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奇迹武器
“轰——隆隆……”
沉闷的咆哮声从船体深处传来,打破了太平洋上长达三天的死寂。黑色的巨舰尾部,两道充满了力量感的白色浪花翻涌而出,将那片如同镜子般平静的蔚蓝海面搅得粉碎。
苏溟舟站在舰桥上,能清晰地感觉到脚下甲板传来的、属于柴油发动机的规律震动。他不喜欢这种感觉。这声音闻起来,全是柴油和金钱的味道。
依靠着这两颗昂贵的“心脏”,“郑和号”终于在耗费了近一吨宝贵的柴油储备后,如同挣脱了无形枷锁的巨兽,艰难地爬出了这片该死的赤道无风带。
又过了两天,当东北信风那熟悉而有力的气息再次鼓满三面巨帆时,苏溟舟才终于下令,熄灭了发动机。
世界,瞬间安静了下来。
只剩下风帆被吹满时那“呼呼”的低吼,和船首劈开波浪时那“哗哗”的悦耳水声。巨舰再次恢复了它那优雅而沉默的姿态,依靠着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向着北美大陆坚定地航行。
但苏溟舟的心情,却无法像这片海面一样重归平静。
那被白白消耗掉的一吨柴油,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他知道,以“破晓之心”目前的工业能力,想要重新获得一吨高品质柴油,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摆脱一片“无风”的海域。
他回到了船长室,那股属于柴油的刺鼻味道似乎还萦绕在鼻尖。他坐回海图桌前,目光却没有落在电子海图上,而是落在了一旁那本用来记录航海日志的笔记本上。
日志的最新一页,潦草地记着几个关键词。
“珍珠港”、“詹姆斯上校”、“幽灵轰炸机”、“超高空”、“高隐身”、“远程打击”。
这是他在夏威夷那场“假期”中,最大的收获。
那是一次非正式的酒会。那位对他们这艘“木头船”充满了轻视,却又不得不碍于“盟友”和马可·李的面子而保持客气的詹姆斯上校,在喝多了几杯之后,终于还是没忍住,吐露了一些关于北方战线的“苦水”。
“……那群该死的倭国猴子,就像疯狗一样缠着我们不放。但他们只是麻烦,不是威胁。”苏溟舟清晰地记得,詹姆斯上校当时晃动着酒杯里的冰块,那双蓝色的眼睛里,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情绪——恐惧。
“真正可怕的,是他们的那个
‘新主子’。”
“第四帝国。”
“我们的一支航母编队,在阿拉斯加外海,连对方的影子都没看到,就被瘫痪了。”上校的声音压得很低,充满了挫败和不甘,“我们的预警机在最后时刻,只捕捉到了一个模糊的、以超高音速掠过的信号。然后,某种……某种……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棍子’,就精准地命中了‘尼米兹’号的甲板。”
“不是核弹,谢天谢地。但那恐怖的动能,依旧把飞行甲板砸了个对穿,引发的大火烧了整整两天。”
“幽灵,”上校最后用这个词来总结,“我们就像是在和一群幽灵作战。他们能看到我们,我们却连他们的影子都摸不着。”
这番话,在当时听来,只让苏溟舟感到了一阵后怕。但此刻,当他将这番话,与他们在海南儋耳废墟上看到的那个、如同被外科手术刀精准切割过的、彻底“物理格式化”的巨大弹坑联系在一起时……
一股冰冷的寒意,顺着他的脊椎,一路爬上了天灵盖。
儋耳的科考站,是被“幽灵轰炸机”摧毁的。
这个推论,几乎是瞬间就在他脑海里成型。只有那种从天而降的、超高音速的动能打击,才能造成那种干净利落、仿佛要把整座山头都从地球上抹去的恐怖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
敌人,到底掌握了什么科技?
