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熔炼全新的坦克炮管!
陈小军那小子,终究还是回来了。
再次站在苏远面前时,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脸上并没有太多不好意思的神情。
半年多的军旅生涯和边境历练,在他身上沉淀下了一种远超同龄人的沉稳,甚至带着一丝经历过生死搏杀后特有的凌厉气息。
他跟随苏远习武两年多,底子极为扎实。
此番又在真正的战场上摸爬滚打,冲锋陷阵并能全身而退。
实战经验和对拳法的领悟更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虽然年纪尚轻,但眼神中的锐气和行事的老练,已不容小觑。
回来拜见过师父苏远后,陈小军便直接进入了红星轧钢厂。
正如苏远之前对陈将军所言,他被安排进了保卫科,但具体职责非常明确。
全面负责技术研发中心的防卫与安保工作。
他这一来,原先技术中心保卫科的成员可就叫苦不迭了。
陈小军一到任,就听说了之前一机厂的人竟敢上门**、还差点惊动苏远亲自处理的事情,顿时火冒三丈。
他立即下定决心,要对现有的保卫人员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强化训练!
那训练强度,完全是按照野战部队,甚至是侦察兵的标准来的!
天不亮就得起床,全副武装在偌大的厂区里跑操,然后是各种令人咂舌的体能训练:
俯卧撑、引体向上、负重深蹲、障碍穿越……
往往一轮早餐前的晨训下来,不少原本自诩身手不错的保卫干事,就已经累得快要爬不起来了。
关键白天他们还得正常轮班站岗、巡逻。而到了晚上,居然还有夜间潜伏、应急反应等训练科目!
这架势,分明是要把这帮保卫干事当成特种兵来锤炼!
不仅如此,陈小军还严格落实了陈将军之前的指示。
安排了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岗哨。
白天黑夜两班倒,确保技术中心时刻处于严密监控之下。
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和执勤节奏,自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很多人私下里叫苦连天,毕竟以前的日子虽然钱不多,但还算清闲舒服。
尽管能被选拔进入技术中心保卫科的,原本都是轧钢厂保卫处的精英。
但面对这种近乎残酷的“特训,依然有人顶不住压力。
对于这些叫苦抱怨、无法达到训练要求的人,陈小军处理得也相当干脆利落,丝毫没有勉强。
他虽然只有十五岁,但经历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之丰富远超常人。
十二岁时就被顾无为带着上过战场见识过血与火,前段时间更是独自在边境真刀**地拼杀过,是从**堆里爬出来的。
他的心态和手腕,远比普通人强硬。
除了在师父苏远、师伯以及那个让他倍感压力的小师妹面前会收敛些。
在其他任何人面前,他都是说一不二、作风硬朗的“小阎王”。
一番雷厉风行的整顿后,一批无法适应新标准的人员被调整出了技术中心护卫队伍,退回轧钢厂总保卫科,从事常规的安保工作。
随后,陈小军又通过自己的渠道,招募了一批可靠的退伍军人补充进来。
其中还有两人,是他这次从老部队特意带回来的、绝对信得过的过硬战友。
他将这些精兵强将重新整编,组成了一支全新的队伍,并亲自命名为——“中心护卫队”。
至此,技术中心专业安保力量的架子,总算被他硬生生地搭建了起来。
能最终留在“中心护卫队”的,无一不是体能、意志和忠诚度都经过考验的精英。
虽然训练极其辛苦,但厂里也给予了他们特殊的待遇和照顾。
每天的早餐保证有一个鸡蛋,午餐必有荤菜,而且所有这些营养补助都由厂里特批经费支出,不用他们自己花一分钱。
此外,护卫队成员几乎全部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吃住在厂区提供的宿舍,方便随时响应。
为了让他们更加安心工作,陈小军还特意向苏远申请,大幅提高了这支队伍的津贴和福利标准,收入水平远高于厂里其他岗位。
这优厚的条件传开后,不知道让多少之前被刷下来的人以及厂里其他工人羡慕得眼红。
那些当初因为吃不了苦而被淘汰的人,刚离开时还私下抱怨陈小军管理太严、不近人情,是故意折腾人。
如今看到“中心护卫队”令人艳羡的待遇,再面对旁人投来的戏谑目光,顿时哑口无言,肠子都悔青了。
厂里不乏有看热闹的人调侃:
“啧,当初是谁说人家训练是折磨人来着?”
“就你们精贵,吃不得半点苦头!”
“看看人家能坚持下来的,现在是什么待遇?”
“眼红了吧?后悔了吧?晚喽!”
与此同时,在技术中心的实验车间里,气氛则是另一种紧张。
一群人正屏息凝神,紧盯着前方一座不算巨大的电熔炉。
更准确地说,这是一座不久前由苏远亲手设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计并指导建造出来的——电渣重熔炉。
技术中心的工人们和技术员们对于苏远时不时就弄出些惊世骇俗的新发明已经逐渐有些麻木和习惯了。
反正苏厂长讲解的那些深奥原理他们大多也听不太懂。
前不久苏远刚搞出了能极大提升炼钢效率的转炉炼钢技术当时大家还能勉强理解个大概。
但这次的电渣重熔技术涉及到更精深的冶金物理化学原理他们就真的如同听天书一般了。
不过没关系他们早已达成了共识。
看不懂没关系跟着苏厂长干负责喊“666”和严格执行操作就行了!
等待熔炼结果的间隙工人们忍不住小声议论起来:
“苏厂长这脑子到底是咋长的?怎么能想出这么多厉害玩意儿?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才?”
“那可不!苏厂长的境界根本不是咱们能想象的!”
“就说这炼钢的技术简直被苏厂长玩出花来了
“之前是追求速度缩短时间。”
“这次听说完全不同是要极致地提纯提升钢材的内在质量!”
有人好奇又带着些不自信地问:“咱们都知道苏厂长厉害可他发明的这些东西跟外国人的先进技术比起来到底怎么样?应该……快要赶上了吧?”
这反映了当时国内普遍缺乏技术自信的心态。
旁边一位经验丰富的五级锻工沉吟了一下不太确定地说:
“外国具体是啥情况咱也不清楚。”
“但就苏厂长搞出的这转炉和眼前这个电渣重熔炉绝对不简单!”
“至少放眼全国我敢说绝对找不出第二份这样的技术!”
听到这话周围的人都发出连连惊叹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敬佩与自豪交织的神情。
不远处的苏远也听到了这些议论他暗自摇了摇头。
厂里还是缺乏专业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