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第二十九章
郑老太妃说完,竟真的开始期盼起儿子能早日大婚,早些得了子嗣。
她不由朝儿子打量去,只见儿子一身玄色常服,周身一股生人勿进的冷漠,这般性子,也不知到底会是哪家的姑娘能做了他的王妃。
心下这样思寻着,这时有宫女进来回禀道:“娘娘,县主过来给您请安了。”
自打那日皇上下旨册封郑云瑾为丹阳县主,阖宫上下就都改了称呼,便是连永寿宫的宫女见着郑云瑾时都称她一声县主。
闻着郑云瑾过来,郑老太妃心里更是压着一块石头。这些日子外头那些关于自己这侄孙女的流言蜚语她也都听了不少,甚至有些话在她看来,有些太过于难听了。
竟说什么若燕王殿下没能娶了嘉昭郡主,那郑云瑾的婚事少不得被高太后拿捏。到时候,她能为郑云瑾找的出路只怕是把她嫁到淮安侯府去。想到这些流言蜚语,郑老太妃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
郑云瑾方才已经听说燕王舅舅往永寿宫来的消息了,所以也并不意外,一进屋便一如既往乖巧的给燕王还有郑老太妃请安,“姑祖母,燕王舅舅。”
崔慎这些年久不在京城,却也知道,这些年都是郑云瑾承欢母妃膝下,母妃在这深宫才不至于全是落寞。
虽郑云瑾当年往永寿宫来,是郑家存着私心,可撇开这些不谈,他看得出母妃其实也是真心疼郑云瑾这个侄孙女的。
只是,外头那么多流言蜚语,郑云瑾该也是听说了的。可她依旧能不表露任何不安的往母妃面前来请安,仿若什么事情都未曾发生一样,这让崔慎看着郑云瑾的目光不由露出几分审视来。
不知为何,他脑海中竟想起魏婳那日往永寿宫来时,虽表面上落落大方,可到底是掩盖不住几分拘谨。这样的魏婳,和眼前的郑云瑾比起来,倒是多了几分真实。
自己竟又不知不觉想起那魏氏,崔慎心中也颇为诧异。他强压下心中的不快,借口自己有公务要忙,就离开了。
郑云瑾却是看到燕王舅舅方才脸色突然变得有些难看,心里不由一咯噔。
郑老太妃却未发觉儿子和侄孙女的异常来,反倒是慈爱的招手让郑云瑾坐在她身边,“你这孩子,姑祖母不早就说过,无需你日日往姑祖母跟前来请安的。你年纪小,也还是长身子的时,睡个懒觉姑祖母还能怪你不成?”
郑云瑾是能感受到郑老太妃这个姑祖母对自己的疼爱的,可即便是疼爱,她也觉着这些都是因为自己这些年在姑祖母面前乖巧懂事得来的,所以是半分的懈怠都不敢,对着郑老太妃撒娇道:“姑祖母怜惜云瑾,云瑾是知道的。可也因此,云瑾也想时常承欢姑祖母左右,能哄姑祖母开心。这些年云瑾陪着姑祖母养花弄草,不知有多开心呢。”
郑云瑾说完,不由想起方才在殿外她遇着宫女往尚衣局那边去,竟是姑祖母下令让尚衣局的绣娘亲自往魏家去,给魏婳做嫁衣。
郑云瑾知道那日魏婳往永寿宫来,得了姑祖母的喜爱。可竟是喜爱到这样的程度,竟给她做嫁衣,这便让郑云瑾心里有些不舒服了。
所以,她没忍住便又开口道:“姑祖母,方才云瑾遇着宫女往尚衣局去了,说是姑祖母准备让尚衣局的绣娘给魏二姑娘做了嫁衣。”
“魏二姑娘若知晓姑祖母给了她这样的体面,该要进宫特意谢过姑祖母的。”
说完,郑云瑾看着放在一旁案桌上魏婳绣的那副万寿图,又道:“不过也不怪姑祖母这样给魏姑娘体面,这幅万寿图这般心诚,连云瑾都觉着极为难得呢。”
陪着郑老太妃说了会儿话之后,郑云瑾便离开了。
看着郑云瑾离去的背影,李嬷嬷忍不住低声道:“表姑娘自幼陪伴您身边,相当于在永寿宫养大的。可即便如此,表姑娘对着娘娘时,依旧是讨好更多一些的。”
李嬷嬷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也有几分感慨。在她看来,表姑娘的懂事乖巧没什么不好,可就因为懂事和乖巧,这样的刻意讨好,瞧着总和太妃娘娘隔着心。
“这也怪不得瑾丫头,这些年她虽养在我身边,可她逢年过节回郑家去,府里的人怎可能不对她耳提面命,想着让她多讨好我一些,如此也能让我放下当年的旧怨,给了郑家该有的恩宠。”
郑老太妃想起这个,心里又怎会怪郑云瑾这个侄孙女半分,只有愈发怜惜她的份。
李嬷嬷怎能不知道自家娘娘的心思,笑着道:“表姑娘确实是懂事,郑家如今每个人都在盯着爵位的事情,可表姑娘竟是沉得住气,未曾在您面前哭求,或者是替郑家人说话。只这点,奴婢也觉着表姑娘其实有些不容易的。”
郑老太妃闻言,笑着点了点头,“所以这孩子的婚事,我怎么都不能让她受了委屈的。”
这边,郑云瑾回了自己住的西厢阁,因着不需要在姑祖母面前讨巧卖乖,郑云瑾一进屋就气的拿起桌上的茶盏就要往地上摔去。
宝瓶急忙拦着她,劝道:“姑娘,您往日里再是生气也不会摔东西的。这屋里的东西,都是内造之物,若是摔碎了内务府那边虽会送了新的来,可总归是会惊动到太妃娘娘的。”
“若太妃娘娘知晓您是因着那魏氏的事情才这样生闷气,岂不觉着您不懂事。”
不懂事?郑云瑾听着这几个字却是眼睛泛红,哽咽道:“这些年我便是太懂事了,所以才什么都得不到。”
“你当姑祖母怎么会突然让尚衣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