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捡漏两件古董
第八十五章捡漏两件古董
李老板点头:“说得对,到了场上,不管别人举多高,咱心里得有个数,真东西不怕买贵点,但假东西白给都不能要。”
夜风从门缝里钻进来,带着点凉意。
沈浩把拍卖图录放进包里,心里有点激动,又有点期待。
他知道,拍卖会捡漏这事儿,运气占一半,眼力占一半,但最重要的还是平常心。
能捡到,是聚宝阁的福气。
捡不到,就当去学习了。
“明儿早点起,”沈浩锁上门,“争取多捡漏几个宝贝回来。”
李老板哈哈笑道:“借你吉言,最好能把那竹雕笔筒和博山炉都拿下,让聚宝阁再添俩镇店之宝!”
俩人说说笑笑往家走,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
拍卖会当天,沈浩和李老板跟着李灵儿往拍卖行赶。
那地方在老胡同深处,一栋灰砖小楼,门口挂着“鼎盛拍卖”的木牌子,看着不起眼,里头却挺热闹,进进出出的都是穿西装、戴眼镜的,手里都捏着本拍卖图录。
“咱仨穿得是不是太素了?”
李老板低头瞅了瞅自己的夹克衫,又看见旁边一个老头穿得跟要去赴宴似的,手里还拄着红木拐杖,他觉得自己穿的有点不合适。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沈浩笑着说道,“穿得太张扬,容易被人盯上,咱悄咪咪捡漏才方便。”
进了会场,里头跟电影院一样,一排排椅子对着个小舞台,台上摆着个话筒,旁边立着块大屏幕。
李灵儿熟门熟路地带他们往后排走:“后排清净,举牌也不扎眼,前排都是些大老板,爱抬价。”
刚坐下没一会儿,就见个穿旗袍的姑娘端着托盘过来,给每人递了瓶矿泉水。
沈浩翻开图录,手指在那竹雕笔筒和博山炉的页面上敲了敲:“等会儿这俩出来,咱先沉住气。”
开场先是几件字画,看着挺唬人,沈浩扫了两眼就没兴趣:“都是民国仿的,笔力太飘,不值当。”
李老板跟着点头:“你看那幅《虾趣图》,虾须都画得直挺挺的,哪有齐白石的活泛?”
拍了半个钟头,终于轮到杂项专场。
第一件就是个铜制香炉,看着跟沈浩他们上次被骗的铜印一个路数,起拍价五千,没人举牌,最后流拍了。
李老板小声说道:“看来上当的不止咱,这假铜器是没人敢碰了。”
“下一件,明代竹雕笔筒,存疑,起拍价一万。”
拍卖师的声音透过话筒传出来,台上的大屏幕亮出笔筒的细节图,竹片上的裂纹看得清清楚楚,有个角还缺了块。
“有人举牌没?”
拍卖师扫了圈会场,前排有个戴金丝眼镜的犹豫了下,慢悠悠举起牌:“一万二。”
沈浩没动,李灵儿在旁边拽了拽他袖子:“咋不举?”
“急啥,”沈浩盯着那笔筒的木纹,“这裂纹是老裂,不是新摔的,懂行的人少,等会儿再出手。”
果然,那戴金丝眼镜的举了两次就歇了,拍卖师正要说“一万五一次”,沈浩突然举起牌:“一万六。”
会场后排有人回头看,估计觉得这不起眼的笔筒不值当。
拍卖师敲了下槌:“一万六,还有更高的吗?”
等了几秒,又敲一槌:“一万六第二次……”
“两万!”
突然,有人喊了一嗓子,是个胖老板,正拿着放大镜看图录。
沈浩皱了皱眉,跟李老板对视一眼,看来还是有识货的。
“两万二。”沈浩继续举牌。
胖老板哼了声,举牌:“两万五。”
李老板有点急:“沈浩,差不多了吧?再往上就超预算了。”
沈浩没说话,心里盘算着,这嘉定派竹雕,完整的能值二十万,就算有裂纹,十万块拿下也不亏。
他深吸口气,举起牌:“三万。”
胖老板愣了下,估计没料到有人跟他死磕,犹豫半天,放下了手。
拍卖师敲下最后一槌:“三万成交!恭喜这位先生!”
沈浩松了口气。
李灵儿乐得直拍手:“成了!这漏捡着了!”
接下来又拍了几件东西,有真有假,沈浩他们没再出手,专等那博山炉。
轮到它时,台上的工作人员抬上来个黑黢黢的铜疙瘩,锈迹斑斑,看着跟从垃圾堆里捡的似的。
“宋代博山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