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 13 章
皇帝还蛮喜欢北京城的夜,街上有各样的商铺子,推车的小贩,夜游的百姓人挤着人。马车走在街道里,搁着窗帘就能听见行人的说话声。
但过了鼓楼大街人烟就稀少了,越是靠近皇城根,巡逻的侍卫就会多起来,半个时辰就能走过三班人马。
四福和皇帝早早的就在鼓楼大街前就把马车撂下了,逮着巡逻的空档,四福先摸到掖门下。轻三下,重三下敲响宫门。
没一会儿里面就探出来一个小侍卫,四福付了银子,门后又出来两个小太监推着木板车,上面载着两个大恭桶。
小太监打开盖子,四福凑上去闻了闻不带一点污秽气味,甚至还有淡淡的艾草香。
“这回弄不错,下次就照着这个标准弄。”
四福颇为满意跑回去接皇帝,皇帝搭着他的手熟练的钻进恭桶里盖好盖子,侍卫打开门,小太监一人一边推着车进宫。
掖门一掩,大红宫墙就彻底隔绝了北京城的烟火。紫禁城很安静,安静的叫人觉得呼吸声都觉得扰人。
皇帝坐在桶里听着车轱辘声,突然顶起桶盖,扒拉着桶沿探出脑袋来。
“四福,咱们怎么每次那么容易就出宫了?那朕的皇宫岂不是也漏成筛子,花点银就能进紫禁城了?”
四福认真想了想,问道:“爷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当然真话。”
“那奴婢说了您不能生气。”
皇帝不耐烦道:“你说就是,怎么那么多废话。”
四福背着手走近板车,低声道:
“爷,紫禁城门禁守卫这会儿还算严的了。先帝时,还有百姓捡了禁卫军的牌子进宫来卖烧饼的,奴婢还买过呢,手艺确实是比宫里的厨子好。后来是不时还有百姓跑近宫来溜达,叫禁卫军抓住的。不过这两年这样的事少了,但花点银子出宫还事可以的,就是掖门这帮小子胃口越来越大了,进出一次宫门就得花二两银子,肉疼!”
皇帝:“靠银子买路,这不是玩忽职守吗?禁卫处的统领不管的吗?”
四福:“哪儿有空,上行下效都忙着捞银子。上面卖官鬻爵,底下守卫捞捞油水。再说了禁卫军一个月二两银,上面的关老爷还经常用胡椒折俸,这玩意不能当饭吃啊。一个月就那么三瓜两枣的,拼什么命啊。”
皇帝听得心里拔凉拔凉的,“那四福,你会朕拼命吗。”
四福:“……”
皇帝有些尴尬,钻回桶里,“朕才不用你们为朕拼命呢,你们只要好好的,在朕身边就行了。”
外面没有回话声了,皇帝其实还有些失望。做了那么多荒唐的事,收买人心,强买强卖,其实就是想要找一个为自己拼命的人。
———
苏府第,当夜文夕夫人回房就把皇帝半夜钻苏娘子闺房的事告诉了苏老先生。
老先生忧心的一宿没闭眼,躺在床上唉声叹气,扰得文夕夫人在被子里狠狠的踹了他一脚。
“不睡就滚下床去,摊上你那么个父亲可是害惨我母子几个了。当年我就不同意你把那小子带回府来,不然那小子能惦记上念念?”
“我的夫人你可轻点,老夫可不比当年了,你这一脚也太狠了。当年你不也挺心疼那小子的。咱家三个孩子有的,你哪样少了那小孩的份。衣服、鞋子、文房、吃食都要多备上一份一模一样的,他也是在你我夫妻膝上长大的孩子。其实就跟亲生的一样,他现在见着大郎他们还一口一个哥哥的叫着。”
苏老先生腰上挨了一脚疼得心颤,赶紧往床外挪挪,枕着胳膊忧心忡忡的望着床缦。文夕夫人撇了他一眼,想起往事神色有些动容。
“其实他不动念念还好,我还愿意再叫他一声季礼。他若只当念念是妹妹该多好,你说他那时候那么小,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心思来。我觉得不能再让念念待在京城了,总觉得要出事。”
苏老先生警觉起来,“出什么事?”
文夕夫人白了老先生一眼,“你们男人当爹可真是容易,下了种就不用管了是不是?苏萤臣你这爹当的可真是合格,你自己女儿的心思你一点都不知道?”
苏老先生有些懵,文夕夫人嫌弃他又在被子里踹他一脚。
“我看今晚就是你女儿故意放那小子进院的,念念年纪小,未经情事。经历那么一遭,那小子做了她的第一个男人。心中再恨却总归还是有些不一样,哪能受得了那般死缠烂打,日子一久只怕真的要进宫去。正好大郎回来了。明日一早就让他带着念念回西北去,躲远点我就不信避开这桩祸事了。”
苏老先生这话听得下巴都要吓掉了,“夫人的意思念念喜欢皇帝那小子了?”
