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团队缺人怎么办
第9章团队缺人怎么办
天下将乱。
这是每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的共识。
可身处这滚滚红尘中,又能做些什么?
士人或隐或仕,庶民结族自保。牛奂出身庶族,头上戴过几天儒巾,可终归比不过那些世代簪缨之人。
但那又如何?投于深山密林之中,依打家劫舍为生,不失为一条出路。
如何聚人?简单。带他们做下一桩正常世道决不容忍的勾当,手上沾了血,心里绝了望,这群人便成了他掌中最利的刀。这叫“歃血为契”,比那虚伪的忠义可靠得多。
当然也有手下提议:“老大,为何不招揽山下村民?他们更知根知底。”
可牛奂只是嗤笑一声,抿了口酒:“知根知底?他们的根在田里,底在族中。今日能为你所用,明日官府一来,他们就会把你我卖得干干净净。我们要的,是断了根的人,除了跟着我们,别无生路。”
“按理说,牛四此时应该带着那群见过血的流民回来了。”牛奂摸着下巴。他可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不应该啊……
就在这时,牛奂听到门外一阵响动,心中陡然升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来人!”他喊道。
可外面无人应答,只有呼呼的风声。
“诶呀呀,牛寨主是在叫谁啊?”一个清脆的少年音响起。牛奂冲到外面,却见一个少年仗剑正立于庭中,剑上还有血珠滴落。
身后被捆缚着的,是他花了大力气收服的流民,和一群张牙舞爪的乡野村夫。
“这位壮士,我们之间多有误会啊”牛奂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捋着胡子,扯出一副亲切的笑容。
这少年望之不似官府中人,或可招揽至寨中,共谋大事。
“哦?”刘晞似笑非笑地望向牛奂,将剑持于臂侧,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牛奂见对面似乎有商量的余地,心下稍定。他向前走了两步,脸上笑容不改,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
“少侠一身好武艺,却屈身于这群乡野村夫之中,想必也是时运不济,明珠暗投吧?”他叹了口气,目光扫过那些村民,带着一丝轻蔑。
陶放气急,举起锄头想要砍死这妖言惑众之人,却见身前的刘晞没有动作,强压下火气,退了回去。
“自董卓入京以来,天子衰微,天下大乱。”牛奂话锋一转,眼中放出精光,“但乱世,恰恰也是我辈英雄崛起的机会!你看我这山寨,虽小,但五脏俱全。有粮,有兵,还有我牛某作你的军师!你我二人,文武合璧,何愁大事不成?”
“到那时,无论是投靠关东诸侯,还是自立一方,都将是一方不可小觑的豪强!金钱、美女、地位,唾手可得!总好过跟着这群目光短浅的泥腿子,今日不知明日事,不是吗?”
牛奂越说越激动,唾沫横飞,面色潮红,似已经看到未来万人敬仰的场景。
“啪”“啪”“啪”
一阵清脆的掌声,刘晞笑着,眼底却极冷。
“未曾想这小小霍阳山间,还有牛先生这般大才,真是屈居了。”
牛奂一愣,敏锐地察觉到这语气似乎有些不对。
只见刘晞一步一步地向他走来,宽大的袍袖在夜风中翻涌,带起一阵肃杀的凉意。
“可惜,你的道,我不喜欢。”刘晞轻声道。
她虽满心复仇之火,却也从未想过要用无辜庶民的家破人亡,来铺就自己的登高之路。
所以,牛奂此类,终究不是同路人。
“我要的,你给不起。”
话音落,剑光起。
鲜血飞溅。
那个还在畅想未来的“军师”,带着满脸的不可置信,缓缓倒了下去。
