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少女心事
沈夫人头疼:“什么事?”
嬷嬷:“李侍郎家的李夫人不知从何处听到了传闻,现在赖在我们府门前闹,说......”
沈夫人简直怒从心起:“说什么?”一边问一边怒气冲冲地往外走。嬷嬷跟着她,犹豫着补充道:“说我们仗着太子的权势横行霸道,杀人不偿命,而且......而且外头围了不少人,都在传这几日那谣言。”
沈夫人正往门口去,走到半路遇到了听到消息的沈明姝:“母亲,我和你一块去。”
沈夫人觉得不妥:“外头人多口杂的,你这样出去不妥。别担心,我已经派人去请你爹回来了,我们会处理好的。”
“当日在府衙堂前李侍郎一行人就已经将事情的原委捋清楚了,此次前来不过是借着那谣言来给沈家施压。母亲,现在我在这儿,当日堂上的事情我一清二楚,所以我才更要出面,这样才能更好的堵住悠悠之口。”
沈夫人见她这样坚持,也就随她了:“那好,只是你别逞能站到我身后。”随即带着她出去了。
沈府门口,在那拍着门叫喊着的正是当日已经神智不清失手伤了太子的李夫人。沈明姝见状忍不住冷笑:“扶摇,你先带着人去官府走一趟,就说这里有人闹事,请梁大人过来一趟。”
原本跌坐在门边不停哭喊的李夫人见沈明姝出来,疯了一般地朝她扑过去,嘴里还大声地呼喊道:“就是你!就是你害了我儿!就算我儿有得罪你的地方,你大可来寻我们做父母的,怎的就这样要置他于死地啊!”
门口围观的路人百姓,听到李夫人说的话,再结合刚出炉的小道消息,一时之间看向沈明姝的眼神都有些玩味。沈明姝却不为所动,只是静静看着李夫人,眼里带着沈夫人看不懂的一丝悲悯,又有一丝冷漠。
不知为何,这种时候沈夫人觉得沈明姝全然不似平常那般平易近人,周身散发着冷漠疏离的气场,让她原本想将她往后拉的动作都缩了回去。
不多时,李侍郎跟着梁大人后脚过来,看到正在沈府门口撒泼的夫人,一副束手无措的模样,看得沈明姝忍不住嗤笑:“李大人,我记得当时在公堂之上是非曲直已经十分明朗,太子殿下也已经下旨要李夫人居府静养无召不得出,怎的大人府上连个人都看不住?李夫人身体有恙但是身边怎么连个贴身伺候的人都没有?还让她这么跑到我沈府面前闹事?李大人,看来当日太子的训诫,您是半点没放在心上啊。”
李侍郎没想到以来就被这丫头给了个下马威,但是梁大人也在场,沈明姝搬出了太子,这下他也只能唯唯诺诺地说:“确实是本官疏忽......”
沈明姝却没耐心跟他打这个马虎眼:“究竟是疏忽还是有意为之,李大人自己跟梁大人解释吧。只是当日在公堂之上我已自证李辉之死与我并无干系,今日尊夫人这样朝我泼脏水,李大人是不是该给我个交代?”
沈明姝说这话时仅看了一眼李大人,而后就转向了梁大人,目光带着询问:这事儿是不是该给我做主啊?
梁大人汗颜,要不说这京官难做呢,这是两头都得罪啊......
“是,我儿之死确实与沈家无关,是我夫人丧子心情郁结导致精神恍惚听信谣言,中伤了沈姑娘,下关在此给您赔个不是。只是请姑娘看在她是失了孩子的份上,饶过她这一回......”
“李大人这话说得倒叫我听不明白了。上回在公堂上李夫人就已经神智不清了,太子殿下也早早地就要您让李夫人好好养病,怎么现在李夫人全无好转之像又跑出来了,现在却成了她的错了?依我看,这事主责在您吧?”沈明姝是真的烦了,李夫人神智不清,当初刺伤太子之后都神思恍惚,今日却这么巧地跑到沈府来闹事,还是在沈家刚传出流言的时候,这么巧,若说没有李侍郎的放纵和指使她是半点也不信的。
现在倒是把责任都推到了这神智不清的李夫人头上,还拿丧子之痛做掩饰。一回两回也就算了,难道回回别人都要因为你失了儿子而容忍你吗?
“梁大人,污蔑他人毁人声誉当如何处置,这事您或许比我清楚,今日就劳烦您为我做一回主,”说罢她还扫视了一圈周围看热闹的人,在众人心虚地扭头和避开眼神地动作里继续说道:“在场的诸位也算为我做个见证,李侍郎可是亲口说了我与他儿子的死无关。今日之后,若是还有人再拿这事嚼舌根,有一个算一个,我必抄送官府,绝不姑息!”
李侍郎被说得抬不起头,梁大人也是无奈地摇头,人家一个小姑娘,先是被污蔑杀人,后又被造谣与李辉那样的人有纠葛,是个正常人都会生气。
事情已经澄清了,剩下的事该怎么做就是梁大人的事了,她们在场反而让梁大人更为难。所以沈明姝表明完立场,朝着梁大人恭敬地行了一礼,就扶着还有些懵的沈夫人回去了。两人刚走进一进门,就看到沈明娴有些心虚地站在那儿等着她们。见她们进来,她嗫嚅地叫了一声:“娘......”,见到沈夫人疲惫又失望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