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谦卑的名将
当韩天齐被凌晨用刀架着脖子扯到寝室外后,印入眼帘的是一幅极其诡异的画面——
所有的官员都趴在自己的桌案上,或是用脸枕着桌子、或是用额头埋在桌面,有的手中还握着毛笔,全部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之中。
门口的虎师营士兵和大殿中央来来往往负责传递文件的官员是最后**的,所以有反抗的或者逃跑的痕迹,地面上还有猩红的血水在火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
阻卜汗国负责处理国内政务的南院,不幸排到今天当值的所有官员,团灭。
韩天齐满脸绝望的向着周围看去,用目光寻找凌晨的人在哪里,整个身子都在抖,不知道是被吓的还是气的。
以他在望云镇时能跟韩登抢足球的经历来看,应该是有点武艺在身上的,况且能做到南院大王的位置,肯定不至于被吓到发抖。
那就是被气的。
这么一想,凌晨赶忙补充了一句,免得这小子不老实,给双方彼此增添不必要的麻烦。他可不想就这么弄死韩天齐,而是要把他活捉到汴京去!
“别找了,没别人,这都是我一个人干的。”
韩天齐:?
愤怒和震惊暂时从脑海中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股从后腰凉到头盖骨的寒意,因为他确实没有从周围看到郑国刺客的身影,现场既没有激烈打斗的痕迹,也没有喊叫吵嚷的声音,只有尸体试图逃跑的死状。
凌晨的过往事迹,韩天齐是打听过的,不然也不会目的明确的一到汴京就去拜访。但他认为凌晨这人更多的是**上的影响力和中原士族的身份,所谓“数度救驾”应该是手下提着刀**,然后把功劳都算在他头上。
“单骑入关中”不过是沾了**大势的光,是洛阳贾家想要归顺文训,所以才放行的,要不然他还真能打过去不成?
“雨夜屠百人”更是无稽之谈,哪有人一个人能杀那么多人的?那些人都是死的吗?不会反抗吗?怕是光用口水就能把他淹死!
这些全都是统治阶级为了加强权威而宣传的虚假信息,用来哄骗或者吓唬那些愚民的,韩天齐自己就经常给乌古写这种量身打造的形象宣传,人为造神。
但现在,他有点懵逼。
因为他发现,汗帐里横七竖八躺着的同僚们,很有可能真的是凌晨一个人杀死的,不然现场也没有别人,实在没法解释啊!
总不能是他们全都和凌晨串通起来,跟自己开了个愚人节的玩笑吧?这还没到四月呢!
那些关于大郑殿帅的都市传说……
不会都是真的吧……
“你是个聪明人,我相信你能听懂我的意思,所以就不要用你那三脚猫的功夫逗我笑了,现在……”
凌晨正要让韩天齐别磨叽赶紧走,不然一会外面的人万一又送文件进来,发现了就麻烦了,又得杀。可是他的余光察觉到异样,低头看去才发现地面上有一滩水渍,顺着韩天齐的脚——小腿——大腿……
“汗?”
“是尿,这种小场面怎么可能让我流汗。”
“**!屎怎么也出来了?!”
——
漠北王庭的全家桶还没有宅急送到前线,几乎就是在凌晨打包乌古全家、破坏阻卜汗国后方运转枢纽、以及挖墙脚拐走南院大王的同时,乌古正在前线和安容面基。
说实话,他的内心稍微有点失望。
因为安容实在没有什么名气啊!!
无论是平定东西二川、灭了孟氏蜀国、从先周时期就是长安府尹的蓝田郡王种平;
还是坐镇东南近十年、灭了李氏唐国、完成了南人全国统一战争的齐国公王臣鹤;
亦或是从南打到北、一战灭三王、被文训誉为“大郑**长城”的淮南郡王李继贤。
他们哪一个不是威震天下、战功赫赫、声望颇高的强劲对手?每一个都极具挑战性!只有打败这些顶级将帅,乌古的**威望才会如日中天、才会更上一层楼!也才会更有成就感。
安容是谁?你听说过他干过啥事儿吗?
连名字听起来都娘们唧唧的……
是,他确实做过郑国的西部行营都部署,和其他三人齐名。但那不过是文训为了安抚晋阳、河东、河内三府的势力,才把他强推上去的。
听说当初还要秦王韩登在背后站台,西部行营的那些将领士兵们才肯听安容的命令。
西部行营是郑国唯一一个都部署的名气还没有手下将领响亮的行营,西域都护李卿、西夏王李遗景、关西经略李孝通、晋阳知府柳耒,个个都是功绩卓著、远人谈之色变的存在。
安容,不过是一个山头平衡的结果,**妥协的产物,被人带上百星的混子。
其实不怪乌古这样想,因为安容在大郑真的是这样一个存在。
当初孙芝被冯延带领大军讨伐平定、举家**于晋阳鼓楼后,三晋大地就归顺了朝廷。这个时候,急需一个接替孙芝的人物,代表三晋士族加入大郑大家庭的怀抱。
籍贯晋阳、又曾经是晋阳军统军的安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文训选中,成为了大郑四大行营都部署之一,为的就是稳定三晋人心。
在新生的大郑,三晋子弟的待遇是一视同仁的,跟其他地方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不信你看安容,手握十几万大军,坐镇西部行营。
所以,大家放弃以前的隔阂和成见,联合成一家人,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不过,乌古可能是由于功课做的不够精细的缘故,再调查郑国君臣信息的时候,忽略了一件在大郑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发生的小事——
当年文训第一次伐晋时期,亲自率军越过壶关征讨孙芝,逼迫他去掉皇帝尊号。当时其他几路都还算顺利,唯有从河北出发的东路军出了岔子。
江淮军的头号打手、统兵作战仅次于文训、日后的大郑战神李继贤,被作战人数远少他数倍的无名小卒安容给拦在了太行山中,寸步不得前,最后只能黯然撤兵。
当时,李继贤手里握着五万劲旅,其中有不少还是从长江打到长城的江淮军精锐。而安容手中只有一万不到的人马,很多都是地方乡军,甚至还有衙役皂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