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一份考题,两重杀机
王家主的密谋在夜色中敲定,苏州城看似恢复了平静,实则暗流已在水面下疯狂搅动。
招贤令的风波仍在发酵,全城的目光都聚焦在三日后的那场史无前例的公开考核上,无人知晓,一场精心策划的刺杀,也正以这场考核为舞台,悄然拉开序幕。
招贤令张贴的第一天,苏州府衙门口便被围得水泄不通。
那条长长的队伍,从府衙大门一直延伸到街尾,拐了个弯还看不到头,其热烈程度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陆游之被沈棠委以重任,负责登记和初步筛选。
他一夜之间从一个被人呼来喝去的底层书吏,变成了新政的门面人物,此刻正带着几个临时抽调来的帮手,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光彩。
“下一位!”
“草民孙老七,是个船匠!”一个衣衫半旧、独眼的精悍老者挤上前来,嗓门洪亮如钟。
他见负责登记的书吏面露轻视,也不多言,直接从怀里掏出一截半焦的木炭,在那张供人登记的桌案背面,徒手画了起来。
不过一炷香的工夫,一幅结构复杂、细节精准到令人发指的万担海船龙骨图,便跃然于桌上。
周围懂行的工匠们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惊叹声,连陆游之都看得目瞪口呆。
“这……这手艺,怕是连京城的官办船坞都找不出几个!”
孙老七抹了把脸,眼中是压抑了半辈子的不甘与自豪:“俺不要官,俺就想造一艘咱们大景自己的、能下西洋的大船!”
人群还未从震撼中平复,另一个窗口又爆发出更大的骚动。
“天哪!她……她比三个账房先生加起来还快!”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素色布裙、面容清秀的年轻女子,正静静地站在“算学”窗口前。
她面前,三位经验老到的老账房拨着算盘珠子噼啪作响,额头见汗,才刚刚算清一道复杂的流水账。
而那女子,只是垂着眼帘,心算片刻,便报出了一个与三人核对后分毫不差的答案。
“我叫柳如是,”女子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家父曾是商号掌柜,只因我是女子,便不许我碰账本。我只想证明,女子,不比任何男人差。”
一个因出身而被埋没的造船宗师,一个因性别而被压抑的算学天才……这些散落在民间、蒙尘的明珠,在新政的光芒下,第一次得以展现自己的价值。
他们眼中那从麻木到重燃光芒的瞬间,是对旧世界最有力的控诉,也是对新世界最动人的向往。
第二天上午,王家主联合其他几位士族家主,以“工商振兴总会理事”的名义,前来拜见沈棠。
“沈公子,高才啊!此招贤令一出,苏州何愁不兴!”王家主一进门便抚掌大笑,脸上堆满了诚挚的赞扬,仿佛昨日的冲突从未发生。
沈棠客气地请众人落座,亲自为他们奉上茶水,微笑道:“诸位家主谬赞了,此皆杨大人与诸位鼎力支持之功。”
几番虚伪的客套过后,王家主终于图穷匕见。他放下茶杯,一脸“诚恳”地建议道:“沈公子,招贤固然是好,但真才实学还需实务来验。尤其是那些工匠,光会纸上谈兵可不行。依老夫拙见,不如将实务考核的地点,设在城西的老漕运码头。”
他见沈棠露出思索之色,连忙补充:“那里有现成的船坞、仓库和工具,地方也开阔,最适合进行营造、搬运等科目的比试。公子放心,此次考核所需的一切物料,由我们几家全权赞助,绝不让府衙费一分一毫!”
其余几位家主也纷纷附和,言辞恳切,仿佛真是为新政殚精竭虑的忠臣。
面对这份“好意”,沈棠沉吟片刻,随即展颜一笑,竟是抚掌称赞起来:“王家主此言,深得我心!诸位为公之心,实在令沈某感佩!”
他当场拍板,声音洪亮:“好!就这么定了!地点就在城西码头!”
他甚至还“体谅”地补充道:“为不让考核显得过于官方而使考生紧张,届时,我只带石大锤等少数几人,微服前往,还请诸位一同观礼,以示公允。”
王家主等人闻言,心中狂喜,脸上却愈发恭敬,连连称颂沈棠“魄力非凡,不拘小节”。
告辞之后,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阴谋得逞的、几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