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小说网
《从萤》

第117章 妙人

从萤拜谒公主府,经女官引路,来到了淳安公主起居院里的香室。

从前公主只在前院思贤堂见她,与其他幕僚和外臣一样,自知晓她是落樨山人后,便不再与她见外,常常召她到私人之地。

今日之香室更是私密,乃是公主晨起打坐、涵养静气之所,连那双孪生郎君也无幸踏入。从萤解氅除靴,只着单衣白袜,有些拘谨地躬身走进,迎面扑来一阵暖融融的旃檀香,隐有梅雪之清气夹杂其间,是常在公主周身闻见的香味。刚站了几息,便觉得自己也被这香气染浓了。

“坐。”

淳安公主只着中单,未绾青丝,是燕居的打扮,正踞坐香几前拨弄博山炉,姿态十分闲适,不像君对臣、上对下,倒像接待闺中密友。

从萤仍周全行了礼,这才在公主对面跪坐。她静静看着公主调香,没有出言打搅,却是公主直然开口道:“你是为了谢玄览之事来的吧?”

从萤垂了垂睫,道了声是。

她以为公主会不悦,不料她只是笑了笑:“说说你的想法。”

从萤将斟酌了几百遍的腹稿向公主陈述,一应利弊,条理分明。

她认为大周与西鞑之战,谢玄览是最合适的将帅之选,但她也没有避讳承认,倘若谢玄览拥兵自重,会助长朝堂上谢氏党羽的声势,庸臣望风而偃,于公主处事不利。

公主道:“你倒实诚,到底想不想让他活了?”

从萤说:“我自然想要他活,但我为公主谋事,不能欺心背主,何况方才所言尽是事实,就算我不说,公主也自有斟酌。”

“我今日来向公主求恩典,希望公主能支持他统帅西州,兵马钱粮足应供给,让他能一心杀敌,无后顾之忧。此求非只关乎国计,也是我的私心,我愿为此私心向公主作出承诺,保证公主不会因此受损。”

公主的目光始终静静望着她:“你如何能保证?”

从萤说:“晋王会替公主出手清剿谢氏党羽,绝不给他们向公主发难的机会,公主只须专注国政、敦养民望,以待化龙即可。”

“你能替晋王做这个主么?”

从萤颔首:“晋王从无问鼎之心,他为我谋,而我为殿下谋。”

公主点点头:“朝堂之事好说,西州那边,倘若谢玄览得了钱粮勋爵后拥兵自重,围剿云京,又该如何?”

从萤说:“若公主信得过我,我愿做公主遣使,前往西州监

军。”

淳安公主愣了片刻,觉得出乎意料:“你说你要去西州?”

从萤点点头,说:“我是晋王妃,是公主幕僚,天然与谢氏对立,我的身份合适。何况就私情而言,除了我,恐怕也不会有第二个人能掣肘谢玄览,于情于理,都应由我来做监军。待年底论战结束,我将太仪诸事交予薛露微,便可趁开春之前动身。”

公主没有一口答应,她沉吟了许久,拾起香拨将炉内的香灰理平整。

她说:“这件事,我不赞同。”

从萤略蹙了蹙眉:“公主可是不信我?”

公主慢慢摇头:“如蔺相如、唐雎之辈孤身赴敌,本就是九死一生之险事,何况你如今是晋王妃,要代他的政敌去牵制他,我只怕他因爱生恨,反而害了你。”

从萤说:“三郎不会的。”

她的回答斩钉截铁,语调却温柔认真。像沉沐在爱河里的少女,听见对心上人的质疑后,笃信地想为他洗清这冤屈。

从萤自怀中取出一封信,呈与公主亲览:“这是昨日收到的三郎家书,可以为证。”

正是晋王冒名顶替的那一封。

公主看罢笑了笑:“阿萤,你恐怕低估了男人的嫉妒心。”

如她后院一群已调教得极温驯的面首们,尚且暗中别苗头,何况晋王与谢三皆是人中龙凤、不群之鹤,恐怕只有大打出手的份,岂有将心上人温良恭俭相让的道理。

至少据她所知,晋王为了娶姜从萤,暗中使过不少手段,意气骄矜如谢玄览,又怎会轻拿轻放?

她问从萤:“你要去西州监军,晋王同意吗?”

从萤说:“不让他知晓,待我出了京,他就抓不住我了。”

公主挑了挑眉,忽而畅然大笑:“阿萤啊阿萤,你可真是个妙人。”

甘久这不识货的憨包,整日里嘀咕姜从萤古板,殊不知她才是真的胆大包天,有石破天惊的大主意。

从萤见她发笑,心知有戏,加意恳求道:“这是我与公主之间的事情,我为公主谋,也请公主帮我。”

淳安公主盖上香炉:“此事,我要好好想想。”

甘久在外禀报说有朝臣请见,侍女们捧着盥洗衣物在外等候,从萤便引身告退,尚未迈出香室,忽听公主发问:“你可知我为何在此见你?”