短暂的寂静后,身后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牛奂的大牛寨消亡了。可刘晞知道,在这乱世之中,还会有无数的“牛奂”和“大牛寨”粉墨登场。
前路,道阻且长。
天亮了,伍仁和知琴带着山下的流民来到大牛寨。黄家村剩下的村民也被安置妥当。
只是,十不存一,且多为妇孺。
她们原本神色麻木,如同行尸走肉,可在看到庭中被捆缚的、杀害她们亲人的仇寇时,那死灰般的眼眸中,瞬间迸发出了惊人的恨意。
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疯了似的扑到其中一个流民身上,死死地咬住了对方的耳朵。等众人将她拉开时,那人已是鲜血淋漓。
“别急。”刘晞走到小姑娘身边,轻轻抚摸着她干枯的头发,声音是从未有过的温和,“一个一个来。谁手上沾了你们村人的血,都指出来。”
幸存者的愤怒,需要宣泄。
而宣泄的规则,需要她来建立。
小姑娘颤抖的身体渐渐平静下来,她看向刘晞,重重地点头,随后拉着自己的母亲、邻人和所以幸存下来的黄家村民,挨个指认那些把屠刀挥向她们亲人的刽子手们。
“将他们……处置了。”刘晞对伍仁说道,“至于其他死难者,无论是我方村民,还是对方喽啰,都予以收殓,明日一并安葬。让他们走得体面些。”
人头落地,血债终偿。
压抑许久的哭声,终于得以放肆地宣泄。
待哭声渐歇,刘晞看着面前或麻木、或惊恐、或振奋的面孔,方又振声道:“我知道你们无处可去,而我亦欲建立一方势力。明天早上之前,你们都可以自行选择。想走的,我发给三天干粮;想留下的,就要守我的规矩!”
她转向陶老三,拱了拱手“老丈,这大牛寨乃我等共同打下,还请您和黄家村的代表,以及伍仁一同清点。战死者家属优先抚恤,参战者论功行赏,其余……公中先存着,以备不时之需。账目,就记在这块木板上,所有人都能看见。”
“不不,史郎君,万万不可!”陶老三连忙深深一揖,“若无郎君,我桃溪村早已步了黄家村的后尘。这大牛寨的一切,理应都归郎君所有!”
“更何况,郎君是要做大事的人。”陶老三指向身后以陶放为首的数十名青壮,“老朽也有个不情之请,望郎君能收留这些不成器的小子,让他们追随您,去博一个能让家人吃饱饭的前程!”
“我桃溪村,愿赠三百石粮草,为郎君壮行!”
站在边缘的陈老伯看着人群中央行事如此有条理的刘晞,暗自赞叹。若此人出身再好一些,未来前程定不可限量!心下又有了几分计量。
与此同时,那些被解救的流民和黄家村人中,也有三十多人选择了留下。他们最终选择相信这个虽然年轻,却言出必行、赏罚分明、并且尊重他们为“人”的少年。
“拜见主公”
刘晞看着眼前这支拼凑起来的、约有百余人的队伍,这是她真正的第一支“军队”。虽然装备简陋,人员复杂,但他们的眼中,已经有了光。
——————
“你是说,一个月后,黑山寨便会来攻?”
原本属于牛奂、如今已被刘晞征用的书房内,刘晞从一堆几乎能将她淹没的竹简和木牍中抬起头,眼中布满了血丝。
“是,还望郎君早做准备。”陈老伯躬身回道,神情凝重,“都说一山不容二虎,这霍阳山北,向来是黑山寨的地盘。大牛寨在此立足,本就抢了他们不少‘买卖’。”
就在刘晞打上来的前几天,黑山寨寨主亲自前来下了一封战书,言明一个月之后,要与大牛寨决一死战。这,也正是牛奂为何会如此急于劫掠村庄、扩充人手的原因。
“备战……”刘晞平静地颔首,示意自己知晓了。
陈老伯退了出去,屋内重归寂静,只剩下刘晞对着眼前如山的“公务”,无声地叹了口气。
她手下终于有了一支五十余人的队伍,但这个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人心未定,战力堪忧,绝不可能立刻投入战斗。因此,她决定先以大牛寨为临时据点,整编人马,加紧操练。
然而,组建一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