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守夜
暖阁内很快便空荡下来。
昭宁郡主已被移至暖阁内侧临时安置的软榻上,李太医凝神静气,亲自施针用药,全力催发药性,化解毒素。
宫人们屏息静气地伺候在旁,脚步轻得几乎听不见。
孟娆静静垂首站在角落,不出头不惹眼。
论医术,她也没胆大到敢和太医去作比。
她重新打开药箱,指尖逐一抚过里面的金针和各色瓷瓶,检查得一丝不苟,神色专注而沉静。
顾鹤白并未在内间久留,他扫过榻上的郡主和忙碌的太医,最后在孟娆低垂的侧脸上停留了一瞬,随即转身,对秦安低声吩咐了几句,便大步离开了暖阁。
时间在压抑的寂静中缓缓流淌,烛火摇曳,映照出每个人脸上不安的影子。
李太医的解毒方案似乎起了作用,约莫过了一个多时辰,昭宁郡主原本急促的呼吸逐渐变得平稳悠长。
她虽然脸色依旧苍白得吓人,但额角冷汗已止,紧蹙的眉头也缓缓舒展开来,在药物的作用下,陷入了沉睡。
又过了约莫一个时辰,郡主眼睫微颤,才悠悠转醒,眼神虽还有些涣散虚弱,但已恢复了意识。
“水……”她声音嘶哑干涩。
守在一旁的宫女连忙小心地扶起她,喂她喝了些温热的清水。
李太医上前再次诊脉,终于长长舒了口气,一直紧绷的肩膀也松弛下来。
他转身,对留守的内侍道:“郡主脉象已趋平稳,毒性基本控制住了,还需静养调理一段时日,但应无大碍了。”
这话既是汇报,也是安抚。
孟娆见状,也走上前去,站在稍远的位置,仔细观察了一下郡主的气色和呼吸,然后对伺候的宫女轻声叮嘱起来。
“郡主刚解了毒,身子正虚,脾胃弱,今夜和明日暂且只进些清淡的米汤或参汤,切忌油腻滋补之物,要注意保暖,但也不可过热,若发现郡主有盗汗、心悸等异状,需立刻禀报太医。”
她的声音清晰温和,嘱咐得细致周到。
一般若不是大主子,太医不会叮嘱的这般仔细。
昭宁也不是宫中之人,她身边的侍女也不敢问的太多。
干脆孟娆先开了口。
昭宁郡主虽然虚弱,却将这话一字不落地听在了耳中。
她微微侧过头,看向孟娆,那双因虚弱而显得有些朦胧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情绪。
先前这位孟顾问被褚萧玉那般刁难时,她因怕麻烦且觉得事不关己,并未出言相助,甚至隐隐觉得她在此地有些碍眼。
可谁能想到,她命悬一线之时,竟是这个她未曾放在眼里的人,最先察觉异常,果断施救,如今又这般细致叮嘱……
“多谢……孟顾问费心。”郡主声音微弱,却很是真诚。
“郡主言重,份内之事。”
孟娆却是淡淡。
这本就是她分内之事,她没想着拿来邀功,又或是为自己洗清嫌疑。
不过两句话的功夫,至于查出下毒之人……那是顾鹤白的事儿,与她无关。
郡主缓了口气,似乎积聚了些力气,又看向李太医,声音虽轻却坚定:“李太医,今日,多亏了你和孟顾问,我才能活下来,不过此番**与孟顾问无关,她已尽了全力。”
她这是在为孟娆澄清,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事牵连到对方。
李太医连忙躬身应道:“郡主放心,老臣明白,孟顾问今日确有功劳,殿下明察秋毫,定不会冤枉任何人。”
孟娆在一旁静立听着,心中并无多少波澜。
郡主的维护或许此刻是出于真心感激,但在这步步惊心的深宫之中,一时的真心往往如同朝露,瞬息即散,甚至可能成为他日被利用的软肋。
她不会因此放松警惕,也不会因此沾沾自喜。
夜色渐深,宫灯次第亮起,将暖阁照得通明,却驱不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沉重。
李太医早已下去歇息,只留了徒弟在偏殿随时听候,内间只有两名宫女守着昏昏欲睡的郡主,以及角落里的孟娆。
直到深夜,万籁俱寂,暖阁外方才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孟娆从厚厚的医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