文夕夫人:“……”
苏老先生后怕道:“这可万万不能,天家无情,一入宫门深似海。嫁个寻常夫婿,老夫大学士的门第,家中两个封疆大吏,念念只管在夫家横着走,谁敢让她受一点委屈。要是嫁入皇家咱们做爹娘的往后可什么话都说不上了,何况那小子不能生了,跟捡根烧火棍回家有什么区别?”
文夕夫人被逗扑哧一笑,挪动身子用胳膊捅了捅苏老先生。
“你就那么看重生孩子,男人、女人在你心里就是用来传宗接代的?那我这些年给你生那么多孩子,也只是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了?”
“夫人这话说哪里去了,夫人在老夫心里自然就是顶顶珍贵的珍宝。”苏老先生探身支着胳膊望着文夕夫人的眼睛,“老夫为什么嫌弃那小子不能生了,那自是因为我好端端的女儿为何要委身他。你我夫妻都是过来人了,这件事真的只是生孩子传宗接代吗?”
“哼,我才不与你说这些废话。那小子能不能生,我都不同意念念嫁进皇家去。”
文夕背过身去,沉默了一会儿,忽然沉声道:
“韶川,要不然你辞官吧,还有大郎、二郎让他们都回四川去,我们再也不管朝廷里的事。江山是岳家的,并不是苏家的。”
“夫人最是明白事理,怎会说出这些话。老夫还有大郎、二郎并不是做的岳家的官,做的是天下百姓的官。老夫不会辞官,大郎和二郎也不会辞官,也许有一日我们死在任上,正是心之所求。”
苏老先生从背后抱住文夕夫人,她有些难过,觉得刚才那般话辜负了大儒父亲文鸣阳的教导,白读了这些年的圣贤书。
她难过道:“那苏家是我的,请你们为我保护好我的女儿。”
苏老先生:“文夕,念念是我们的女儿。老夫一定会保护好她,明日老夫就去李家探探风声。李家那小子还愿意娶念念,我们就把亲事定下来。不愿意,就让大郎带着念念回西北去。”
—————
皇帝选秀,这次在京畿选一后两嫔。大选期间,京师凡婚嫁之事具停。除已婚配女子,凡家境清白,端庄贤淑的适龄女子皆可参选。
官府文榜发下去两天,衙门前就挤满了前来看报名或是看热闹的百姓。
报名女子经礼部初选,钦天监测算过八字后,最终入选二十名秀女,画师画好画像连通花名册一起送进宫中备选。
早朝过后,小太监就在乾清宫里举着画像供皇帝过目,大福伺候在一旁读花名册。
“大兴府县令周远胜之女,周妙妙,年十四。”
皇帝瞧着画里的窈窕姑娘皱眉,“那么小也适龄?朕十七了,她才十四!”
大福摆摆手赶紧让人收起画轴,又接着念道:“大理寺少卿莫青山之女,莫梨,年十六。”
皇帝看着画没出声,大福低声提醒道:“爷,这个不错,年纪同您差不多大小,模样也俊俏。”
皇帝:“下……下一个,这个太瘦了不好。”
大福只好接着再念,“礼部尚书郭书郭大人之女,郭萍萍,年十七。”然后他压低了声音提醒皇帝,“万岁爷,这个郭尚书的千金,京城里有名的才女。”
“下一个……”
“吏部侍郎石佑文之女,石鸢,年十五。”
“左都御史范铭之女,范如意,年十六。”
……
大福一口气把剩下的花名册全念完,皇帝瞧着画上个顶个的天仙无动于衷。
“万岁爷,您觉得怎么样?奴婢觉得礼部尚书的千金出身名门,品行样貌样样俱佳,而且长的是不是还有点像苏娘子。”
皇帝冷冷的剜了他一眼,不高兴道:“你是不是收他们银子了?朕的苏娘子呢,她的画像怎么不在这里面?”
大福心虚,扑通跪在地上磕头请罪,“奴婢知错了,再也不用敢了,皇上饶命!”
“行了,你起来,朕没说要把你怎么样。叫他们把这些都收了,瞧着朕心烦。”
皇帝转身坐上步撵走了,大福擦着虚汗起来,赶紧让人把画轴都收了。小跑着追上皇帝,进了乾清宫皇帝就开始研磨铺纸。没一会儿一个活灵活现的苏娘子就跃然纸上了,坐在轮椅里目视远方。
大福凑在皇帝跟前,咂舌道:“万岁爷,您怎么不用着苏娘子人都能把她画的那么像。奴婢从前看画师给先帝嫔妃们作画,可是要把人坐的脖子都僵了。”
皇帝被夸得有些翘尾巴,“苏娘子在朕心里,朕自然不用看她也能把她画的很好。朕一会儿就写旨,你把画和圣旨一起送到礼部。让他们派人带着册宝明日去苏家提亲宣旨,这次朕一定要娶到苏娘子。”
“可是万岁爷……”大福压低了声音道:“奴婢听说这次苏家根本没给苏娘子报名选秀,娶亲这件不管是天子还是寻常百姓都讲究一个你情我愿。您这直接让礼部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