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白寡妇找上门
在场众人有不少都是在乡下干过活种过田的。
他们都清楚水稻脱粒的困难。
若是用传统方式给稻谷脱粒需要将稻穗反复摔打在木桶边缘不仅费时费力还常常无法将谷粒完全剥离。
如今见到这般高效的机器怎能不叫人眼前一亮?
苏远环视众人朗声解释道:
“以往的人工脱粒方式既消耗体力又效率低下。”
“一捆稻穗至少要摔打两三分钟还未必能脱得干净。”
“眼下正值秋收时节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他拍了拍身边的机器继续说道:
“这台脱粒机就大不相同了。”
“它的构造简明操作便利
“一捆稻穗只需数秒就能处理完毕既省时又省力。”
“更重要的是故障率极低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听着苏远的讲解在场众人无不啧啧称奇。
他们实在想不通这位年轻的副厂长脑子里怎么总有这些奇思妙想。
脱粒机的原理并不复杂一经解说大家都能够理解可偏偏就是没有人能够率先想到这个点子。
杨部长绕着机器仔细端详了一圈颔首称赞道:
“苏远同志的这个发明确实精妙。”
“不过眼下秋收在即农业部门的任务繁重恐怕无暇顾及新设备的采购。”
“况且这般机器造价不菲普通农户定然无力承担。”
他略作沉吟话锋一转:
“依我看不如将这台脱粒机赠予农业部也算是卖个人情。”
“正好你现在还没有配车我借这个机会帮你讨要一辆你看如何?”
这个提议让苏远颇感意外。
他原本研制脱粒机时并未指望借此盈利。
这类农用机械极易被仿制但凡懂些机械原理的人见过实物后都能仿造出来。
即便需要电机驱动也可以用拖拉机的柴油机替代。
所以盈利空间着实有限关键价值在于创意本身。
如今杨部长主动提出以机器换汽车自然是求之不得。
以苏远现在的地位购置一辆汽车并非难事但难免会招来非议。
毕竟他还只是个副厂长。
但若是农业部为表彰他的贡献而赠车那就另当别论了。
外人听闻此事只会钦佩他的能力绝不会有什么闲言碎语。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想到这里,苏远欣然答应。
杨部长当即吩咐随行人员将脱粒机装上卡车,随工业部的车队一同离去。
就在工业部的人离开后不久,厂区广播突然响起。
播音员用激动的声音宣布:
“现在播报一则喜讯!”
“我厂副厂长苏远同志设计研发的液压反斗履带式挖掘机,获得了国家和工业部的高度认可。”
“经研究决定,将在我厂设立第二重型工业轧钢分厂。”
“同时,苏远同志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让我们向他表示热烈祝贺!”
广播声在厂区内回荡,听到消息的工人们无不震惊。
自轧钢厂成立以来,苏远已经先后推出了多项发明创造。
先前的电风扇**熊女商人看中,如今正在生产的电热毯也即将出口**熊,现在又研制出挖掘机,竟然直接促成了一个分厂的建立。
更令人惊叹的是,苏远还获得了高级工程师的职称。
这在四九城可是凤**麟角的荣誉。
很快,关于高级工程师待遇的讨论就在工人中间传开了。
“听说高级工程师一个月的工资有两百多块呢!”
“真的假的?这也太高了吧!”
“千真万确!我们院里有个大学教员,他说三级工程师的待遇级别相当高。”
“苏副厂长真是了不得啊……”
绝大多数人关注的是薪资待遇,而南锣鼓巷的老邻居们听闻这个消息,却是百感交集。
曾几何时,苏远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如今却已是天壤之别。
不少人后悔当初没有与苏远交好,否则即便他已经搬离大院,凭着这层关系,说不定还能得到些照拂。、
夜幕降临,轧钢厂下班铃声响起,工人们陆续走出厂门。
何大清一家三口都在食堂工作,同时下班的情形在厂里并不多见。
几天过去,傻柱逐渐习惯了现在的家庭状况。
但上下班时,他仍然不愿与何大清和刘岚同行。
要么提前出发,要么等他们先走。
这天下班,傻柱照常与工友一起回去。
何大清和刘岚则要去接小宝。
接到孩子后,三人沿着街道往家走,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就在他们快要走到四合院门口的拐角处时,突然从暗处窜出两个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