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无形之围与黄金之策
苏州府衙的大堂内,死一般的寂静。
军事大捷的狂喜,被斥候带回的那句“所有水陆要道,尽数被断”的噩耗,冲刷得一干二净。
空气仿佛凝固,压得每一个人的胸口都喘不过气来。
“欺人太甚!”张衡一拳狠狠砸在身旁的沙盘上,震得上面的模型都跳了一下,他那张总是冷静自持的脸上,此刻满是压抑不住的怒火,“这群盘踞在江南的士族门阀,比那些**放火的倭寇,更该死!”
堂下,刚刚因战功而得到提拔的新晋官员们,则个个面如死灰。
胜利的喜悦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比面对倭寇舰队时更深沉的绝望。
“大人,”户房主事,那个被破格提拔的年轻书吏陆游之,声音干涩地汇报道,“下官……下官刚刚紧急清点了全城官私粮仓的存量……就算把所有大户家里的余粮都算上,最多……最多只够全城军民支撑半月!”
半个月!
这个数字如同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大堂内,恐慌的气氛开始如同瘟疫般蔓延。
就在这片近乎末日的绝望氛围中,沈棠缓缓站起身。
他脸上没有半分慌乱,那双因数日未眠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依旧平静得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
他有条不紊地下达了两道命令,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第一,命张衡带人,立刻封存所有粮铺,将清点结果公之于众,让百姓心中有数。同时宣布,自明日起,府衙将开仓售粮,价格……比平日市价,再低一成!”
“第二,命石大锤率巡防营全城**,凡在此期间,敢有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散播谣言者,一律以通敌叛国论处,立斩不赦!”
两道命令,一道安民心,一道稳秩序。
虽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却像两根定海神针,暂时稳住了即将倾覆的苏州城。
做完这一切,沈棠当着所有人的面,缓缓走到议事厅最深处的一只由精铁打造、上了三道大锁的箱子前。
他从怀中取出三把样式各异的钥匙,在众人屏息的注视下,将箱子一一打开。
箱内空无一物,只有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锦囊。
锦囊的封皮之上,是李澈那龙飞凤舞、潇洒不羁的字迹。
“若敌不战而围,启此囊。”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死死地聚焦在了那个小小的锦囊之上!
沈棠小心翼翼地取出锦囊,解开系绳。
里面,是一封信和几张画着奇怪图案的图纸。
他展开信纸,李澈那略带几分戏谑的熟悉笔迹,跃然纸上。
“沈棠吾徒,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想必倭寇已退,而崔氏那帮老狐狸,也该亮出他们真正的獠牙了。”
信的开头,仿佛亲眼目睹了此间发生的一切,让堂内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别慌,陪他们玩玩。”
沈棠继续念了下去,那轻松的口吻与此刻凝重的气氛形成了鲜明而又荒诞的对比。
“一,稳心。立即开官仓,以低于平时的价格限量售粮。记住,是限量。此举不在于喂饱所有人,而在于向全城宣告:官府有粮,心中不慌!只要恐慌的潮水退去,他们囤积的粮食,就只是一堆会发霉的垃圾。”
“二,吸金。利用售粮所得的全部资金,加上缴获倭寇的战利品,立刻启动‘黄金计划’!派最可靠的人,去周边所有府县的黑市,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收购两样东西――盐和棉布!”
“三,布局。”信的最后,附着一张画着复杂花纹的“票证”图样,“让石大锤的工坊,即刻开始赶制此物,越多越好。”
信,读完了。
整个大堂内,却陷入了比之前更深沉的死寂。
“先生这是何意?”张衡第一个失声问道,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困惑,“粮食已是燃眉之急,我们为何要花这救命的钱,去买那些不当吃不当穿的盐和布?这……这不是本末倒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