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我若是喜欢他,不得好死
赵湘宜望过去,寒风卷着碎雪,常熙明立在鎏金暖炉边,茜色襦裙曳地如流霞。
鬓边玉簪垂落的珍珠轻颤,纤腰盈盈堪握,整个人似雪中红梅,亭亭玉立。
以前总把常熙明看作还没长大孩子,如今不同心境的望过去,她们的女儿确实长大了,还长得极为沉鱼落雁。
常熙明没站多久,常言善率先开口:“妙仪你常在外头走,不该招惹的人可千万莫要招惹。”
常熙明一头雾水,看样子又不像是动怒,她在外头也没接触什么不该惹的,但还是脆生生的应了:“是。”
常言善看着爱女继续说:“平日里有什么意图不轨的人,尤其是男子,你可得避着一条街,不,三条街才是!”
常言善言语有些激动,常熙明有些疑惑的看着对面二人,直接把目光移向赵湘宜。
赵湘宜知道常熙明这是让她解惑,于是耐心解释:“方才将军府的谢夫人到阿娘这来,同阿娘说你和谢大少爷似有些熟。”
赵湘宜本觉得小姐少爷宴会参多了,偶尔会碰上聊个几句也无事,但知道了于友发案子二人做过什么的常言善焉会不知?
有一种自家白菜马上要被猪拱了的错觉,是以心情非常的沉重。
若不是谢将军不在京师,他明个非要参他一本治家不严!
常熙明不疑有他:“算是吧。”
前面二人心一惊,赵湘宜噎了一下,小心翼翼的问:“你可是喜欢谢大少爷?”
这下轮到常熙明噎住,脑子一时间没转过来,她瞪大圆眼,有些不可置信,一时间回不了神。
还是一旁的绿箩轻声喊:“小姐。”这下将将让常熙明视线聚焦。
她张了张嘴,试图找回声音,特艰难的问:“谁说的?”
谁和谢夫人说这话的,还直接让人到济宁侯府来了。
赵湘宜扶额:“阿娘也不知谢夫人如何知晓。”
顿了顿,她继续说:“你也及笄了,若真和哪家少爷情投意合,人去和爹娘知会声也不足为奇……”
赵湘宜在说的时候,常熙明已经化震惊为心火,怒气冲天,她咬咬牙,谢聿礼能说这话?他怕是闲活久了吧!
他们两个人能不算计对方都算好了,还喜欢?
似乎被气急,常熙明怒极反笑:“谢大少爷?”
“他报复心重,冷漠桀骜,毒舌还自矜,我若是喜欢他,不得好死。”她冷笑。
“瞎说什么!”赵湘宜听到最后几个字,不满意的瞪她一眼,没大没小。
而常言善却在同一时间开了口,心中郁结在听到常熙明肯定的话后全部消失,他大笑道:“好!”
一时间,常熙明和赵湘宜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常言善:“……”
感受到妻子不善的目光,常言善:“好……好好听你阿娘的话。莫要瞎说。”
常熙明:“……”
这一差池就随着两家孩子对天起誓告了一段落,之后的日子常熙明除了和姜婉枝玩在一起,偶尔见到过朱羡南之外也就没再见过也没再听说过谢聿礼了。
倒是赵湘宜许是被这事给刺激了下,觉得是该给常熙明寻个好人家了。
也不是她嫁女心切,实在是宁王世子并非良配,何况如今女儿出落有致,寻到的公子家也能更好些,做父母的,总希望儿女后半生能过得好。
问常言善可有对哪家权贵的公子合眼缘却被常言善摇头拒绝,说还太早了。
但怎么说也是个妻管严,赵湘宜想相看,常言善也不敢抗拒,于是常熙明就经常被赵湘宜带着参加各种夫人小姐的席面。
以至于到后面,赵湘宜和常老夫人说起时,常老夫人也开始操心起常瑶溪的婚事。
于是赵湘宜和许迎安一个拖着一个的去。
腊月的顺天府,檐角积雪厚重,琉璃脊兽在光下折射出细碎金光,映得朱红宫墙愈发鲜亮。