从萤默然一瞬,点点头道:“公主是想让我知道,你不以君臣之别待我,而是以朋友、以知己。”

“那你呢我在你心里是贵主多一些还是危墙居士多一些?”

从萤闻言屈膝下拜深深叩首。

隔着暧暧香雾公主眼里的笑意淡了些许。

却听从萤说:“公主也好危墙居士也罢在我心里都是一人从未分而待之。做公主的僚属是尽忠做居士的知己是尽义事君以忠义正是为了让居士不再自嘲危墙。”

公主闻此许久无言直待炉中香雾燃尽了

腊月十四赶在朝廷封印休沐前一天天女渠畔要举行第二次清谈论战。

因有前次做铺垫许多云京百姓前来围观又因事涉朝争诸官僚也纷纷关注使这场始自学子间的意气之争陡然变成了凤启三十三年结束前最热闹的盛景。

为此凤启帝特颁一道圣旨国子监

和太仪女学无论哪方获胜都能直接选拔一百名学生入翰林院。

翰林院是朝廷养士之地进了翰林院将来才有机会入朝为官。国子监的监生本就可以通过科举入翰林特选拔擢于他们是锦上添花但是对尚未争得科考资格的太仪女学而言却是闯入庙堂的唯一一线索桥。

因此太仪诸位学子们得知这个消息后激动非常临近论战这几天个个囊萤映雪、悬梁刺股。

就连从萤也生生熬青了一双眼。

这天清晨晋王按住她剥了个鸡蛋给她滚敷见她频频出神不由失笑:“名师出高徒连阿禾你都能教明白还担心什么?”

从萤仰面闭着眼睛:“昨天听到风声说对面请了大儒来指点。”

晋王:“不过是丛山学堂里的一群老不死再加上狄知卿这个半瓶子水。”

“有狄知卿?”从萤惊讶睁眼“快快给我拿一顶幂篱!”

上次论战狄知卿以一己之力挫太仪诸生幸而最后有从萤救场抓住了他的大错处。这是个极好胜的人他既敢来第二场必定抱了雪耻之心做足了充分准备。从萤深知赢得此次论战就是赢下太仪的前途不敢掉以轻心决定要亲自上场。

冬日上午日光灿如冷金洒在渠岸高坛。

高坛上局势焦灼高坛下喝彩不息人人都兴奋非常丝毫觉不出天冷。

为了保证公平此次论战的裁判分为两拨人一拨是在野的鸿儒为确保他们不因立场偏私

准许国子监与太仪双方各选三位剩下一位由凤启帝亲自抽取。

另一拨是在场的民众如之前一样可以将手中红绸花抛给赞同的学子。

依旧是引箭射灯笼一连三题都围绕着“臣先尽忠”还是“臣先尽职”。

国子监受谢氏诸师指点立场在“尽职”本质上是为谢玄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做铺垫以便谢氏党羽仗其势在京横行。

所以太仪的立场自然在“尽忠”。

公主为君忠于公主亦是忠君。

两边学子唇枪舌剑、旗鼓相当但国子监监生自负天之骄子时露轻狂之言比之真正做到了娓娓有理的太仪学子便显得有些浅薄渐渐落了下风。

眼见着场下将红绸花都抛向太仪几位鸿儒也未见得多么偏袒国子监这边有些急了连忙请出他们的援手狄知卿。

这边狄知卿刚踏上高坛那边太仪请上来一位头戴幂篱的窈窕女郎。

“是你?”狄知卿眼睛微微一亮:“倘若我赢下论战可有幸请姑娘同游?”

从萤心里笑他面上不显郑重道:“狄公子先请。”

狄知卿的确做了充足的准备上引圣人言下援国朝例将“尽职”等同于“为民”。“民重君轻”是儒家正统他这一番高论稳稳站上了高地底下有人频频点头。

从萤瞥见有几位鸿儒判已为他写下“甲等”。

狄知卿滔滔不绝一炷香话音落时将折扇一合扫视众人神色不免志得意满向从萤道:“请教娘子高论。”

从萤不紧不慢上前一步

她过耳不忘且都精通。

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其背后因驳其表面使众人恍然大悟:他说如此如此实则不然不然。

驳完了狄知卿的例子开始举她自己的例子听得狄知卿脸上的笑逐渐凝滞——他孤陋寡闻对于她所举之例竟然大部分都一知半解!

从萤言语直白不炫口彩娓娓如同讲故事一般。几个例子讲罢已听得众人若有所思然后才开始论理但听得句句骈正、字字入木先揭穿了“尽职”未必“为民”殊不见苛捐重赋、毁苗踏田、逼民从军皆是职务之行;然后论“尽忠”是为君计若君命仁德则恭行君命正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下一章
小说推荐: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大逃荒!全家齐穿越,手握空间赢麻了!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大宋市井人家 少女的野犬 和嫡姐换亲以后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吃瓜吃到自己死讯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风月无情道 强者是怎样炼成的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 草原牧医[六零] 龙凤猪旅行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