苏溟舟打开了那台陪伴了他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旧笔记本电脑,点开了那个,几乎已经成为他信仰的“方舟计划”数据库。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去搜索那些能让自己活下去的“生存技术”。而是第一次,将搜索的目标,对准了那些旨在“毁灭”的科技。
他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詹姆斯上校口中的“幽灵轰炸机”。它必须具备全球航程、超高音速、以及高空高隐身的特性。
第二,王教授和周教授苦苦寻找的那个,引发了全球冰川融化的“异常热源”。它必须能够,在人类无法察觉的情况下,将无法想象的庞大能量,精准地投射到地球的特定地点,比如南极、比如青藏高原。
苏溟舟在搜索框里,敲下了几个关键词。
“二战”、“德意志”、“奇迹武器”。
如果“第四帝国”真的与那个覆灭的纳粹幽灵有所关联,那么他们最有可能继承的,就是那
些在二战末期,充满了疯狂想象力,却又因资源枯竭而未能实现的……末日蓝图。
数据库的搜索结果,是海量的。从V-2火箭,到Me-262喷气式战斗机,再到那些充满了荒诞色彩的“飞碟”和“死亡射线”。
苏溟舟耐心地,一页页地翻看着。他过滤掉了那些明显不切实际的幻想,将目光锁定在了“航空航天”和“能量武器”这两个领域。
很快,两个即便是以旧世界的眼光来看,都堪称“丧心病狂”的绝密计划,跃然于屏幕之上。
第一个,代号——“Silbervogel”。
“银鸟”。
苏溟舟看着那张充满了流线型美感,却又散发着冰冷杀意的设计蓝图,呼吸,不由自主地急促了起来。
这是一个由二战时期德国最顶尖的空气动力学家欧根·桑格尔(EugenS?nger)提出的“亚轨道轰炸机”计划。
它的设计理念,在那个连喷气式飞机都才刚刚诞生的年代,简直如同天方夜谭。
“银鸟”并非依靠机翼飞行。它更像是一架航天飞机。它将被安装在一个长达三公里的巨型火箭滑轨上,由火箭发动机助推,加速到惊人的每小时一千九百公里!
当达到这个速度后,它将点燃自身的主火箭发动机,以一个巨大的仰角,冲向一百五十公里高的近地轨道!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在抵达最高点之后,它将关掉发动机,以超过二十马赫(22000公里/小时)的恐怖速度,重新扎向大气层。利用其扁平的机腹,在致密的大气层上,像一块“打水漂”的石子一样,进行一次又一次的“高空弹跳”!
每一次弹跳,都会让它重新获得高度,继续向前滑行。
“……一次发射,足以环绕地球。”苏溟舟看着数据库里那冰冷的文字描述,只觉得自己的牙齿都在发酸。
全球航程、超高音速、亚轨道高空……
这不就是詹姆斯上校口中那架“幽灵轰炸机”的完美写照吗?!
苏溟舟几乎可以肯定,“第四帝国”并没有发明什么全新的科技。他们只是捡起了他们“祖先”在近一个世纪前,就已经绘制好的疯狂蓝图!
凭借着旧世界崩溃前那更先进的材料学(耐高温陶瓷、碳纤维复合材料)、更精准的制导技术(卫星与惯性
导航),以及更高效的推进系统。他们将这个本应只存在于图纸上的“奇迹武器”,变成了悬在所有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就是他们敢于向全世界宣战的底气!
苏溟舟强压下心中的震撼,继续向下翻看。
“银鸟”解决了“精准打击”的问题。那么,“融化冰川”呢?
他换了一个关键词。
“能量武器”、“天基”、“聚焦”。
很快,另一个更加疯狂,更加充满了“神话”色彩的计划,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Sonnengewehr”。
“太阳能大炮”。
这是一个由火箭专家赫尔曼·奥伯特在1929年,就提出过的“天基武器”构想。
这个计划的核心,是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部署一面由金属钠制成的、直径超过三公里的……巨型凹面镜!
它的作用,只有一个。
——将太阳光,聚焦成一束直径足以覆盖一座城市,温度足以熔化钢铁、煮沸海洋的……毁灭光束!
按照奥伯特的设想,这面“轨道镜”,将是日耳曼民族,统治地球的“终极权杖”。它可以悄无声息地,将任何一个胆敢反抗的城市,从地图上彻底抹去。
苏溟舟看着那张充满了荒诞与邪恶的设计草图,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大脑!
