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萧昊的算盘
萧景来到朝殿,发现人格外的多,就连许久未现身,萧景名义上的外公楚无忌都到了。
“拜见父皇。”
萧景拱手道。
皇帝微微颔首:“人已经到齐,萧昊,你再把你的想法说一遍。”
众人的目光汇聚在萧昊身上。
萧昊冲众人拱了拱手,开口道:“我这几日闭门思过,观兵书有感,军卒当以百战之兵为最,可在京城的守备军却是疏于操练。
有的甚至没有真正的上过战场。
上次能打赢齐王叛军,纯粹是仗着城高墙厚,以及父皇的洪福,而边疆的士卒久离京城,多生活在苦寒之地。
日子久了,难免人心涣散,甚至被宵小利用。
所以,我觉得可以适当换防,把边疆的一部分军队调到京城,一来可以增添京城守备军的战斗力,二来令他们沐浴皇恩。
对大夏更加忠诚,至于京城的守备军也能经历实战,提高战斗力。”
换防?
萧景轻挑眉梢。
和平年代,换防的好处远不止这些,比如避免边军成为某些将领的私军。
当然,也有弊端。
比如忠诚度的问题,常年刀口舔血,刚换到京城,忠诚于皇帝还是忠诚于边军将领还真不好说,尤其是提议这事儿的是在边军威望甚高的萧昊。
李纯刚死,他被贬为郡王,不伤心也就罢了,还有心思为皇帝分忧?
定有所图。
这种把戏,不可能瞒得过皇帝。
皇帝:“刘凌,你身为京师守备的统帅,你觉得此番提议如何?”
萧景嘴角上扬。
果然。
整个朝殿之中,支持换防的人不止萧昊一个,但最不支持换防的一定是威远侯刘凌,皇帝让刘凌发表意见,意思不言而喻。
刘凌出列:“启禀陛下,纯阳郡王的提议很好,只是,边军在战场上待久了,桀骜不驯,贸然进京,怕是不妥”
皇帝:“说结论,赞成还是反对。”
刘凌低头:“末将.支持。”
皇帝眼中闪过一抹寒芒,看向楚无忌,“楚爱卿,你呢?”
“老臣反对。”
楚无忌道。
皇帝眼中有些欣慰,又看向其他人:“你们呢?”
工部尚书裴松龄:“微臣反对。”
辅国将军、宣威侯彭纯:“微臣反对。”
顺天府尹赵怀安:“微臣反对。”
“臣支持。”
“臣支持。”
反对的人寥寥无几,支持的人占据了绝大多数,这种声势,比萧昊最鼎盛的时候还要大。
“萧景,就剩你没有表态。”
皇帝道。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萧景的身上。
“儿臣,赞成。”
萧景回道。
萧昊露出满意的笑容,“是否换防,还需要父皇圣裁。”
皇帝起身:“文武百官,支持换防的占据了绝多大数,朕又不是刚愎自用之人,换防之事就定下来,此事交由你全权负责。
莫要辜负朕的期望。”
萧昊:“儿臣领旨。”
御书房。
皇帝坐下来,处理奏折,看向一旁的太监,“朕如果没记错,你应该叫洪竹吧?洪敬尧的义子。”
“奴才是洪竹。”
洪竹看了看四周,确认没有旁的人,低声道:“陛下,今日南王府出现一神秘人,自称是冥河之主七夜,他威胁南王。
让其一定要同意纯阳郡王的提议。”
皇帝冷哼一声:“朕封其为南王,他却如此贪生怕死,真是有负圣望!”
洪竹低头不语。
“行了,你退下吧。”
皇帝又道。
洪竹前脚离开,洪敬尧后脚进来,“主子,根据绣衣卫所报,冥河的**集体出动,威胁朝中的文武百官,逼迫他们同意换防。”
皇帝眯了眯眼睛:“不畏生死的官员终究是少数。
朕不怪他们。
可那个刘凌,乃是朕一手提拔上来,为了给他铺路,朕不惜拿京城和皇位做赌注,他却如此没有底线!
实在是罪该万死!”
洪敬尧低头不语,他伺候皇帝多年,知道皇帝盛怒,最好就是保持沉默。
皇帝又道:“萧景与刘凌有仇,把之前**刘凌的奏折都送到南王府,交给萧景查办,告诉萧景,朕不问过程,只要结果。”
洪敬尧:“奴才遵旨。”
“等等。”皇帝叫住想要离开的洪敬尧,“你既然出门,那就再宣旨,任命宣威侯彭纯兼任京畿守备军统帅。”
洪敬尧有些惊讶:“陛下,彭纯已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