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1 章 唐**调研
水又市,李毅飞刚结束一场关于开发区进度的协调会。
连日的奔波让他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明亮。
李毅飞刚回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孟子义就拿着一份**快步走了进来,神色严肃。
“市长,省委办公厅刚发来的急件。”孟子义将文件放在办公桌上最显眼的位置。
李毅飞“嗯”了一声,拿起文件。
是《关于省委唐**赴水又市调研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后面还附着一份《“海外遗珍·中国古代书画精品展”活动方案》。
文件要求水又市高度重视,由他李毅飞主要负责陪同接待,确保活动圆满成功。
李毅飞逐字逐句地看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表面上,这只是一次常规的上级调研和地方文化活动。
省委领导视察,高规格书画展,一切都符合程序,挑不出毛病。
但李毅飞心里那根弦,却微微绷紧了。
太“周到”了,周到得像是为他量身定做。
唐**分管文化,调研名正言顺。
但这“海外遗珍”展,由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具体承办,时机又卡得这么准……他想起之前丝带地产、鼎盛建工那些人的手段,虽然低劣,但说明他们贼心不死。
这次,会不会是换了更高级的打法?
李毅飞放下文件,看向窗外。
楼下,城市的运转井然有序,但这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暗流涌动。
“你怎么看?”李毅飞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地问孟子义。
孟子义略一沉吟,谨慎地回答:“市长,文件本身没有问题。
唐**来调研,对我们市的文化工作是促进。
只是……这个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我印象中其理事长徐文渊,交际圈比较复杂,和之前那些企业似乎也有些往来。”
李毅飞转过身,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通知**办、市府办、宣传部、文化局、**局、接待办主要负责人,半小时后到一号会议室开会。”
“是!”孟子义立刻领命而去。
半小时后,政府一号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李毅飞坐在主位,开门见山:“省委唐**要调研我市文化工作,同时要求我们配合一个高规格的书画展。
这是省里对我们工作的重视,也是一次展示水又市形象的机会。”
李毅飞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但是,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警惕。
接待工作必须万无一失,不能出任何纰漏,更不能给任何人钻空子的机会。”
李毅飞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现在成立专项接待领导小组,我任组长。
下面我宣布几条纪律:第一,所有接待方案、活动流程,必须经过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形成纪要,严格按方案执行,任何人不得擅自变更。
第二,文化局牵头,会同**、消防、电力等部门,对展览场地‘翰墨艺廊’进行全方位安全检查,确保绝对安全。
第三,宣传部负责统一宣传口径,所有对外报道必须审核。
第四,接待办负责后勤保障,标准就按省里规定,不许超标,也不许缩水。都清楚了吗?”
“清楚了!”众人齐声应道。
“好,散会之后立刻行动。”李毅飞一挥手,众人鱼贯而出。
会议室里只剩下李毅飞和孟子义。
李毅飞揉了揉太阳穴,对孟子义说:“子义,你私下找市博物馆的老馆长,他是文物方面的专家,请他帮忙看看这个展览的展品清单,特别是那些重点展品,摸摸底。”
“明白。”孟子义点头,他知道市长这是要知己知彼。
接下来的两天,水又市像一台精密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接待方案改了又改,安保措施查了又查,每个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
孟子义那边也有了回音。
他向李毅飞汇报:“市长,老馆长看了清单,说展品确实都是真品、精品,有几幅市面上罕见。
不过……”他顿了顿,“老馆长说,其中一幅宋代《嘉禾瑞鹤图》,他记得好像在某个内部交流资料上见过类似著录,但具体记不清了。”
李毅飞眼神微动。
宋代古画……他想起岳父苏保国书房里好像挂着一幅仿古的《瑞鹤图》,说是祖上留下来的念想。
难道这其中有什么关联?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李毅飞没有深究,但心里的警惕又提高了几分。
“知道了。”李毅飞淡淡道,“做好我们该做的就行。”
第三天上午,阳光正好。省委唐**的车队准时抵达水又市边界,李毅飞带着四套班子主要成员在此迎候。
简单的寒暄后,调研正式开始。
李毅飞陪同唐**视察了市图书馆新馆、数字创意产业园等地。
汇报工作时,李毅飞数据翔实,思路清晰,对答如流。
唐**频频点头,对水又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表示满意。
中午的工作餐安排在**招待所,标准是四菜一汤,简单却不失礼节。
席间气氛融洽,唐**还关心地问了问李毅飞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下午两点,调研队伍来到“翰墨艺廊”。
展馆门口,省文化厅的领导、基金会理事长徐文渊,还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是省内文物鉴定权威傅伯年教授,都已等候多时。
徐文渊满面春风地迎上来,与唐**、李毅飞等人一一握手。
“唐**、李市长,欢迎欢迎!这次展览能放在水又市首展,是我们的荣幸啊!”他说话时,目光在李毅飞脸上多停留了一瞬,笑容意味深长。
李毅飞面色如常,与他轻轻一握便松开:“徐理事长客气了,支持文化建设是我们应该做的。”
傅伯年上前,用他特有的沉稳语调介绍道:“这次展出的四十余幅书画,都是海外华人收藏的珍品,涵盖了宋、元、明、清多个时期,可谓难得一见。”
一行人步入展厅。柔和的灯光下,一幅幅古画静静地陈列着,墨色古雅,气韵生动。
傅伯年的讲解专业而生动,从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