陆续续开了门,映出安平郡的勃勃生机。
忽地,一展小旗骤然出现在她的眼眸,她笑着抬手一指,“瞧,到了,就是这里。”
岑珣也站住脚步,顺着她的手往上望去,但见白底红边的小旗上写着“穆氏饭庄”四字,也便了然一笑,“看来我们此番回冀州,都是为叙旧而来啊。”
“穆飞抱憾而去,我这个当师父的,自然也该做些什么吧?”杨筱感慨地笑叹一声,拉着岑珣,抬步走入店中。
一阵扑鼻的香气骤然袭来,热气蒸腾在屋中,在满座客人头上盘桓着。
“二位小姐,吃点什么?”店小二将毛巾甩在自己肩膀上,端着盘子迎了上来。
“来,这边请……等等,”满目水汽渐渐散去,他这才看清眼前来人,不由得愣在原地,“杨将军,岑小姐?你们……不是在长安吗?怎得又回冀州来了?”那小二满面激动欢欣,赶忙朝一旁的后厨招了招手,“老爷,夫人,你们快来!”
不出片刻,一个中年大汉举着铲子从后厨云雾中走了出来,“怎么了?连两个小姑娘都招待不了?你闪开,我来。”
杨筱注目望着那满身面粉举着铲子的大汉,脑子里尽是穆飞满脸白面的场面。她感怀地侧眸一笑,这人简直是大号的白面仙人。
“在下杨筱,”杨筱朝那大汉一抱拳,“见过店家。”
方才还一脸不服的大汉顿时举着铲子愣在原地,足足怔了三秒之余,才不可置信地俯身望向杨筱,“你……是杨将军?”
话毕,他便赶忙收了铲子,俯身就要拜,却被杨筱一把扶了起来,“哎,不必多礼,就把我们当作寻常客人就好。”
“寻常客人……”那大汉摇摇头,满目感激地望着杨筱,“您对穆飞那小子照顾有加,算得上是我们恩人啊,又岂能当作寻常顾客一般对待?”
杨筱闻言,不由得攥了攥拳,转而面露愧色地低了低头,“穆飞他……是我没能保护好他。”
“穆飞在庐江郡可也立下不小的战功,现在可是我们全家的骄傲啊,”那大汉满目都是自豪之色,“虽然他年纪轻轻撒手人寰,但他肯定也不会后悔他当时的冲锋陷阵,他是我们的英雄啊,将军,“他俯身望着杨筱,”他无憾,我们又何悲有之啊。”
杨筱长舒一口气,抬眸望着早已看透一切的大汉,“穆飞是我带过最好的兵,感谢您,能放心让他投身军营。”
“是我该谢谢你们才对啊,将军。”大汉将杨筱岑珣引到单间,“他走时只是一个厨子罢了,可他那天顺路跑回家之时,那满面的欣喜和满足,却是我们前所未见的。他和我们说,将军您待兵如己出,将他一个在军中做饭的硬生生培养成驰鹰队的精锐,他那时的自豪,我们终身难忘啊。”
杨筱感怀地长叹一声,转而抬眸望向大汉,“就当是为了穆飞,也为了当年毕生难忘的伙食,在下有一事想与店家相商。”
大汉俯身点点头,“将军直讲便是。”
“你有徒弟吗?”
大汉一愣,不明所以地点点头,“这几年靠着手艺,倒也收了不少徒弟。”
“那您,愿意将招牌打到长安吗?”
“长安?”大汉顿时又惊又喜地望向杨筱,“您的意思是……”
杨筱也郑重其事地站起身来,“此事我已与陛下商议,若您愿意,便要准备人手去长安了,权当是弥补我们驰鹰队里,弟兄们的遗憾了。”
“愿意,当然愿意!”大汉撂下铲子,往围裙上蹭着自己满手面粉,又朝杨筱抱拳施礼,“多谢将军愿意传扬小店。”
“多少年的老字号了,又何必谦虚?”杨筱轻笑着将他扶起,“还请穆大厨为我们露一手了。”
大汉满面感激地抱拳点头道:“当然,当然。二位想吃些什么?”他转头朝门外高声喊着,“小二!拿菜谱来!”
“不必不必,”杨筱笑着摆了摆手,“两碗槐花粥,一份槐花烙饼,再来两道你们店的招牌菜便好。”
穆大厨连连点头记着,“二位只点这些?”
“足矣,”杨筱点点头,朝大厨一抱拳,“那就烦劳您了。”
大厨点点头朝门口撤去,“二位稍候片刻,我亲自去给你们做!”
看着穆大厨满面悦色退出门外的身影,岑珣不由得感怀地叹了口气。
杨筱见状也坐在她身边,回眸望着她,“岑大人因何长叹啊?”
“说你不讲义气吧,你着实为穆飞家里办了实事,但若说你义气,”岑珣笑望着杨筱打趣道:“你终究还是赊了穆大厨一顿饭啊。”
“曈汐你啊,”杨筱轻笑着点了点岑珣,“太过泾渭分明反而会让人家过意不去。吃完这顿饭,我们什么时候动身?”
岑珣托腮沉吟半晌,“长安暂时还离不了人,不如我们明日启程,如何?”
“好,”杨筱喝着茶点了点头,“正好今天下午,我也去看看煜德,昨日太过仓促,三杯酒都没倒满。”
岑珣笑着点点头,“好啊,那我等你回来收拾东西,明日启程。”
日头偏过晌午,又隐与一片云雾之中。杨筱辞了穆大厨,只身一人往墓园走去。
细雨撒过墓园,朵朵槐花挂了雨滴在树上摇曳着,香飘万里。
她打一把素伞,寻香徐徐踱着。踏入园中,却见一道身影半跪在墓前,良久不动。
她望着那身影微微一愣,转而垂眸轻叹一声,打着伞朝那人走去。
淅淅沥沥落在眼前的雨滴骤然而停,那男子回眸一望,但见杨筱正替他举着伞,满目了然地望着他。
“绫玉?你怎么……”
“看来,我就是给人打伞的命啊,”杨筱笑叹一声,举着伞蹲在那人身边,抬手摸上钟离朔的墓台,“瞧瞧,陈墨都来看你了。”
陈墨也叹一口气,抬眸望着钟离朔的墓,“先前我还不解,甚至莫名其妙地怀恨与他。可后来……”他羞愧地颔首轻笑一声,“是我坐井观天了。煜德将军所行之事,我一生难敌。”
杨筱笑着把伞递给陈墨,拎起一旁的酒壶,就往杯里倒酒,“你怎么又妄自菲薄了?棱月阁帮了那么大的忙,你功不可没啊。”
“我方才刚向钟离将军敬过酒,你若再敬,恐怕将军要醉了。”
“他又不是我,”杨筱笑着摇摇头,“煜德在我们几人当中,酒量是最好的。”
陈墨微微颔首,望着钟离朔湿漉漉的墓台,不再说什么。
杨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