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基因彩票
托温玉从系统那搞来的营养剂和生长buff的福,地里新种下的那些庄稼蔬菜都蹿得飞快。
整片菜地的长势十分喜人,连种惯了庄稼的村民们看了都啧啧称奇。
禄溪村也因此一天比一天热闹。
开始有行商赶着驴车来村里落脚,在村头巷尾用带来的针头线脑、油盐酱醋和村民们以物易物。
甚至有人听说这里土地肥沃,作物长得好,特地前来向村民们预订下一季的收成。
温玉走在禄溪村的土路上,耳边听见的是有些陌生的口音,目光所及是许多生面孔,路边还停着满载货物的车马。
她忽然生出几分不真实的感觉。
仿佛自己正沉浸在一场过于逼真的全息种田游戏里。
以前上学时玩种田游戏,温玉总是玩得像上班一样。
为了追求最高效率,她能严格按照游戏里的收成时间设许多个闹钟,时间一到就赶快上线。
她看不得生产作坊和田地空着,隔段时间就要上去给作坊补充原料,给田地浇水捉虫。
看着游戏里的小人儿忙得团团转,她就油然而生一种满足感。
直到真的种起地来,温玉才发现,现实远比游戏复杂。
一粒最普通的种子,从埋进土里到开花结果,需要历经数十个日升月落。
这期间,有风调雨顺的期盼,更有旱涝天灾的忧惧。
游戏里半小时的进度条,在现实中是整整一季的辛劳与等待。
而一场不期而至的天灾,便足以让千万人日夜不息的心血付诸东流。
以前曾经听老人们叹息“农民是要靠天吃饭的”,这句话,到现在她才算是真正理解。
而直播间的观众们,也从一开始的急性子慢慢被磨成了慢性子。
以前还会有人在弹幕里吵着:【温玉就不能用时间大法赶紧推动剧情吗?看种田好无聊啊!】
这种弹幕慢慢消失了,留下来的观众,都已经被渐渐“同化”。
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批略显奇妙的分享。
有人晒出自家窗台上结出果实的圣女果盆栽。
有人展示阳光下一排整齐排列的嫩绿豆芽。
还有人发出了与爷爷奶奶一同打理的小菜园照片,配文道:【无意点进一个直播间,结果现在全家跟我一起种菜,现在已经在家里的天台开出一片菜地。我只能说,华夏人的血脉觉醒了!】
【哈哈哈哈哈,我也是!突然就在家开始种菜,我奶奶还说我种的方法搞错了,开始手把手带着我种,简直是我的外挂。好消息是,我现在已经种出第一批啦,还送给了很多亲朋好友,大家都夸呢!果然自己亲手种的就是好吃!】
也有十分巧合的事情发生:【我们寝室都是女大学生,暑假回家以后闲着无聊,我打开了温玉的直播间,直接沉迷其中,从此每天下饭都要看,还带着全家人一起看。没想到开学以后,吃饭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室友也在看……果然,吃饭没这直播都不香了!】
这股风潮席卷了网络,连各大媒体都注意到了这动向。
农业正是国之大本,媒体们简直是眼前一亮,趁机宣传起了农业的重要性。
另一边,有位农业研究员被看直播回放的家人吸引了注意力。
那边正显示着村民们和粮商交易的画面。
研究员一旦闲着就手痒,随手测算了禄溪村的粮食产量后顿时大吃一惊:“一群非专业人士,用普通种子竟能达到这种产量?”
这数据,竟比市面上的高产种子还超出一倍!
一石激起千层浪。
研究所连夜开起了会,研究员们围坐在长桌旁,对着屏幕上截取的数据和网友制作的直播切片争论不休。
最终,他们讨论出了两个可能性。
要么是温玉和她的团队在造假,买来了许多粮食用来演戏,要么……就是她们真的种出了大大超越当前平均产量的高产粮食。
“我认为,造假的可能性极大。”资深研究员老王推了推眼镜,指着屏幕上的一段回放画面,笃定道,“大家看,这是作物临近收获的关键期,温玉却突然带着几个孩子离开村庄,去城里参加什么文会。”
“等她们回来的时候,地里的粮食居然已经收割完毕,放进了粮仓,还是村民们好心帮她收割的。正因为如此,这中间最关键,也是最无法作假的收获过程,目前是完全缺失的!这不正是最方便的造假窗口吗?”
“没错,”旁边立刻有人附和,“收获环节是最直观体现产量的环节,也是工作量最大的环节。跳过这个过程,直接展示成果,确实难以令人信服。”
一直紧追直播进度的研究员小李忍不住了,“啪”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她的情绪有些激动:“王老师,各位!我持续观察了很久,她地里的作物生长速度、分蘖情况、穗粒数和饱满度,通过高清的直播镜头是能估算个大概的!”
小李走到白板前,唰唰写下了她之前记录下来的的数据,当场进行了运算。
“我之前根据抽穗和灌浆期的画面做过模型推算,得出的预估产量就和现在宣称的相差无几。我认为,她没有必要,也很难在全程直播的情况下完成这种规模的造假!”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在场诸多前辈:“各位老师,你们想想,为什么实验室的培养基里总养不出想要的菌,反而小○书博主发霉的厨房里却随便都能长出来?”
“为什么她的田地里就不可能出现高产种子?就像基因彩票一样,大自然的偶然性和生物界的潜力,有时候就是能超出我们按部就班的实验预期!”
会议室里出现了一阵短暂的沉默。
这番话虽然冲动有余,不够理智,却微妙地戳中了某些科研工作者的心坎。
是啊,他们每天都在精心设计实验,严格控制各项变量。
可有时得到的结果,却未必比得上田野间随便长出的一株野生品种。
就连许多业界闻名的大前辈,为了寻找优良品种,都还要在野地里到处寻宝呢。
“好了好了,光是这样争,也争不出结果。”另一位资历较深的研究员出来打圆场,“既然她那边新一季的作物已经种下,我们不如接着观察。”
“如果这一季,她能完整展示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尤其是详实记录收获称重的环节,真相自然能够大白。现在这么早就下定论,还是为时过早了。”
争论双方暂时偃旗息鼓,算是接受了这个折中的方案。
但小李总觉得干等不是办法。
会议一结束,她就想办法联系上了温玉的经纪人陈夏云,急切询问温玉团队所采购种子的具体来源,是国外哪个科研院所的最新品种,还是哪个地方的特殊种质资源。
电话另一头的陈夏云,听着对方措辞严谨的询问,沉默了。
她也不知道啊!
现在网上讨论的所谓的“温玉团队”,其实就只有温玉一个人。
她怎么知道温玉那些种子是打哪儿来的?
陈夏云三言两语把话题暂时搪塞了过去,本想去联系温玉的母亲温妍,温妍却先一步联系了她。
【温妍:夏云,小玉的事情有进展了。Eric医生长期监测她的各项数据,又联系了他的师姐Arabella女士,最终从病例库找出了一例相似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