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朕,究竟该如何评定薛举?
天塌了!
萧临月双眼瞪的溜圆,脸上的神色在一瞬间,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惊愕。
愤怒。
以及…释怀……
各种各样的情绪在心中交织,以至于萧临月直到半晌之后,方才长叹一声,吐出一口浊气。
“果然,薛举还是变了。”
她苦涩一笑,笑容中满是释怀。
薛举的出身是定**的,虽然他不是河东薛氏的嫡系,但毕竟乃是河东薛氏的近支。
世族出身,高门贵胄的身份。
让他哪怕曾经在年轻的时候,的确因为理想主义而选择了站在广大百姓的这一边,可信仰这种东西,本身也就是既坚硬又不坚硬的。
身居高位之后,手握大权之后,位高权重之后。
如果道心不发生变化,反倒才是一件咄咄怪事才对,像薛举这样变节的情况,其实…乃是常态和必然……
“天底下,哪有什么真圣人,真君子?”
“哪有什么自始至终,都坚定的站在黔首黎庶这一边的人?”
“唉!”
“即便在登上高位之前,再怎么与百姓打成一片,可在登上高位之后,不还是要改弦易章,扭过头来与支持他,扶持他的百姓为难?”
萧临月摇头轻笑一声。
天下事往往都是这样,人心就像是一个深渊似的,无论是谁,都无法永远的控制住心中的欲望!
至于登上高位之前,对黔首黎庶的承诺。
至于自己在获得广大百姓支持时,所许下的铮铮誓言。
说到底。
都是纯属放屁罢了!
一批剥削者毙命之后,出现的不会是什么大同盛世,而只是换了一批剥削者罢了。
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发生什么本质上的变化。
唯一变化的。
就是百姓们又上当受骗,又受了一遍罪罢了……
虽然。
萧临月不清楚从隆兴十六年,到隆兴二十三年间,在薛举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可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无论如何。
起码放时间线推进到隆兴二十三年时。
曾经那个敢为天下先,敢为天下百姓鸣不平,敢横刀立马直面突厥蛮子的那个薛举,以及**!
取而代之的,是河东薛氏的家主,是大魏朝廷的边军大将,是河东道的封疆大吏!
……
【听见你的话。】
【跪在地上,脸色有些苍白的突厥使者神情间,浮现出了一抹不自然之色。】
【对此,你很理解,毕竟不过几年前突厥的国势还是如同烈火烹油一般强盛,不仅扶持起了割据政权凉国,还大举进犯河东与关西。】
【只不过时移世易,现在的突厥,已经不负曾经了,在你的面前他们没有什么谈判的余地……】
画面中的书房内。
薛举并没有逼迫突厥使者立刻答应。
而是慢悠悠的将手中的毛笔重新挂回在笔架上,端起冷热合宜的茶水抿了一口后,才轻声道:
“如今的局势,想来你家可汗也很清楚。”
“在盐、铁、茶、药,以及粮食、布匹等生活必须品的禁运下,在契丹虎视眈眈不断压迫下,在你们扶持的伪凉国忙着与你们切割关系的情况下。”
“你也好,你家可汗也罢,手头上1你是压根就没有与我谈判的余地和筹码。”
人,就是一种利益动物。
作为格局势力的凉国,虽然因为突厥的扶持而诞生,但突厥现如今国势已然衰落了。
凉国的国主崔文渊能够举兵**,割据一方,自然也就不可能是**。
现如今。
既然已经无法与突厥人一道,进犯关西道了。
那么凉国的重点,也就从进攻转变为了经略好陇右一地,继而长久的割据下去!
再跟突厥人搅在一起,恐怕只有蠢猪才会这么做。
突厥使者很清楚薛举所说的,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没有丝毫的添油加醋。
良久的沉默后。
他重重的点了点头,随后声音沙哑道:
“请大将军吩咐!”
薛举闻言,满意一笑。
“当狗,其实没有什么不好的,只要安安分分的给我当狗,你们突厥一族,还可以像过去那样压制住被你们所统治的草原诸族。”
“甚至于你们突厥对他们的统治,还能够更稳固几分。”
“盐、茶、药这三样东西。”
“从今往后,便是你们控制麾下诸部落的最强手段,这些物资我可以授意他人走私到你们突厥牙帐去,至于如何分配,就是你们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