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山长的锦囊:用一张纸,打赢一场战争
苏州码头的晨雾中,沈棠紧紧握着那封来自桃源县的亲笔信,信封上熟悉的字迹让他几日来的疲惫与紧绷一扫而空。
眼前,张衡和他身后三十名朝气蓬勃、眼神清亮的“毕业生”,如同三十柄藏于鞘中的利剑,带着一股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自信与专业气息,静静等待着他的指令。
这支援军的到来,不仅是人力的补充,更像是一剂强心针,预示着接下来的苏州棋局,将迎来一位来自更高维度的棋手。
“师兄,山长有令,我等三十人,即刻起划归你麾下,一切行动,唯命是从!”张衡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没有半分客套。
“好!”沈棠重重地点了点头,将心中的激动压下,“走,回府衙,路上说!”
灯火通明的府衙主厅内,柳如是、陆游之等人正围着沙盘,为即将到来的粮食危机急得焦头烂额。
当沈棠带着这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队伍走进来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沈棠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将众人召集到议事厅,在所有人好奇的目光中,郑重地拆开了那封决定苏州未来的信。
信纸展开,李澈那略带几分戏谑的熟悉笔迹跃然纸上。
“师弟见信如晤。恭喜平叛,干得漂亮。”
信的开头,是毫不吝啬的夸赞,让沈棠紧绷了数日的神经微微一松。
“料想你此刻正为粮食问题头疼。那帮只会躺在祖产上吸血的废物,无非就是囤积居奇、哄抬粮价、制造恐慌这三板斧。老套,但有效。硬碰硬跟他们抢购粮食,是下策中的下策,正中其下怀。”
看到这里,柳如是和陆游之等人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脸上满是凝重。
李澈虽远在千里之外,却仿佛亲眼看到了他们此刻的困境。
“所以,这是一场针对民心的战争,不是粮食的战争。要赢,就不能按他们的规矩来玩。”
沈棠的呼吸微微急促,他知道,关键来了。
“为师给你一个锦囊,名为‘平价粮预售方案’。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不卖粮,先卖券。即刻发布公告,就说查抄的粮食正在清点入库,为防混乱,五日后统一开仓放粮。但从明日起,全城百姓可凭户籍,到遍布全城的‘便民服务点’,提前购买‘平价购粮券’。一户限购三斗,凭券可在五日后领取等量平价米。”
“第二,稳民心,锁需求。此举能瞬间锁定绝大多数百姓的购米需求,让他们手中有‘券’,心中不慌,从而彻底瓦解因涨价带来的社会恐慌。”
“第三,抽资金,釜底薪。发售购粮券能让府衙在零成本的情况下,迅速从民间回笼大量铜钱,不仅充实了府库,更重要的是,抽干了市场上的流动资金,让米行会后续的收购变得更加困难,让他们自己买自己的高价米去吧!”
“第四,**战,诛其心。三日后的公审大会,不能只审王家,要把它变成一场政策宣讲会!当着全城百姓的面,将米行会囤积居奇、与民争利的行为,直接定义为‘谋逆叛乱的延续’!把他们彻底钉在苏州百姓的对立面上,让他们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信读到此处,整个议事厅内,已是鸦雀无声。
柳如是那双总是清冷的眸子里,此刻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陆游之更是惊得张大了嘴巴,仿佛看到了什么神迹!
这哪里是计策?
这分明是一套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的组合拳!
从金融、到心理、再到**,将敌人**于股掌之间,进行了一场彻头彻尾的降维打击!
“山长……真乃神人也!”柳如是失声喃喃,只觉得头皮阵阵发麻。
沈棠看完信,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背后已是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立刻将任务全权交予张衡,这位来自桃源县格物学院的首席毕业生,没有辜负任何人的期望。
“诸位同学!”
张衡甚至没有半分客套,直接走到主厅中央,竟从随行的木箱中取出一块便携的小黑板挂在墙上,又拿出几根炭笔,当着所有旧官吏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开始了他雷厉风行的分工。
“A组,立刻根据府衙户籍资料,用‘分层抽样统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