他终于明白了。
一切都串起来了。
王教授苦苦寻找的“异常热源”!
周毅教授在南极冰盖下,侦测到的“非自然地热活动”!
林沧月模型里那无法解释的、导致全球冰川同步崩溃的“神秘能量”!
根本就不是什么狗屁的“地热”!
而是来自天上!
来自那片深邃、冰冷、看似空无一物的……太空!
“第四帝国”……他们,他们竟然真的……把这东西造出来了!
苏溟舟的大脑,一片空白。他终于拼凑出了敌人那令人绝望的、完整的武器库。
“太阳能大炮”(Sonnengewehr)——这,是他们的“战略级”武器。他们并没有像它的设计者所设想的那样,用它来直接焚烧城市。那太招摇了,也太浪费了。
他们用了一种更阴险、更毒辣、更“釜底抽薪”的方式。
他们用这面悬挂在太空中的“死亡之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对着南极、对着青藏高原、对着格陵兰岛……对着这个星球上所有巨大的淡水冰库,进行着精准的、低功率的……“慢火炙烤”!
他们不需要煮沸海洋。他们只需要让那些冰川,融化得快一点,再快一点。
于是,大海啸来了。洪水淹没了内陆。全球的淡水循环被彻底打乱。“先洪后旱”的生态灭绝,如期而至。
他们用这种方式,兵不血刃地就将所有的大陆文明,都拖入了死亡的泥潭。
而当那些侥幸在洪水中活下来,试图重建秩序的“余孽”(比如华夏、比如米国、比如欧盟)出现时,他们便会动用他们的“战术级”武器——
“银鸟”。
那种神出鬼没的亚轨道轰炸机,就是他们握在手中的“手术刀”。
他们用这把刀,精准地切除了海南的科考站,这个最接近南极真相的“大脑”。
他们用这把刀,重创了米国的航母编队,这个在太平洋上最有威胁的“拳头”。
他们用这种“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和那场席卷全球的“生态灭绝”,双管齐下,将整个世界,都**于股掌之上!
“天基势力……”
苏溟舟缓缓地靠在了椅背上,那张总是充满了平静和坚毅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绝望。
他抬头,透过舰长室狭窄的舷窗,看了一眼外面那片蔚蓝色的、广阔无垠的太平洋。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脚下这艘,由木头和钢铁构成,依靠着最原始的风帆和柴油机,才能勉强航行的……“郑和号”。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与敌人之间那道,如同深渊般无法逾越的……
技术鸿沟。
他们还在为了下一顿饭,为了几桶柴油,为了几块橡胶而拼死拼活。
而他们的敌人,早已经……
站在了天上。
他们用了一种更阴险、更毒辣、更“釜底抽薪”的方式。
他们用这面悬挂在太空中的“死亡之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对着南极、对着青藏高原、对着格陵兰岛……对着这个星球上所有巨大的淡水冰库,进行着精准的、低功率的……“慢火炙烤”!
他们不需要煮沸海洋。他们只需要让那些冰川,融化得快一点,再快一点。
于是,大海啸来了。洪水淹没了内陆。全球的淡水循环被彻底打乱。“先洪后旱”的生态灭绝,如期而至。
他们用这种方式,兵不血刃地就将所有的大陆文明,都拖入了死亡的泥潭。
而当那些侥幸在洪水中活下来,试图重建秩序的“余孽”(比如华夏、比如米国、比如欧盟)出现时,他们便会动用他们的“战术级”武器——
“银鸟”。
那种神出鬼没的亚轨道轰炸机,就是他们握在手中的“手术刀”。
他们用这把刀,精准地切除了海南的科考站,这个最接近南极真相的“大脑”。
他们用这把刀,重创了米国的航母编队,这个在太平洋上最有威胁的“拳头”。
他们用这种“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和那场席卷全球的“生态灭绝”,双管齐下,将整个世界,都**于股掌之上!
“天基势力……”
苏溟舟缓缓地靠在了椅背上,那张总是充满了平静和坚毅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绝望。
他抬头,透过舰长室狭窄的舷窗,看了一眼外面那片蔚蓝色的、广阔无垠的太平洋。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脚下这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