腊月的氛围是一年里最为喜闹的,不过这阵子最叫人心惶惶一桩事便是有多人报官说自家女儿失踪。
相邻乡里一打听才知道,这一个月来,失踪的姑娘有寻常人家的也有官员富绅家的。
事情传到宫里,再传回来时便交由大理寺宋廷玉和东厂的去寻人。
失踪的都是未出阁的妙龄少女,为此家里有女儿的都忧思极重。
但这事并没有被传得沸沸扬扬,反而第一时间就被上头压了下去,只望大伙能过个好年。
京师里的小姐们日日裹上貂裘袄,等着新岁到来。
而在这欢喜之余下,东街的各大香铺喧阗,一打听才知原是在贵女圈兴起了一种香露。
这香如碎冰撞玉般清冽,转瞬便能漫开梅子的清香。
就连常熙明和常瑶溪都各自得了一瓶放在屋里。
这香露颇得姑娘们的喜爱,于是咸宁公主的嫡长女绍华郡主覃施嘉在御赐的外城别庄办上了馥雪筵,将各大香铺里最为时兴的香露都集了过来。
有筵席,赵湘宜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不过设宴的是绍华郡主,她们这些做长辈的倒是不好参与,覃施嘉也给济宁侯府递了帖子,赵湘宜便让常熙明带着常瑶溪一块儿去。
虽不会有公子出席,但和其他贵女多走动也是好事。
京师少女失踪的事常熙明她们也听过几句,二人刚坐上马车,许迎安便和常言信走了出来,二人似是要外出。
看到孤零零的一辆车,许迎安还是止住了匆忙的脚步,对里头的二人说:“妙仪、溪儿少待,外城不近,最近不太平,还是带府中侍卫一块去吧。”
这头话音刚落,那头常言信就看了一眼门口的小厮,那小厮立马回去通报,不一会儿,三个侍卫打扮的人便出来,跟在马车边。
常熙明掀开帘子,笑盈盈的:“还是婶母想的周到。”
她脸上笑意满面,心里头却十分的郁闷,赵湘宜也不是不知那事,却仍旧没给自己排个侍卫,当真是心大。
覃施嘉的外城别庄坐落在青山秀水底,衔接着常年不落的绿葱山树,景和物错落有致的结合着。
尤其是当众人聚的地方是在别庄最大的一片湖海岸边,远处云雾缭绕隐见山坳苍郁,近瞧亭边案桌香萦湖中静。
再有手炉作伴,暖袄相护,倒是十分的惬意舒适。
常熙明和常瑶溪合不来自然一下马车就分开。
经过几回磨练,常熙明倒是能很快的找到姜婉枝。于是二人就一块儿闻香赏诗,闲逛好一阵。
其间众人还能到隔间大厅里头用膳,也不必等人齐,想吃了便能去。
常熙明姜婉枝两人玩着玩着到后头和覃施嘉她们一块儿了。
众人玩累了,正在厅里风卷残云,一婢女跌跌撞撞的跑进来匍匐在地上。
覃施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沉声问:“何事?”
“郡主!”那婢女抬起头来眼神焦灼:“济宁侯府的三小姐不见了!”
“什么!”覃施嘉撂下金箸,在婢女的搀扶下从主位上站了起来。
跟着一块儿站起来的还有常熙明和连带着的姜婉枝。
常瑶溪在外丢不丢脸都和她没什么关系,此人三番两次的陷害姊妹就不足让常熙明原谅。
要只是落水又或争执都没什么问题,可眼下却是她直接失踪了,叫她不得不慌。
常瑶溪跟着自己出来的,若真的失了一条人命,她回去绝对交代不了。
在座的小姐们都唏嘘着,“是不是在哪个园子里玩的忘性了?”
那婢女望过去,摇了摇头:“方才常三小姐在此用膳,不小心将饮子打翻湿了襦衫,奴婢带常三小姐到西厢房的屋子里去换衣裳,没想到在外头等了一阵都不见人,奴婢往里头喊了几声无人应,怕出事便大着胆推门进去,却再也没见到常三小姐。”
坐在一块的小姐们听到这话都开始议论纷纷,声音也愈发的响