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第八十九章 定坤余韵
玉章那句“富察家,我看着很好”的定论,经由阿裕递回给四嫂伊尔根觉罗氏,又迅速在亲近的宗室福晋间悄然传开。
富察家得了准信,万吉哈夫人翌日便递牌子入宫谢恩。“奴才全家叩谢娘娘天恩!哈什屯那孩子能得娘娘青眼,是他几世修来的福分。奴才定当严加管教,让他好生当差,绝不辜负娘娘期许。”
玉章温言道:“快起来。哈什屯是个好孩子,额尔赫交给他,本宫与四嫂都放心。往后就是一家人了,不必如此拘礼。”她亲自虚扶一把,示意宫女看座奉茶。
万吉哈夫人连声称是,又奉上一个锦盒:“这是奴才娘家陪嫁的一块和田玉,想着给额尔赫格格正合适……”
这时,帘外传来少女清脆的嗓音:“姑姑,我新做了玫瑰酥,您尝尝可还入口?”话音未落,额尔赫已捧着食盒进来,见到万吉哈夫人,顿时羞得满脸通红,进退不得。
玉章含笑招手:“来得正好,快见过富察夫人。”
额尔赫规规矩矩地行了礼,“给夫人请安。”
万吉哈夫人连忙扶住,拉着她的手细细端详,越看越喜:“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说着便褪下腕上一对翡翠镯子,“这是老夫人当年给我的,今日正好给你戴着玩。”
额尔赫羞得连耳根都红了,求助似的望向玉章。见姑姑微微颔首,这才小声谢过,接过镯子时指尖都在发颤。
待万吉哈夫人告退,额尔赫立即扑到玉章身边,将脸埋在她袖中:“姑姑!您怎么不提前告诉额尔赫一声……”
玉章轻抚她的发鬓,打趣道:“怎么?不想见未来的婆婆?那本宫这就让人去富察府上回绝了这门亲事?”
“姑姑!”额尔赫急得直跺脚,“女儿家的事,哪有这般直说的……”她声音越来越小,惹得殿内侍立的宫女们都掩口轻笑。
这时尼楚贺蹦蹦跳跳地进来,看见姐姐手中的翡翠镯子,好奇地问:“姐姐这镯子真好看,是姑姑赏的吗?”
额尔赫忙将镯子藏进袖中,支吾道:“小孩子别多问。”
玉章将尼楚贺揽到身边,递了块玫瑰酥给她,对额尔赫笑道:“你妹妹虽小,眼睛却尖。往后这样的事还多着呢,总要习惯的。”
这份因儿女婚事带来的喜悦,暂时驱散了连日来前线军报带来的沉郁。然而这份温馨很快就被南来的风信打破。
盛京的空气里,悄然弥漫起一种与春日暖阳不甚协调的躁动与期待。关于山西战事的零星消息,在宫墙内外、勋贵府邸间低徊。人们压低声音,眼神交汇处尽是兴奋与猜测。
终于,在一个朝霞如烈火般的清晨,急促的马蹄声踏碎了晨霭。那纸被无数双眼睛期盼的谕旨,由八百里加急的快马,带着一路风尘直送清宁宫。
“西南大捷!闯逆断后尽灭,主力溃散西遁!陛下有旨,即日迁都燕京,迎皇后娘娘、皇子公主及宗室家眷入京!”
宣旨太监洪亮的声音在肃穆的殿宇内回荡,殿内侍立的宫女太监们瞬间屏住了呼吸,迁都!入主中原!这是几代先祖筚路蓝缕的宏图伟业,竟在他们这一代、在他们眼前成为现实!
玉章稳稳地起身,步下丹墀,双手接过那卷沉甸甸的明黄谕旨。在触及那属于皇太极的刚劲字迹时,指尖微微一颤,来了……这一刻,终究是来了。她抬眸,平静地扫过殿内每一张因期待而放光的脸庞,最终,温柔地落在怀中正揉着惺忪睡眼的福临身上,以及小脸上交织着懵懂与好奇的瑚图礼身上。
“天佑大清,陛下洪福!”她的声音沉稳,瞬间压下了殿内细微的骚动,“此乃开万世基业、定鼎中原之旷古盛事,实乃万民之幸,社稷之福!阿裕!”
“奴才在!”阿裕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微颤。
“传本宫懿旨:阖宫上下,自即日起,务必谨守本分,各司其职,不得妄议,不得懈怠!所有差事,加倍用心,静候启程之期!凡有玩忽职守、散布流言、扰乱秩序者,无论何人,严惩不贷!此旨意,即刻晓谕六宫,并通传留守盛京各旗主、贝勒、大臣府邸!”
“嗻!奴才遵旨!”阿裕躬身领命,立刻带着几个得力太监疾步而出。
这道懿旨让整个盛京宫城乃至八旗勋贵府邸在巨大的沸腾之后,迅速转入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巨大的荣耀与喜悦背后,是对未知京华的憧憬、对故土盛京的深深眷恋、对长途跋涉的隐忧、以及对未来权力格局的微妙揣测……种种复杂情绪在每个人心头翻涌激荡。
清宁宫内,那份象征历史转折的谕旨被小心置于紫檀镇纸之下,成为案头最醒目的坐标。她面前摊开的,是一份份亟待她朱批定夺的文书——迁都大计的骨架与血肉正需她亲手勾勒。
布木布泰安静地侍立一旁,研墨递笔。她看到玉章的目光偶尔会从堆积如山的案牍上抬起,越过雕花的窗棂,投向那方无限延伸向关内的天空。
“布木布泰,”玉章的声音瞬间拉回了她的思绪,“陛下旨意已明,时不我待。即刻着手以下事宜——”
她的语速不快,却条理分明:
“第一等:陛下与本宫直系宗亲、皇子、固伦公主、和硕公主及额驸;第二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及其嫡福晋、世子、未分府阿哥、格格;第三等: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及其嫡福晋;第四等:重要世职功臣、核心汉官及其家眷。名册需详列姓名、爵位、旗籍、随行仆役数目、车马配置预估。三日内初拟呈阅,不得遗漏,亦不得滥竽充数!”
“重中之重!祖宗神位、玉牒、实录、圣训、御宝印玺,此乃国本,命内务府营造司特制紫檀包铜角、内衬明黄绸缎的密封宝匣,由萨满与礼部官员共同监制,启运前需行告祭礼。前明接收及本朝所藏典籍图册,尤以《永乐大典》残卷、《太祖武皇帝实录》母本、《明实录》等为要,装箱务必以老樟木为里,桐油布密封,内衬防潮宣纸与棉絮,箱外朱漆大书‘文’字,火漆加封!指定通晓文墨、老成持重的首领太监与侍卫协同押运,置于车队核心。途中若有丝毫闪失,提头来见!御用器物、档案文牍,分类造册,依珍贵程度与用途,分等装箱,同样注重防潮防震。”
“礼部会同銮仪卫,速拟皇后凤辇、皇子车驾、宗室勋贵车仗仪程规制图样,务求庄重威仪,彰显国体。护军统领阿林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