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我们可以回家了!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大齐在蔚蓝的航道上已然稳健地行驶了五个年头。昔日初建的青涩早已褪去,望京都的繁华不下于大昭任何一座重镇,港口帆樯如林,商旅络绎不绝。由龙霆舰为核心的护航舰队,已然成为这片海域当之无愧的霸主,确保了通往大昭乃至更遥远国度的商路畅通无阻。
这一年,裴明熙十七岁了。
褪去了少女最后的稚嫩,她身量拔高,姿容愈发清丽绝俗,眉宇间沉淀着身为国君的威仪与常年执掌权柄带来的沉稳冷静。只是在那双深邃的眸子里,偶尔会掠过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极淡的疲惫与思念。
这一日,春光明媚,海风带着暖意。她刚处理完朝务,回到寝宫,棠雨便捧着一封来自大昭的加急书信,轻步而入。
“陛下,大昭的家书到了。”棠雨有些激动的捧着书信,这五年来,虽说往来书信不少,可都是国与国之间的信函,唯有这次,棠雨知道不一样了,因为是皇后娘娘亲笔信,不再是大齐陛下亲启,而是吾儿明熙亲启的字样儿。
裴明熙接过那封厚厚的信,指尖触及信封上那熟悉无比的、属于母后温令仪的笔迹时,心尖便是一颤。她走到窗边,那里摆放着一张软榻,阳光正好,将整个角落烘得暖融融的。她倚靠在软枕上,小心翼翼地拆开火漆,展开了信笺。
母后的字,清秀中透着风骨,一如既往。信的开头,并无多少军国大事,尽是些琐碎而温暖的日常。询问她海外春深,是否记得添减衣物;念叨着大昭皇宫里她昔日种下的那株海棠今年开得极好;说起父皇近日偶感风寒,已无大碍,却被她逼着喝了三天苦药,那无奈又纵容的模样仿佛就在眼前;又提到裴佑玺打从归大昭后,日夜在在校场演练,身上的伤一茬接一茬,却硬是咬着牙一声不吭,颇有他父皇当年的风范……
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浓得化不开的牵挂与母爱,如同冬日里的暖阳,透过薄薄的信纸,熨帖着裴明熙漂泊在外的孤寂心灵。她静静地看着,唇角不自觉地弯起温柔的弧度,仿佛能透过这些文字,看到母后书写时那带着笑意的眉眼。
然而,看着看着,她的眼眶渐渐湿润了。
信中提到,裴佑玺如今已长成英挺的少年,他的努力是朝野上下有目共睹的。他不满足于仅仅学习理政,更在军事上展现了惊人的天赋和热情。大昭如今的海上力量重心已转移至大齐,归海府作为稳固的大后方,提供着坚实的支持。而裴佑玺,则一手组建并训练出了一支精锐的“铁骑”,这支队伍装备精良,骁勇善战,在最近的几次边境演练和剿匪中锋芒毕露,锐不可当,已隐隐成为大昭陆上的一支王牌劲旅。母后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儿子成长的骄傲与欣慰。
但信的末尾,那力透纸背的、几乎能让人听到一声悠长叹息的文字,却像一根最柔软的针,轻轻刺中了裴明熙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熙儿,一别七年,母后与你父皇无一日不思念你。每每见宫中你旧时景物,便觉心中空落。你父皇虽不言,然每每接到大齐捷报,喜悦之余,眉间亦难掩落寞。吾儿在外,建功立业,母后心甚慰之,然舐犊之情,难以自抑。海天辽阔,不知吾儿何时能归?哪怕只是小住些时日,让母后好好看看你,亦足慰平生……”
“盼儿归”三个字,重若千钧,带着母亲压抑不住的思念,瞬间击溃了裴明熙努力维持的坚强。一滴泪,毫无预兆地滑落,晕开了墨迹。她慌忙抬手拭去,却又有更多的泪水涌了上来。七年了,她将自己锤炼得如同龙霆舰的钢铁装甲,可母后这最朴素的期盼,却让她瞬间变回了那个渴望母亲怀抱的孩子。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平复心绪,继续往下看。后面的内容,却让她精神一振,神色变得复杂而凝重。
信中提到,经过数年观察与深思熟虑,大昭朝廷已正式议定,将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